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你曾经对哪一个历史人物误解最大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你曾经对哪一个历史人物误解最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你曾经对哪一个历史人物误解最大
魏徵。>大家对魏徵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大概是:>(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徵传》>唐太宗和魏徵这一君一臣可以说是历史上典型的明君贤臣的典范,但凡电视剧里要演个什么大臣拼死上谏,必定要举“唐太宗和魏徵”的例子,大臣必定是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样子。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魏徵那副铁骨铮铮、忠肝义胆的样子了,至于唐太宗和魏徵的故事那更是多得不得了。>唐太宗本来在玩鸟(鹞),魏徵突然进来了,太宗只好把鸟捂在怀里,等魏徵禀告完事情出去了,鸟也被太宗活活捂死了。>还有唐太宗准备出门打猎,魏徵又来了,问太宗“您老出去玩儿啊?”太宗怏怏一笑,“不敢不敢,哪能啊?我回去干活!”。>这样的事情多不胜数,让我们觉得魏徵是个要么不怕死,要么嫌命长的忠耿之人。>其实历史上的魏徵不但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不怕死,更算不上是忠臣。>魏徵不怕死的原因>要说魏徵不怕死,最好的例子是他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意见都敢提,敢脸红脖子粗地跟唐太宗吵架,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徵本来就干这个活、吃这碗饭、拿这份钱。>他是个谏官。>(唐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旧唐书·魏徵传》>魏徵的工作就是给皇帝提意见,你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的不好,如果唐太宗是个圣人,或者魏徵是个怂人,他基本就下岗了。作为提建议的官员,整天跟在皇帝屁股后面“是是是,对对对,好好好,了不起了不起”,唐太宗还找他干嘛?直接组织一个拉拉队就行了。可要是换了别人,如果一个将军整天指着唐太宗鼻子怼,唐太宗不杀他才叫有鬼。>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魏徵的敢言直谏,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他的工作性质。>还有一个让他这么不怕死,敢于用最激烈手段上谏的原因是因为他不忠。>魏徵的不忠> >要说历史上的忠臣还真的算不到魏徵的头上,很多人都知道魏徵原本是太子李建成手下谋臣,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本事要杀魏徵,被魏徵慷慨激昂地一怼,李世民幡然醒悟,将魏徵收入麾下,从此君臣一心,共同开创贞观之治。>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旧唐书·魏徵传》>其实太子建成已经是魏徵的第五任老板了,也就是说到了唐太宗已经是第六个接盘的。>魏徵最早其实是隋朝官员,在元宝藏麾下当个书记员,第一任老板:元宝藏。>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旧唐书·魏徵传》>李密一看魏徵帮元宝藏的信极好,觉得写信的人一定也很厉害,魏徵顺理成章地投入李密麾下,一见如故,哪还知道元宝藏是谁?立刻给李密献了《十策》,第二任老板:李密。>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遽使召之。——《旧唐书·魏徵传》>然而魏徵没来得及在李密手下发光发热,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了,李密投降李渊,魏徵也觉得跟着李密没什么前途,也投降了。第三任老板:李渊。>及密败,徵随密来降,至京师,久不见知。——《旧唐书·魏徵传》>魏徵在李渊手下,也得不到重视,想自己做出点成绩,主动请缨劝降徐世勣,辛辛苦苦劝降成功,还没等回去领功,窦建德打来了,魏徵被抓,一怕死,他又投降了,窦建德对他也不错,给了他个官当当。第四任老板:窦建德。>俄而建德悉众南下,攻陷黎阳,获徵,署为起居舍人。——《旧唐书·魏徵传》>又没多久窦建德被李渊打败,魏徵一怕死再看又是老熟人,继续投降吧!这次李渊把他送给了太子李建成。第五任老板:李建成。>隐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旧唐书·魏徵传》>玄武门之变后,迎来魏徵第六任老板:唐太宗。> >这么一个多次投降,多次改换门庭的人,在儒家学术盛行的时代,以“忠诚”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但凡魏徵没那么直谏,这个人在史书上肯定被骂臭了,说不定出个什么投降次数最多榜单,魏徵必定榜上有名。魏徵想要改变这一切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出功绩,还必须是大功绩,大到能掩盖他之前47年人生所做的一切。>魏徵花了16年,并且实实在在地做到了。《旧唐书》的魏徵传九千字左右,用来记叙魏徵前47年人生,六易其主的事件,仅仅850字左右,而他辅佐唐太宗的事迹,足足8200多字,这才使得后世给了他“一代名相”的高赞,唐太宗给了他“以人为镜”的赞扬。>另外,魏徵这个人挺黑的啊,唐太宗用他可是需要大勇气的,魏徵典型“跟谁谁倒”,隋朝为官,隋朝亡了;跟了李密,李密败了;跟了李渊,被李世民逼得退位了;跟了窦建德,窦建德又被李渊打败了;跟了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了。>魏徵,你上辈子真的没做什么亏心事吗?相关参考
前段时间,渺渺开始看b站一个超长记录片——中国通史。观看的时候发现:历史真实与历史认识的距离简直有喜马拉雅那么远。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期——让人误解的历史小知识。一、昏庸的商纣王大家应该都看过《封
提起包拯,你最先想到的是不是面如黑炭,头顶有月牙的形象,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包拯不仅头上没有月牙,还不黑!那么,为什么在后世对他的描述里,包拯会变成一个“包黑炭”呢?包拯出生的的家庭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的
(1)以上材料,反映了日本教科书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歪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中,日本是怎样推卸战
1.古今中外被误解的例子谁有为被误解的乌鸦正名我们孩提时大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儿,不知谁不小心将窗玻璃打破了,主人却认为是你打的,其实是别的孩子。你这时肯定特委屈,不管你怎么解说都没
如今,随着影视剧的发展,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小说,有了影视剧,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接触到古代人物,而历史也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丰富、饱满起来。通过影视剧,我们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到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古怪姓氏的朋友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最古怪的6个姓氏吧,不知大家能否帮助姓这些姓氏的父母,为他们的宝宝娶个好听的名字。操姓。操姓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来源于官位,属于帝王
导读:你对迟早有什么错误认识吗?吃很好,但网上也流传着一些吃的禁忌,这些禁忌里有的有些道理,有的则十分难以站得住脚,营养师王兴国特意为百姓解读关于吃枣的4个大误会。1.大枣补血效果好——严重误会!首先
那一年,李陵少年英姿勃发,成为汉武帝的得力人才,不仅是因为祖父李广,更多的是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军事才华。这个时候应该是他为大汉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或者卓越才能的时候,是的,他敢于担当,他敢于冒险,他敢于
那一年,李陵少年英姿勃发,成为汉武帝的得力人才,不仅是因为祖父李广,更多的是自己的天赋,自己的军事才华。这个时候应该是他为大汉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或者卓越才能的时候,是的,他敢于担当,他敢于冒险,他敢于
导读:佳人已逝,断肠人无尽追思,皇帝也不例外。如,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过甚,听说方士「能致其神」,便令其做法,自己在别处「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又不得就视」(《汉书·外戚传》)。再如,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