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承书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承书
Posted 同位素
篇首语: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王承书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承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王承书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承书
王承书 王承书主要从事稀薄气体动力学的研究,曾发现“WCV”方程,为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做出了贡献。1994年,王承书逝世,享年82岁,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位为国家科研隐姓埋名的女科学家。 王承书的故事>1956年年底,近代物理研究所希望王承书从事铀同位素分离工作。当时她已40多岁,要从头搞一项自己从未搞过的工作,谈何容易!在美国她就听说,这是一项高难度、神秘莫测的技术,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并都严加保密。国家把如此重担交给她,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她明确表示:“这项工作谁都没干过,谁干都不容易。别人的工作都早已走上轨道,而且还带着年轻的同志,只有我刚回国工作,还是我去干,对所里工作的影响最小。”于是,她悄悄地做起了准备。但当时全国正进行“反右”运动,此事被搁置起来了。1958年春,所里给王承书分配了8名北京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求给他们讲授铀同位素分离理论课程。她参考美国学者K.柯恩(Cohen)的理论著作,边学边讲,并经常告诫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1958年原子能研究所决定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王承书被调往该室从事理论工作。1959年被派往苏联原子能研究所实习3个月,在回国的火车上,她翻译了有关热核聚变研究的《雪伍德计划》(Project Sherwood)一书(笔名郭臻)。经两年努力,她已十分熟悉这项技术,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热核聚变是世界上热门的科技领域,她正准备加入这项激烈的国际“竞赛”,但在60年代初,苏联撤走专家,使我国全部用苏联机器装备起来、尚待启动的第一个气体扩散工厂陷入困境。资料不全,疑问成堆,个别专家临行前还说:“你们这个扩散工厂是搞不起来了!”1961年3月的一天,领导再次请来王承书,希望她隐姓埋名,挑此重担。王承书仍以国家利益为重,再次放弃自己已热爱的工作,当天下午就到原子能研究所,再度从零开始,进行了数十年的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如何评价王承书>王承书治学态度严谨,凡是她审阅的论文一般都要进行多次修改。有个研究生在计算激光法中某流体问题时,所采用的速度大得出乎现实可能,她当即提出严肃批评,认为这不是一般的疏忽,而是缺乏物理头脑,使这位研究生深受感动。>数十年来,王承书在我国铀同位素分离领域里,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为我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她年逾80岁时,还在研究新问题,开创新途径。她这种不服输的执著精神,体现了老一代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崇高品德。相关参考
·王承书王承书,气体动力学和铀同位素分离专家。致力于??薄气体动力学的研究,第一个发现求解玻尔兹曼方程的本征值理论,提出适用于多原子气体的推广的玻尔兹曼方程,即“WCV”方程。回国后,从事铀同位素分离
知名人物 王承斌生平故事简介,王承斌历史评价,王承斌怎么死的?
王承斌,字孝伯,满族。1874年8月21日(清同治十三年七月初十)生于奉天宁远州(今辽宁兴城市)。王幼入私塾启蒙,1898年受业于表兄吴景濂,学习经史纲鉴。1902年,吴景濂入京师大学堂就读,在其影响
本名:王承 字号:安期 所处时代:两晋 民族族群:汉 出生时间:公元273年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公元318年 主要成就:东晋初年第一名士 职业:官员、名士 官职
晋朝人物本名:王承字号:安期所处时代:两晋民族族群:汉出生时间:公元273年去世时间:公元318年主要成就:东晋初年第一名士职业:官员、名士(历史lishixinzhi.com)官职:东海太守爵位:蓝
晋朝人物本名:王承字号:安期所处时代:两晋民族族群:汉出生时间:公元273年去世时间:公元318年主要成就:东晋初年第一名士职业:官员、名士(历史lishixinzhi.com)官职:东海太守爵位:蓝
人物生平弱冠知名,年轻时被王衍比为名士南阳乐广。永宁初年,任骠骑参军。后迁司空从事中郎,爵蓝田侯。迁尚书郎,不就。东海王司马越镇于许地,王承为东海王记室参军,深得司马越的推重,称赞他“王参军人伦之表”
李弥,名炳仁,号文卿,云南盈江县人,1902年11月23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地主家庭。少年时就学于莲山太平镇两级小学堂,继去腾冲县城举人王承谟塾馆受业。1924年,李弥离家去广州,在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建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玄武门之变发生在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据《旧唐书》记载:“建成死时年三十八。长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
王珠,其兄王承升,在李适做太子时两人就是好朋友。李适当太子的时候,虽说唐朝经过战火的焚烧已呈衰微之势,但长安的教坊乐司,仍然繁盛依旧,不减当年。李适贵为太子,自是诗酒风流,他和长安的一个公子哥儿王
王珠,其兄王承升,在李适做太子时两人就是好朋友。李适当太子的时候,虽说唐朝经过战火的焚烧已呈衰微之势,但长安的教坊乐司,仍然繁盛依旧,不减当年。李适贵为太子,自是诗酒风流,他和长安的一个公子哥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