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场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但是仍然以失败告终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场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但是仍然以失败告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场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但是仍然以失败告终

“农民起义”,这个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名词,大家显然不陌生。但是各位可知道,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竟是发生在民国年间吗?>没错,这就是轰动一时、名震中外的白朗起义。> >电视剧《关中枪声》中的白朗军>白朗,河南宝丰人,生于1873年(同治十二年),阶级属性大概为富农。白朗自小性豪爽,好交游,具备典型的枭雄气质。本来起义、造反这种事就不是什么老实本分人的爱好,不过天下太平的话,白朗也犯不着干提着脑袋的事。>一切看起来都有些机缘巧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也就是光绪和慈禧驾崩的那年),白朗被本村地主诬陷入狱,被迫卖地百亩贿官始获释(看来家里还是比较有钱的)。之后白朗又带了些马匹去禹县某部马队,结果被对方讹诈而归,回家走半路的时候所带的马匹又被地方武装抢走。再接着,宣统三年,白朗的姐夫家又被清政府以搜查乱匪为名而洗劫一空,愤怒之下,白朗终于决定不干了!>1911年,白朗在家乡找了同样走投无路的20多个朋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农民起义。在前两年,白朗起义军的规模并不大,最多时也仅仅是几百个人而已。> >民国初年,河南灾荒严重,经济凋敝,再加上河南都督张镇芳作威作福,巧取豪夺,河南大地哀鸿遍野,民众水深火热,灾民成群。深处苦难的灾民无处为生,只能投身绿林。满腔壮志的白朗充分利用灾民对清政府失望、怨恨的反抗情绪,找了同样走投无路的20多个朋友,积极联合其他绿林头目,以舞阳县母猪峡为根据地,打着劫富济贫的口号,聚众抗官,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农民起义。>但在这一期间,这几百个人却创下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军事成就,那就是将河南地区的官军杀得大败,几乎快把整个河南打下来。可由于白朗偏向于游击,并没有实质占领,因此他基本没有一个实质的落脚点。>河南官军镇压失败,也让白朗起义军的名声开始传遍中原各地。恰巧在1912年,河南灾荒严重,经济凋敝,再加上河南都督张镇芳作威作福,巧取豪夺,河南大地哀鸿遍野,民众水深火热,灾民成群。于是白朗借着自己的名声,将许多地方武装联合起来,从而形成了河南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袁世凯>渐渐地,白朗的力量也引起了许多大人物的注意。其中,就有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讨袁军的统帅。在1913年二次革命前夕,初具规模的白朗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积极在河南地区发动武装起义,策应南方革命军的讨袁战争,他们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唐河、禹县等地,起义军队伍声势渐渐浩大,大批灾民、游勇、绿林纷纷加入。1913年9月,起义军攻入湖北,随后又再次进入河南,在均县、鲁山、宝丰等地,与鄂、豫、陕三省联军激战。>而在这一年10月份的时候,甚至还发生了一件更加奇怪的事情:当白朗的义军和湖北、河南、陕西三省联军激战时,陕西一位叫王生岐的团长竟然率部投靠了白朗。而白朗也由于王生岐部队的加入而力量大增,不仅将三省联军杀得大败,还因此将队伍发展到了万人左右。>综其原因,原来是因为王生岐也不满袁世凯的独裁。他认为白朗这一讨袁行动极富正义感,因此决定效命相助。>但也由于白朗的起义军战斗力太强了,打败讨袁军后的袁世凯觉得白朗的存在始终是对自己极大的威胁,于是他从各地调来数万军队实施围剿。但毕竟白朗出身于富农,读过些书,于是采用避实击虚的策略层层突击,最终竟然成功突出重围。>而这次围剿,不仅没有对白朗造成多大的打击,反而让更多破产的农民加入起义军。一时间,白朗的部队人数翻了一倍,发展到了2万多人。>这下,袁世凯更急了,毕竟这场起义的规模在此时已经席卷了大半个华北。于是,袁世凯叫来了陆军总长段祺瑞,还集结了更多的兵力,规模之大几近十万,还在中原地区层层布防。到此时,如果从起义开始算起,袁世凯调来对付白朗的军队,已经超过了20万。而面对这么大规模的围剿,白朗也是用尽办法,最后竟然又把袁军给打败了,还把总兵马国仁击毙在了沙场之上。>但这一次,白朗的军队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毕竟10万人的对手也不是摆设。无奈,他只能让军队分部突围,以图东山再起。但这一分,反倒是给了段祺瑞各个击破的机会。>后来,白朗率领残部进入川地。但我们知道,川军向来强悍,因此白朗在这里撞了一个大大的“头包”。前有川军,后有追兵,白朗走投无路了。在一般权衡之后,也许是他觉得就算死也要死在家乡,因此选择了杀回河南。但当他杀到河南鲁山时,原本上万人的起义军已经剩下66人了。> >段祺瑞>而段祺瑞也深知白朗的部队难对付,因此他调遣了20倍于白朗残兵的军队,在鲁山包围了他。最终,在一番激战过后,白朗中枪战死,持续3年的起义宣告失败。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农民起义,也由此划上了句号。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联共(布)党内的一场严重斗争——托季联盟终告失败

联共(布)党内的一场严重斗争——托季联盟终告失败1927年1月14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出党,联共(布)党内反对托季联盟的斗争取得最终胜利。20年代,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对派联盟的斗

黄巢起义军失败是败给了这支军队 沙陀骑兵

黄巢起义是唐朝末期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可最终还是失败了。虽然唐朝镇压了黄巢,但是如果没有这支军队的骁勇善战,唐朝将会提前灭亡。下面就来详细说说。黄巢起义爆发后,唐政府曾连续派遣平卢节度使宋威、陈许

黄巢起义军失败是败给了这支军队 沙陀骑兵

黄巢起义是唐朝末期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可最终还是失败了。虽然唐朝镇压了黄巢,但是如果没有这支军队的骁勇善战,唐朝将会提前灭亡。下面就来详细说说。黄巢起义爆发后,唐政府曾连续派遣平卢节度使宋威、陈许

历史人物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声势那么浩大,为什么依旧失败了呢

公元184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在东汉王朝的大地上爆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存在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坟墓就此被掘开。>虽然这场起义震动了整个天下,甚至整个东汉王朝一大半国土都陷入烽火之中,但最终还是以失

历史人物 陈胜​吴广起义以失败告终 但是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吗

历史上我们都学过“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因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然而这场农民起义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这场起义的发起者陈胜、

历史军事 宋朝无法接受的一场失败

对于历史上的“定川寨之战”,它是宋仁宗时期爆发的宋夏战争中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那么定川寨之战简介是怎样的呢?  谋臣李元昊首先关于“定川寨之战”,它主要发生于北宋庆历二年,也就是在104

蒋干,三国最失败的窝囊间谍

原标题:蒋干,三国最失败的窝囊间谍赤壁大战是决定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大会战,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率领八十三万军队饮马长江的曹操和江南刘备、孙权的联合部队无不在千方百计力争先机,夺得这场战役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所谓的陈胜吴广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期的一次运动。它是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次民众起义。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起义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那么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领导者穷困潦倒还被终身监禁 谢司起义失败

谢司起义是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场战争,不过这场起义却以失败而告终,那么到底谢司起义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谢司起义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根据资料显示,美国独立战争后,积极参加战争的农民的生活不仅没有得到改

黄巾起义最后死的是谁 黄巾起义最后被谁镇压

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虽然声势浩大,波及范围之广,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起义之一。但是在经历九个月之后,就被汉灵帝派遣的皇甫嵩还有朱俊等人迅速平定。公元184年的四月,在黄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