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了致命对手粟裕 抗日名将杜聿明谈内战败因

Posted 名将

篇首语: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碰到了致命对手粟裕 抗日名将杜聿明谈内战败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碰到了致命对手粟裕 抗日名将杜聿明谈内战败因

1945年10月25日开始,荣任东北保安司令官的杜聿明意气风发,率几个军不到10万人便势如破竹,连克山海关、四平、本溪、长春。到第二年6月,他已占领东北大片土地,迫使林彪“千里大撤退”,一直退过了松花江。随后,因长城以内全面开打,蒋介石的兵力捉襟见肘,原打算调往东北的许多部队被关内战场死死拖住了,林彪才缓过一口气,“获得了极为宝贵的4个月的休养生息时间。”杜聿明主动停下攻势,兵力不足是其主要原因。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林彪“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期间,杜聿明的总兵力少于东北民主联军,但依然能保持强劲的攻势,损失也比林彪要小。1947年5月至6月的四平之战,他更是大出风头。不仅部将陈明仁以少击多,守住了四平重镇,当杜聿明亲率大军前往解围时,还迫使林彪再次仓惶而撤,重获“四平大捷”。直到这年7月8日,他因病离开东北,由黄埔老师陈诚接替他的军事指挥之责后,蒋介石的军队在东北战场才逐渐不可收拾。

辽沈战役后期的1948年10月,杜聿明从徐州被蒋介石召唤到东北,部署东北国民党军残部撤离。他面对林彪“举袖为云,挥汗如雨”的百万大军,从容调度,以弱势兵力两次运用声东击西的谋略,成功地解救出营口与葫芦岛国民党军5万余人,其中阙汉骞的54军等部还被雪中送炭,及时转运到淮海战场的蚌埠前线。然而,仅仅一个月后的淮海战场,拥有30万劲旅的他,却似乎江郎才尽,再也不能有丝毫建树,堪为寸功未立。

他先是救不了近在咫尺的黄百韬,随后南北对进又打不通徐蚌线,最后声东击西的徐州撤退也被识破,竟至被只有东北野战军一半兵力的华东野战军包围,攻不动,守不住,全军覆没,连自己也做了阶下囚。或许到此时,杜聿明才感觉到关内共军的威力和统帅的战略战术了。60年以后,已到垂暮之年的原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机要参谋苏荣,对杜聿明当时的感叹还记忆犹新。他也回忆了自己当时的回答,和杜聿明谈到了中共胜利的许多原因。

其中,他谈到了杜聿明一直以为无足轻重,署名常常居于陈毅之后的粟裕。苏荣说:“你们还有一条也是致命的,那就是碰到了粟裕。”直到此时,杜聿明才明白华东野战军的指挥者其实是粟裕,他说:“我对粟裕早有耳闻,也研究过,只是没有交过手。”这种“耳闻”,当然是和胡琏一样,也以为不过是“陈毅以次”与陈士榘、许世友、王必成、叶飞等人并列的普通“共军指挥官”而已,而非陈士榘等人的上级与华东野战军的实际军事统帅。

如此“耳闻”,“研究”起来自然不得要领。不能知己知彼,失败也就不奇怪了。苏荣介绍粟裕后,杜聿明终于折服,说:“这次交手后我们败得很惨,不得不佩服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苏荣还介绍说,这次战役,你们完全按照粟裕的谋划进行。杜聿明表示认同,说:“粟裕指挥灵活,有远见。粟裕的战略战术我非常敬佩,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他领先一步,抢先在我们前面,等到我们想到的时候已来不及并已经被包围了,这次突围也是这样的。”

两人交谈良久。杜聿明又听苏荣说到即使是战犯,也仍然能受到优待,并且陶勇司令员的“六菜一汤”就是优待表现之一后,他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人也开始活跃了。苏荣后来回忆,此时,杜聿明主动总结了战役中自己的失误。杜聿明说:“我们原先预计突围的方向,均被贵军堵死。最后我们反复考虑分析,西南萧县和永城方向,贵军还来不及围堵,因此决定提前突围。”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粟裕将军有意布下的一个袋口,让我们往里钻,我却没有考虑到,真是让我遗憾终生,这也是造成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关参考

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

当年杜聿明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后,按规定可以同家属通信了。他给女儿杜致礼写了一封信,他只知道女儿在美国,手边并无确切通信地址。这封信由战犯管理所交英国驻华代办处转到伦敦,又由一位英国数学家转到美国

喋血古北口大战昆仑关真相揭秘 抗日名将杜聿明

杜聿明将军1904年出生于陕西米脂,陕西米脂,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中将。1933年3月长城抗战展开之时,杜任第25师副师长兼73旅旅长。率部防守长城段重地古北口,3月10日早晨,日寇对该阵地展开猛

不识时务

核心提示:李银桥见毛泽东将手中的茶杯用力往桌上一放,杯里的水被震出了不少:“不识时务么!他杜聿明和邱清泉、李弥,哪是刘伯承和陈毅、粟裕的对手?这次是‘司马师’碰在了‘姜维’手上,被困在‘铁笼山’了!”

谁是第一虎将? 林彪、粟裕与杜聿明交手

粟裕、林彪、杜聿明都是一时人杰,在国共争夺天下之际,各以军事奇才深受双方最高统帅的倚重。杜聿明,字光亭,1904年11月生于陕西著名的美人窝米脂,大林彪、粟裕3岁,是大名鼎鼎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

无愧“抗日名将”称号 抗日老兵谈汤恩伯

对于汤恩伯将军的评价,有些宣传是不客观的。汤恩伯能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获迅速提升并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主要靠的是其过人的统兵能力和不菲的战绩。在抗战期间,汤恩伯将军是少数令日军最畏惧的国军将领之一

杜聿明评价宿敌林彪和粟裕的军事素养差别在哪里

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1946年1~7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

无愧“抗日名将”称号 抗日老兵谈汤恩伯

对于汤恩伯将军的评价,有些宣传是不客观的。汤恩伯能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获迅速提升并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主要靠的是其过人的统兵能力和不菲的战绩。在抗战期间,汤恩伯将军是少数令日军最畏惧的国军将领之一

中国历史上,名将和名将之间的对决,最为经典的是哪个战役

高手之间的对战,拼的是智慧、是决心、更是意志力,倒不见的需要面对面相搏。在中国历史上,名将与名将之间的对决战役很多,像孙膑和庞涓、曹操和袁绍、韩信和刘邦、粟裕和杜聿明等等。但是如果要在这些战役中挑出一

历史军事 被对手杜聿明尊重

1993年12月21日下午,杨光远导演由南宁赴桂林李家村某坦克旅训练场选择外景拍摄基地时,我从海南岛专程前往桂林采访了导演杨光远和制片人陈敦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杨导特别向我介绍了率领21旅团首先攻入

粟裕没有完全遵命而行,但他的这一做法却使淮海战役得以完胜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粟裕预测杜聿明一定会撤,但他究竟会从哪个方向撤呢?除了正南,杜聿明共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郭汝槐说的两淮就是其中一条。郭汝槐为国民党军制定作战计划,真的是把他们往绝路上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