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古代“阁”、“学士”相当于什么官
Posted 内阁
篇首语: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古代“阁”、“学士”相当于什么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古代“阁”、“学士”相当于什么官
明清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中经常看到,某官员兼什么阁、殿大学士,比如现在熟知的贪官和珅,他官位显赫,还是皇亲国戚,可以说是当时最有地位的官员之一,他曾被授文华殿大学士,那么你知道大学士是什么官职吗?有什么讲究吗?所谓的大学士,说白了就是皇帝的高级秘书,明清时期所谓的中堂便是指大学士。其实历代的大学士的权力并不高,只是明清时期权力得到扩大,明朝内阁大学士首辅都相当于宰相了。> >明代时,朱元璋怕宰相夺权,不设宰相,但自己政务又忙不过来,开始置一些翰林学士到武英殿、华盖殿、文渊阁、东阁中参与政务,称作殿阁大学士或内阁大学士。大学士官阶很低,仅为五品官职,也没什么职权,只是皇帝顾问而已。仁宗以后,大学士往往兼有尚书、侍郎等重职,握有实权,地位尊崇,称为辅臣,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朝名相张居正就是以内阁首辅的身份行使相权。> >清代沿用内阁制,分为三院,分别是弘文院大学士、秘书院大学士、国史院大学士。到了乾隆十四年,才开始确定为三殿三阁:三殿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三阁分别是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只设四员。三十五年,保和殿大学士文忠公傅恒去逝后,保和殿不再设置大学士。二殿三阁中,文华殿大学士最尊,其次是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大学士最末。这种大学士制度,一直沿袭传承到了清末。> >二殿三阁大学士为正一品,设满、汉头目各一人,相当于宰相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常委;又置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满、汉各一名,相当于副宰相。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汉人一般非翰林出身不授此职,我们所熟知的和珅、刘墉、曾国藩、李鸿章均曾担任内阁大学士,纪晓岚担任过协办大学士之职。起初,授予大学士的人,必须要兼六部尚书,但不负责本部门的具体事务,只是挂衔,算是虚职到了清仁宗嘉庆年间,大学士兼六部中的某一部尚书,并真实管理其所兼之部的具体事务,这样一来,大学士所兼的尚书职务,是名副其实的,而且官职分明因为大学士掌管某部,坐在大堂中间所以也叫中堂。>同时,为了切割了内阁权力,雍正设立军机处,大学士就不再参与机要事务了。大学士基本上都是坐享其成而已,从那时起,大学士一职有名无实,逐渐沦为一种空衔,但仍然是至高无上的荣耀。相关参考
清朝官员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一、清朝官员对应现代官员: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约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2、从一品: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大约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政协
...以可以看出。和珅是纪晓岚的顶头上司。。纪晓岚与和珅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的官员?纪晓岚,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是从一品官
祁藻(1793-1866),寿阳县平舒人。21岁中进士,在清朝居官五十余年,曾任户、兵、礼部尚书、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当过、、同治的老师,世称“三代帝师”,也是晋人在清廷中居官最大最久者。
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内江桐梓坝人(今内江城区)。明朝名臣、学者,南宋右丞相赵雄后裔,为人“好刚使气”。隆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学士、掌都察院事、太子太保。因在内阁任上与高
问李焘之事迹李焘,字仁甫,宋丹陵人。登绍兴进士,博极群书,作《续资治通鉴长编》。累官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同修国史,卒谥文简。焘之生平,以名节学术知名海内。长编一书,用力四十年始成。又有《易学》、《
蒋冕是明朝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在嘉靖帝初年官至内阁首辅。内阁是明朝权利的中心,而内阁首辅就相当于是整个内阁的领头人,为宰相。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 蒋冕才能出众,为人清谨有器识,
作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几百年来广为流传,让人读后感慨万千。有人喜欢恩怨分明、嫉恶如仇的武松,有人欣赏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也有人崇拜武艺高强的卢俊义,却极少有人把宋江视为偶像。尽管如此,谁也
“学士”原是掌管文学著作的官,唐代开始设置,当时由宰相兼管“学士”,就把宰相称为“大学士”。到了宋代,大学士的含义有所变化,“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被称为“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
翁同,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同治帝、光绪帝帝师。公元1830年,翁同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常熟,字叔平,号松禅。 翁同是官宦世家出身,父亲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本人的成就也非常的高,
“学士”原是掌管文学著作的官,唐代开始设置,当时由宰相兼管“学士”,就把宰相称为“大学士”。到了宋代,大学士的含义有所变化,“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被称为“大学士”。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