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从关中国历史,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圆满的将军
Posted 英雄
篇首语: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从关中国历史,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圆满的将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从关中国历史,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圆满的将军
在中国,提起英雄这个名词,很多人脑海里恐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武将。小编也是。虽然武将只是英雄职业种类里面的一种,但是今天,小编还是想和大家聊一聊中国历史上那些被称之为英雄的将军们。>如果提起将军,你现在脑海里只记得岳飞、霍去病、李广、卫青等人,那不得不反应出一个小编发现已久的问题,国人喜欢悲剧英雄。这些或含冤或早逝或灭族的悲剧色彩浓郁的将军们,几千年来牢牢占据在文人墨客们的诗词歌赋里,似乎但凡是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的大将们,总是孤胆英雄。其实不然,真的不然。>北宋岳飞VS大唐郭子仪> >在这里,小编想说的第一句话是,其实历史没有可比性,因为历史没有如果。>岳飞是北宋不世出的名将,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大英雄。靖康耻在前,夺开封在后,面对北宋王朝的灭顶灾难,血气冲云天的岳将军,一心收复旧山河。无奈奸臣当道,12道金牌死诏班师,最终十年功废,命丧风波亭。其实小编想说,问题的根结,不在奸臣当道,问题的根结在朝忌,说白了,就是皇帝忌惮你岳飞。>安史之乱亦是唐朝的大灾难,但是唐王朝却因为一位英雄的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得以苟延残喘。这位英雄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乱世的浑浊和污秽。他默默无言,以绝世才华、满腹韬略扭转乾坤。他就是郭子仪。虽然,他是一位国人不太熟悉的英雄。>作为力挽大唐的英雄,他拥有其他英雄同样的特质,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敬服。以身许国,临危不惧,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不同于一般的大将经历的是,郭子仪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勤于职守,一身系国家安危20余年。《太平广记》中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终始人伦之盛无缺焉。”翻翻历史书,我们就会知道,一个人要想权倾天下而满朝不忌恨,功盖群臣而君主不猜疑,有多么大的难度!数千年历史也只郭子仪完满地做到了这一点。>其实,正如小编在一开始说的,历史没有可比性。李家的天子们和赵家的天子们也许在面对亡国之际追求的都不一样,又如何评判岳大将和郭大将的是非功过呢。只是历史的风云涌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郭子仪在大厦将倾之际,能历四朝而不倒,和他始终让天子觉得他和天子是一伙的这件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显然,赵家的天子并不是这样认为岳飞的。>小编说:对比岳飞和郭子仪,真的是不难发现,要想成为一个圆满的英雄将军,让领导觉得自己和他始终在一个阵营是关键。>东汉班超VS西汉霍去病> >很多人喜欢称呼霍去病是战神。他确实是。一个年轻人,从17岁到24岁,他创造的战事神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为汉武帝打开了通往西域这个神奇世界的大门。他是一个以战止战的英雄。有人说,冠军侯霍去病的职业生涯很圆满,建功封侯,扫平漠北。小编只是想,要是我是霍去病,我一定想在自己打下的土地上先策马狂奔他三个来回,再好好治理一下这片土地。但霍大将军显然和小编想的不一样,漠北大战结束后,霍将军似乎一下子将工作的重心投入了内廷纷争,打跑了匈奴,西域的事儿,他没有功夫管。>如果说守业更比创业难,那继承霍大将军的事业的,班超算一个。也许你觉得这个名字不太耳熟,成语“投笔从戎”说的就是他。提起班超,那在西域也是狠角一名。36骑横扫西域55国,就是他干的事儿。定远侯班超是一个以战养战的行家里手,同时他还是“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打服西域诸国不是班超的最终想法,掌控西域才是班超的终极目标。于是,因为班超,中原王朝第一次控制西域。>小编说:也许班超和霍去病本身对于战争的出发点就不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41岁的班超的眼光放的比24岁的霍去病长远的多。小编认为,作为一名将军,班超与霍去病不分上下,但是作为一名英雄,班超比霍去病圆满的多。要想成为一个圆满的英雄将军,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是前提。>霸王项羽VS大明徐达>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是一句很高的评价,他是属于楚霸王项羽的。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万军包围,四面楚歌也打不倒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然而,项英雄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项羽大概是中国文人最爱的悲剧英雄,从乌骓马到美人虞姬,都是他的悲剧元素,他勇武他气壮他骄傲他柔情,但人们似乎就是不愿意直指他政治上的失败,这个让他致命的弱点!> >也许你都不知道徐达是谁,他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他是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朱元璋称呼他为大明王朝的“万里长城”。