历史人物 身为后周大臣的赵匡胤是如何篡位的

Posted 命令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身为后周大臣的赵匡胤是如何篡位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身为后周大臣的赵匡胤是如何篡位的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后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籍贯邢州尧山(今邢台市),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 >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柴宗训于六月甲午日,在周世宗灵柩前即皇帝位。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政局不稳,人心浮动,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动乱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干掉。可周恭帝只是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此时,赵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紧活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先看殿前司系统,原来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延钊是赵匡胤的少年好友,关系非同一般。原来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由王审琦担任,此人也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与当时已经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都是赵匡胤势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人担任了。在侍卫司系统的高级将领中,原来赵匡胤只与韩令坤有“兄弟”之谊,当时他正领兵驻守在淮南扬州,京城中实际上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虽然不是赵匡胤的人,但势孤力单,无法同赵匡胤抗衡。>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接到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大臣们慌作一团。小皇帝柴宗训征得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当天下午,到达了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晚上,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说:“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大伙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推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那个官员到赵匡义那里,还没有把话说完,将领们已经闯了进来,亮出明晃晃的刀,嚷着说:“我们已经商量定了,非请点检即位不可。”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快派赵匡胤的亲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和王审琦管好京城内外大门。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 >晚上,赵匡胤假装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接着,就有人打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回京城。> >官修史书为尊者讳,将赵匡胤写得无比被动。赵匡胤骑在马上,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于是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拿下了京城。惟一的败笔是王彦升杀死了试图组织抵抗的韩通和他的家人,给赵匡胤的和平演变涂上了后周忠臣的鲜血。王彦升就此被赵匡胤恨上了,终身没有当上节度使。> >赵匡胤与范质、王溥的见面比较富有戏剧性。先是派潘美去告诉范质等人,当时早朝还没有结束,宰相范质抓住王溥的手说:“仓促谴将,吾辈之罪也。”手指掐入王溥的手,几乎出血。王溥一句话也不敢说。赵匡胤见他们时,装出为难的模样说:“世宗待我恩义深重,如今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说怎么办?”范质不知该怎么回答。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叫了起来:“我们没有主人,如今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吓得赶快下拜。> >然后举行禅让仪式,但人到齐了,却没有禅让诏书,翰林承旨陶谷从袖子中拿出一份,于是就用了这份诏书。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因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就以“宋”为国号,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赵匡胤篡位后,是怎么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的

大家好,这里是全榜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匡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宣慈符皇后俗称“小符皇后”,是五代名将、魏王符彦卿的次女,姐姐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首任皇后-宣懿符皇后(俗称“大符皇后”)。后周显德三

赵匡胤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儿子的

文/格瓦拉同志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周世宗柴荣最器重的将领,但在柴荣驾崩后才半年时间,便通过「”陈桥兵变”,篡夺幼主柴宗训(周恭帝)的帝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篡位称帝后,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寡妻宣慈符皇后,以

柴荣去世,赵匡胤篡位,短短半年时间里,后周内部经历了什么

959年六月十九日,周世宗柴荣病逝,终年三十九岁。柴荣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承皇位,成为了后周的新皇帝。然而,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后周殿前都点检(后周最高军事长官)赵匡胤就策划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

宋朝历史 都说知恩要图报,赵匡胤身为一国之君,为何却要杀自己救命恩人

‍赵匡胤是后周时一名军功卓著的将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能一步步成长为后周的大将,当然也离不开手下士卒的卖命,其中,赵匡胤手下更是有一名叫张琼的人,曾救了他一命。当时,赵匡胤奉命攻打南唐的寿春城

赵光义是否靠篡位当上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的重臣,深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公元959年,柴荣驾崩之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辅佐未来的小皇帝,也正是柴荣的这个安排,激活了赵匡胤的野心。次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

历史秘闻 赵光义是否靠篡位当上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的重臣,深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公元959年,柴荣驾崩之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辅佐未来的小皇帝,也正是柴荣的这个安排,激活了赵匡胤的野心。次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

为什么最后胜出的还是他? 揭秘柴荣又不姓郭

...训,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周,享国10年。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会不明白为什么郭威会传位给柴荣,是柴荣篡位吗?当然不是,篡位肯定就改朝换代了,稍微知道这段历史的人知...

大臣被赵匡胤贬到外地,皇上说买匹马快点走,大臣偏偏买头驴

古代很多大臣都很有骨气,敢和皇帝对着干,不过这要遇到明君才行,遇到个昏君暴君,你和他对着干试试,直接把你脑袋拧下来。今天说的这位大臣和赵匡胤有关,这个是当时的一位大才子,和后周世宗柴荣关系很好,和宋太

历史百科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周世宗柴荣死后,儿子柴宗训只有7岁,身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既掌握着禁军又统率着出征军,就以“帅师御汉”的名义兵至陈桥,被诸将“黄袍加身”、“拜呼万岁”,成为宋朝第一位皇帝。据史载

宋军为什么打不过金军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后,建立了历史上的北宋。北宋建立之后,赵匡胤吸取了后周的教训,将武将手中的权力收了回来。为的就是防止武将谋反。这一点赵匡胤做到了,他在后周时期,赵匡胤身为殿前都点检,就是管理禁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