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皇帝因为进士是独眼嫌丑,一句对联连让皇帝称妙
Posted 对联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皇帝因为进士是独眼嫌丑,一句对联连让皇帝称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皇帝因为进士是独眼嫌丑,一句对联连让皇帝称妙
众所周知,对联,是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对联可以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最常见的是贴在门的两边,右边的是上联,左边的则称为下联。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好的对联,读起来那是抑扬顿挫,充满了音律的和谐美,给人以一种别样的美的享受。> >大明湖>在济南的大明湖,也有这样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写得非常的好啊!它以简洁生动的14个字,就把济南这座泉城的特色和大明湖的诗情画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到底是何方高手,为大明湖写得如此上佳的楹联呢?提起此人,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气,他就是曾做过济南府太守的刘凤诰。>刘凤诘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人,原来只是一名默默无名的秀才。他自幼苦读诗书,立志进取,然而家境贫寒,读书艰难。为了谋生,他只有白天去务农以及当教书先生。劳累了一天,晚上还在残灯如豆的茅草寒舍中读书写文章。天长日久,竟得了眼疾,但是家中又无钱医治,不久后有一只眼睛就瞎了。他仍然不灰心,继续苦读,数年后进京赶考。> >刘凤浩像>在京城的考试中,刘凤浩以踏实的学问,在考试中笔走龙蛇,文章写得妙笔生花。发榜之时,竟高中金榜,夺得了第三名探花。封建科举年代,考试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他们都要按名次到金殿朝拜皇帝。乾隆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对新考取的进士们亲自一一的过目,有时还询问几句。前两名看过了,皇帝基本上都还满意,但在看到刘凤诰时心中却有些不快。>原来是嫌刘凤浩丑!因为刘凤浩长得面目清瘦,而且瞎了一只眼,这不是俗话说的“独眼龙”么?乾隆觉得此人长得不甚体面,如封官走马上任,会不会有人嘲笑我朝中无人?想到这里,乾隆不觉脱口而出:“独眼岂能登皇榜?”刘凤浩在台阶下听得真切,他毫不气馁,顺口接道:“半月依旧照乾坤。”> >影视剧中的乾隆皇帝>刘凤浩的这一句下联,对得真是妙极了。乾隆皇帝听后大为欣慰说:“想不到刘爱卿如此有真才实学,朕再出一联,你可敢对下联?”刘凤诰答道:“万岁爷乃当今风流天子,既有此雅兴,卑职敢不从命?少不得献丑了。”乾隆皇帝想了想说:“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朕乃摘星手。”这上联确实厉害,但并没有难倒刘凤诘,只见他沉吟片刻,对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乾隆大喜,对刘风诘倍加赞赏。>后来刘凤诰到了山东济南,便写下了吟咏大明湖的千古绝句。不知你有没有去济南大明湖看到这首吟咏大明湖的对联?请不要忘记,这是一位眼睛失明的残疾人写的。人不可貌相,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在讲究人权的今天,残疾人士得到了社会的很多关爱。但也有一些人则以取笑残疾人的缺陷为乐,甚至还以模仿残疾人的动作为笑点来炒作自己。这些肤浅的无良行为,终究会被唾弃。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皇帝赐给屠夫对联,抗旨不贴,屠夫说一句话,皇帝都乐了
每到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贴上春联,以代表辞旧迎新。早在周朝时期,就出现了类似于现在春联的“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
中国古代残暴的帝王不少,今天为大家讲的是前秦的一位独眼皇帝——符生。说起前秦政权,大家想到的皇帝可能是苻坚,而符生是苻坚之前的帝王。因为看不惯苻坚,所以想将苻坚兄弟杀死,却
中国古代残暴的帝王不少,今天为大家讲的是前秦的一位独眼皇帝――符生。说起前秦政权,大家想到的皇帝可能是苻坚,而符生是苻坚之前的帝王。因为看不惯苻坚,所以想将苻坚兄弟杀死,却不想反被苻坚推下皇位。
乾隆在位六十年,身边曾有过不少受宠的大臣,和珅与纪晓岚则是其中最知名的两位。和珅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他却靠着显赫的背景入朝为官,在之后的仕途当中,又凭借过人的才华和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很快就从众人中脱
历史秘闻 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和珅自愧不如,乾隆皇帝拍手叫绝
乾隆在位六十年,身边曾有过不少受宠的大臣,和珅与纪晓岚则是其中最知名的两位。和珅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他却靠着显赫的背景入朝为官,在之后的仕途当中,又凭借过人的才华和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很快就从众人中脱
晚清名臣左宗棠出身于既不富裕也不显赫的清苦家庭,其父是乡村普通秀才,左公一生最高的功名是举人,之后多次会试不第。后来把握机缘步入政坛屡建功业,其最大的贡献是独排众议经略新疆,击败侵略者收复新疆。成为唐
当徐昭佩跳进水井的那一刻,萧绎必定会看到一股气浪从井口喷涌而出。那股气浪说不清是什么颜色,也说不清是热的还是凉的,只是在他的眼前徘徊、漂移。他在一块怪石上坐定,抬头望天,好像整个天空都弥漫着这种说不清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2]),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萧绎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2]),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萧绎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2]),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萧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