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光亚的科研贡献 如何评价朱光亚
Posted 氢弹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朱光亚的科研贡献 如何评价朱光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朱光亚的科研贡献 如何评价朱光亚
朱光亚 朱光亚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科研事业,他曾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参与了地下核试验,推动了核电的发展,为我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朱光亚的科研贡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3年3月,朱光亚参与组织确定了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报二机部批准后,千军万马即将奔赴青海草原核武器研制基地进行大会战。朱光亚等科研、生产人员以及增调的技术骨干迅速汇集到西北基地,全面开展理论、试验、设计、生产等各方面工作,形成了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总攻局面。>1963年5月,朱光亚主持起草了《第一期试验大纲草案》(即原子弹装置核爆炸试验大纲),指出核爆炸试验的任务是由低到高逐步过技术关。建议先做地面爆炸试验,再做空投爆炸试验,并详细提出了试验测试的主要项目、技术保障、测试场地总布局、试验规模等内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从理论、结构、设计、制造到引爆控制系统、测试技术等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第一次空投原子弹和“两弹”结合试验>朱光亚主持制定的核武器研究所1960年科学研究计划中,安排了航弹气动外形、弹体结构和引爆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项目。1962年,朱光亚参与起草的“两年规划”和由他主持制定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中,也对核航弹作出了安排。朱光亚与郭永怀等一起组织科技人员与航空部、电子部等部门协作,开展核航弹的研制工作。>到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时,航弹气动外形、结构和总体布局以及引爆控制系统设计都已确定,运载航弹的飞机也已改装完成。随后,他们又在首次核试验的基础上,对核装置的理论模型和结构做了设计改进,最终完成了首颗核航弹的研制。>1966年10月27日9时,进行了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发射爆炸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3年9月,完成首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后,邓稼先、周光召等领导的理论部就在朱光亚、彭桓武安排下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氢弹理论的探索。>1967年初,氢弹正式试验的理论方案完成后,氢弹装置结构设计、制造等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1967年6月5日,氢弹装置终于加工完毕,8日运抵试验基地,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成功。>地下核试验>1967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朱光亚、王淦昌、程开甲、邓稼先等讨论了首次地下核试验的目的、试验项目、工程要求等,地下核试验准备工作全面展开。核武器研究院与核试验基地密切配合,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攻克了大量技术难关。>推动核电发展>朱光亚亲自参与领导了核电站的踏勘选址,亲赴浙江、江苏、上海多个选点考察,最终于1982年选定了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厂址。>如何评价朱光亚>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词)>朱光亚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科学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奋发进取,为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华网评)>朱光亚同志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他厚德载物、行为世范,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光明磊落、谦虚谨慎,“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他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评)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朱光亚做出的成就都有哪些 他在科研以外的成就还有哪些
主要成就科研成果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还参与组织领导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的制定与
历史人物 有关于朱光亚的评价有哪些 对于他的荣誉和奖项有哪些
人物影响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
朱光(一)朱光,原名朱光琛,曾用名朱曼生、朱愈之,1906年10月生于广西省博白县松山乡茂山村一个破落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朱锡祈,曾任江西新建、南昌、高安、丰城等县知县和候补知府军机处,赐三品衔,早年去
知名人物 朱光潜生平故事简介,朱光潜历史评价,朱光潜怎么死的?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桐城人,生于1897年10月14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十九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塾师,有较高的古典文学修养,均累应科举不第。他六岁入父亲的塾馆读书,十岁左右开始学写策论时文。幼年
朱光亚翻开朱光亚的简历,你会发现他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两弹一星”元勋、“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他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为科研事业奋斗了一生。正如他所说,他的一生主要做
·朱光亚朱光亚,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家科学技术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织领导者之一。参与组织、领导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在原子
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这些名字,在我国科学界个个如雷灌耳。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都是在同一位科学家的建议下,进入中国核武器研发领域的。这位科学家,就是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的朱光亚。朱光
三国人物中文名:朱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百度公司副总裁毕业院校:西安交通大学朱光个人朱光,原联想集团大中华区公关及整合推广高级总监,现为百度公司副总裁。199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程工
赵忠尧尽管赵忠尧与诺贝尔奖、两弹一星都没能结缘,但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其中就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朱光亚等人,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圆了他对诺贝尔和两弹一星的遗憾。赵忠尧的
近代人物中文名:朱光潜别名:孟实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出生日期:1897年9月19日逝世日期:1986年3月6日职业:学者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香港大学主要成就: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