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乾隆出了一个元宵灯谜,文武百官都没猜出来,却只有小太监猜对了
Posted 银子
篇首语:越工作越能工作,越忙碌越能发明出闲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乾隆出了一个元宵灯谜,文武百官都没猜出来,却只有小太监猜对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乾隆出了一个元宵灯谜,文武百官都没猜出来,却只有小太监猜对了
昨天发过一篇纪晓岚出元宵节灯谜的故事,让乾隆皇帝大开眼界,其实,在乾隆身边还有一个灯谜达人,不过他的身份比较特殊,是个太监。>有一年元宵节,乾隆把大臣们都叫进宫里,一起吃元宵赏花灯。> >元宵节当然不能少了猜灯谜,为了助兴,乾隆就让人拿出500两银子,放在桌子上,说:“朕出个灯谜,谁猜对了,这银子就归他了。”>这时,旁边有个小太监壮着胆子说:“皇上,如果奴才猜对了,能赏给奴才吗?”乾隆这天的心情非常好,说当然可以。>乾隆出的灯谜是一首诗,云:腹内香甜如蜜,心中花红柳绿。白沙滩上打滚,清水河里沐浴。>大家猜什么的都有,但都不是乾隆想要的答案。这时,那个小太监开口了,说奴才知道谜底。乾隆问是什么?太监说:“就是刚才万岁爷吃的元宵。”>大家一听,都恍然大悟。可不是吗?“腹内香甜如蜜,心中花红柳绿”,不就是说的元宵吗?“白沙滩上打滚,清水河里沐浴”,也是说的元宵的制作过程。>乾隆这个人说大方也大方,说小气也小气,本来还想用这个灯谜为难为难大家,却没想到被这个小太监一下就给猜中了,也太没面子了!>乾隆心里很不舒服,就说:“你先把银子放下,朕再给你出一个,猜对了,再加500两,猜错了,这500两没收。”>其实小太监心里也不舒服,不是说好了猜对就给500两吗?怎么又反悔了?也罢,反正您是皇上,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奴才哪有选择的余地啊?只盼着下个灯谜别太难。>乾隆捻着胡子走了两步,说了四个字:“清明前夕”。>这个小太监这回聪明了,虽然很快就想到了答案,但也装作很难猜的样子,过了好一会儿,才慢腾腾地说:“回万岁爷,答案还是元宵。”>乾隆也愣住了,这也能猜对?就问他为什么是元宵,蒙的可不算。小太监说:“咱们大清朝之前是明朝,明朝之前是元朝,夕就是‘宵’的意思,合起来不就是元宵吗?”>乾隆这下没话可说了,只好又让人拿来500两银子,一起赏给了这个聪明绝顶的小太监。> >那么,这1000两银子有多少呢?在乾隆年间的《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记载,一品大员的年俸是180两银子,七品是45两银子,也就是说,小太监答对这两个灯谜,挣的钱足够一品大员挣五年半,至于七品知县,更是要挣22年。>不过,小太监也别感觉像中了彩票似的,人家官员可不只是靠这点工资活着,除了年俸,还有养廉银,一品大员是16000两,七品知县也有1200两,比你挣得多多了。>而且,这还只是明面上的钱,至于私底下,人家官员就更不用说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嘛!>所以,别的官员为什么对猜谜不积极,除了人家会做人,更因为这点小钱人家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就像我们普通人中个500万大奖就感觉上天了,但人家马云、马化腾会去买彩票吗?就算每天中一次500万,都不够人家花的。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乾隆考场出了个上联,纪晓岚一辈子都没对出来,直到现在仍是死对
在我国最后一个王朝,大清王朝,乾隆皇帝可谓是最有才华的一个,而且其文学,汉字功底,丝毫不亚于任何的汉人,因此,自视甚高,自称“十全老人”。在一次殿试的时候,乾隆出了个上联,一位考生对不出,扭头就走,最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灯谜。南宋时,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灯谜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
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我国各个民族的元宵习俗也大同小异,有吃汤圆,点灯笼,猜灯谜。那么,大家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灯笼吗?元宵节挂灯笼的习俗是
商辂,明代著名的大才子,官至内阁首辅,一生历经英宗、代宗、宪宗三个皇帝,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满朝文武对他钦佩有加,曾这么称赞道:“我朝贤佐,商公第一。”他是个绝对的奇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在乡试、会试
历史上第一个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的人是窦漪房的丈夫,西汉的皇帝汉文帝刘恒。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习俗是赏月、燃灯、放焰火、猜灯谜、吃汤圆等等。
狐精狐狸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大显族。人们对她的认识更多地源于民间传说中妲己这个九尾妖狐。而实际上,狐的形象和妖媚联系在一起是很早以前了。《诗经:卫风》中《有狐》篇记载: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
乾隆晚年,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朝上坐着一位大皇帝,下面还站着一个二皇帝。上面坐着的那位大皇帝指的当然就是乾隆,二皇帝说的就是乾隆的宠臣和珅。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晚年都八十多岁了,还在
女子出了一个上联,纪晓岚至死都没对出,直到150年后才有人对上
导读: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人都知道,乾隆皇帝身边有两个大红人,一个是和珅,另一个则是纪晓岚。客观来说,虽然正史上的纪晓岚比和珅稍逊一筹,但他却是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还曾被
清朝的乾隆皇帝,自诩为十全老人,文学功底相当了得,经常与大臣们吟诗作对。他身边有两个宠臣,一个是大贪官和珅,另一个则是满腹经纶的纪晓岚。正史上的纪晓岚,长得并不帅,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比和珅年长二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