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纪晓岚“四戒”家训,留给世人,终身受用的修养

Posted 节律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纪晓岚“四戒”家训,留给世人,终身受用的修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纪晓岚“四戒”家训,留给世人,终身受用的修养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晓岚教育孩子应有哪些原则呢?纪晓岚曾说“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一、戒贪睡>《黄帝内经》中有“早睡早起”、“久卧伤气”的记载,告诫人们睡眠应以醒为度,睡懒觉有害健康。保持正常的生物钟对维持健康生活非常重要,睡眠不规律会打乱生物节律,导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紊乱。主要表现为想睡时睡不着,该起床时起不来。人体自身有调节生物节律的能力,但对于有失眠问题的人,扰乱节律加重失眠。> >二、戒懒惰>曾国藩说:“人生成于勤,毁于惰”时间是最公正合理的,它从不偏袒。对于勤劳者,时间留给他们串串果实。对于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的只有一头白发。“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但他不甘于此,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 >三、戒骄傲>每个人都会骄傲, 骄傲的来源当然是成就。切记:成就是要的,才能是要的,但骄傲是要不得的。在自己进步的过程中,多注意一下周围,多和别人交往,可以避免自命清高。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则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四、戒奢华>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古人将富贵之道归结于“勤俭”;而一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字。> >四戒虽然字数不多,听起来也简单质朴,实则含义深刻、内涵丰富,既有对不良行为的告诫,又有正确方向的引导。人生齐家、兴业、平天下的前提,首先是正心修身。正心修身说起来很空泛很难,实则可从一点一滴入手。如果在小事琐事上守住了原则道义,自然就能心正身修

相关参考

做人不能做孬种 揭秘张自忠将军留给孙辈家训

张自忠是牺牲在抗战前线官阶最高的将领。1940年在湖北“枣宜战役”中,他身中5枪、1刀、1炮,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张自忠有二子一女,二子已殁,女儿张廉云今年91岁,身体不适,不太见客。27日,记者在中国传媒大学...

真正成大器的男人必 ”四戒”,你做到了几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虽漫长无边,但若不注重方式方法,一味坚持到底,或许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即「”吾将上下不得索”,曾国藩曾在家书中提到过「”四戒”,若能谨记,成功望周知。真正

家世门风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与教子之道

对于家风家教,世人景仰曾国藩。下面让我们走近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与教子之道。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

历史秘闻 家世门风 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与教子之道

对于家风家教,世人景仰曾国藩。下面让我们走近曾国藩的家风家训与教子之道。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

历史秘闻 ”爱妻”,她不忍心改嫁被误终身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深情的典范。其中最为世人称道的是李嘉诚,在自己的妻子过世之后一直没有再娶。然而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反面的例子,比如郭沫若、康有为等等。小编认为:在婚姻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彼此

《易經》裏最重要的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令人終生受用

《易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爲漢族文化之根。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但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整部《易經》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定能令人終生受用不盡。01自

丈夫再婚女学生,写信称呼仍是 ”爱妻”,她不忍心改嫁被误终身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深情的典范。其中最为世人称道的是李嘉诚,在自己的妻子过世之后一直没有再娶。然而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反面的例子,比如郭沫若、康有为等等。小编认为:在婚姻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彼此

古人總結的這些話,讓我們受用一生

一、做一個知天命的人“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曾有一種觀點,認爲天命是不存在的,是迷信,但其實,儒者心中的天命,是客觀存在並且可以主觀改變的。天命包括

神秘甘肃名将,受重伤,康熙亲自看望,留四个字,他一生受用不尽

潘育龙:一位随康熙西征的陇上名将康熙甘肃是生长名将的沃土,漫漫丝绸古道,滚滚黄河之滨,曾经成为无数名将的舞台。靖远城外,一处高坪之中,一通石牌坊之后,一堆黄土下,是一名将的最后归宿之地。这就是潘将军墓

在众多家训中影响最大的《颜氏家训》,成书背景如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人生追求。而家训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为修身齐家而撰写的教育后辈儿孙的读物。中国家训文化蔚为大观,其扛鼎之作便是《颜氏家训》。清人王铖曾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