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的中山王徐达,那说起战绩也是丝毫不比任何一位英雄逊色。要知道,当时的北京还不叫北京,我们称它为大都,元大都!徐达率军攻克大都,元顺帝惊慌逃跑,元朝的统治结束了。功绩至此!>朱元璋坐稳宝座之后,他干了一件其他开国皇帝也会干的事儿,那就是杀功臣。在他亲封的开国六公(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李善长、邓愈)中,徐达和常遇春是仅有善始善终的两个人。但徐达有一点不同于常遇春。他和朱元璋结了亲家。要知道,在朱元璋清除大将的时候,结亲家这种事可不是每个开国将领都有的福利。历史奇妙的是,徐达他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四儿子为妻,后来这个四儿子造了反,赶跑了侄子,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三任君王。徐达也在百年之后,从一个皇室姻亲变成了正经八百的皇亲国戚。这福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不同于项羽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徐达在政治上可谓深谙此术。史书记载,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官至丞相,外出时备有相当规模的威赫仪卫。但他时常乘着普通的车马出门,回到家中也过着俭朴的生活,从不奢侈浪费,或者歌舞宴请以夸耀自己显达高贵。朱元璋曾对徐达说:“大将军征战几十年,劳苦功高,从未安宁地休息过。我把过去住过的旧宅院赐给你,你可以安享天伦之乐。”朱元璋所说的旧宅院,就是他称吴王时的王府。徐达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有一天,朱元璋带徐达来到旧吴王府,设计将徐达灌醉,然后把他抬到床上,蒙上被子,想用这种办法强迫他接受赏赐。徐达酒醒之后,惊慌失措,急忙下床伏地向朱元璋请罪。朱元璋见徐达如此谦恭,心中非常高兴,便不再硬逼他接受旧王府。>小编说:相较于心念秦宫的项羽和推辞王府的徐达,也许高低立判。小编认为,在历史的长河里,徐达并没有项羽这样闪亮,但是如果他俩处于同一个时代,项羽一定还是悲情角色的那个扮演者。小编想,要想成为一个圆满的英雄将军,拥有一个成熟的心智真是决定性的因素。相关参考
1924年,19岁的关麟征进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他被编为第三队,并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勉励学员不仅要做一个有高度才能的军人,而且要做一个不怕苦、不怕死的军
汉武帝初年,在抗击匈奴奴隶主侵扰的战争中,一个为人当奴隶的青年从社会的最底层脱颖而出,成为声威显赫的大将军,他就是卫青。从放羊娃到皇亲国戚卫青字仲卿,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其父郑季,原为平
这篇文章是1922年12月27日梁启超先生应苏州学生联合会之邀所作的一场演讲,虽然已经过去近百年,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但对青年一代仍有借鉴意义。诸君!我在南京讲学将近三个月了。这边苏州学界里头有好几回写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极其杰出的皇帝,有千古一帝之称。在汉武帝在位期间,西汉大破匈奴,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意义重大。在抗击匈奴的汉朝将军中,卫青和李广利二人都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但是他们一个成为了
人的一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也是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但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更多的是平平凡凡度过一生,做一个凡夫俗子。当然,有一些人为自己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业而
骑士 我们在外国小说中能知道“骑士”这个角色,不少姑娘相比于王子而言更希望身边能出现一个自己的骑士,骑士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在骑士
相信大家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当皇帝下旨给大臣封赏时,同时也会将大臣的母亲或妻子封为“诰命夫人”。得到这一封号的女子,简直比中了500万还要高兴。那“诰命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女子又是在
历史人物 彭绍辉在平江起义中丢失左臂 但并不影响他的军事才能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尤其的那些名将,要想成为一个将军就要饱读兵书,光饱读兵书还不够还需要参与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用无数的生命去开扩一条属于自己的名将之路,将领的成长踩着的都是森森的白骨,一将成万骨枯说的
平凡教师逆袭成为中国首富,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故事。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伟大盛世,最不缺的就是传奇企业家,创业也成了时代的主旋律。那么唐朝呢,唐朝无疑是中国第二伟大的盛世,生活在大唐盛世,又如何创造一个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位出色将领抵得上数万大军,故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之说法。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将军呢?不一定拥有高超的武艺,但必须德才兼备、智勇双全,面对强大敌人临危不乱,爱兵如子且胆大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