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夏竦简介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Posted 尚书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夏竦简介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夏竦简介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夏竦是北宋政治家、诗人、学者,曾任同平章事、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左丞、刑部尚书等职,封爵郑国公。“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夏竦简介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诗人。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雨,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月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好水川之战,乃是李元昊用陕西落第举子张元之计。大败韩琦后,张元乃作诗一首投掷宋境,讽刺道:“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宋军兵败好水川,虽不是韩琦亲自指挥,但贸然出兵,用人不当,也难辞其咎。>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年)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助元昊大败韩琦等人率领的宋军,宋军仅阵亡就高达七万多人,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同年官至国相。其素怀功名,以灭宋为志,力劝元昊扩大对宋战争,攻取陕西关中之地,进而东向中原,同时联络契丹,让其攻打河北诸路,让宋朝受到两面夹击,势必陷入困境乃至崩溃。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夏竦的生平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

历史人物 夏竦的代表作 对夏竦的历史评价

夏竦能诗善文,经史、百家无一不通,作品著有《文庄集》《策论》《笺奏》等,在政治、文学上都有所建树。夏竦奉命监修黄河,归京不久后便去世了。夏竦的代表作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

历史人物 让宋朝宰相夏竦痴迷的寒食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这几天乱翻书,看到一段描写北宋初年夏竦的文字,挺成心思,缮写不才面:>夏文莊性豪侈,稟賦異於人:才睡,即身冷而僵,一如逝者;既覺,須令人溫之,好久方能動。人有見其陸行,兩車相連,載一物巍然,問之,乃綿

对石介的死,吕夷简和夏竦是怎么做的

吕夷简为宋代名相之一,他在辅佐年少的仁宗的时候,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能正确地处理北宋社会诸多的矛盾,从而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其中吕夷简最动人的,还是他能够公正、不计恩怨的包容,才是他优

宋朝 庞籍生平简介?庞籍历史评价?

庞籍宋真宗天禧初年(1017),新中进士庞籍被授官黄州(治今湖北黄冈)司理参军,他风尘仆仆的赶往黄州报到就职。在州衙,庞籍受到了知州夏竦的热情欢迎。夏竦善相面,闲谈中,他对庞籍说:“你前途无量啊!我的

历史人物 提拔范仲淹 善待宋祁两兄弟

夏竦人称夏文庄、夏英公,是北宋宰相,曾驻扎西北防卫西夏,他修建的青州南阳桥被认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于公元1051年去世,追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号“文庄”。夏竦后代铜山区棠张镇夏湖村有一个古碑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庞籍

  庞籍是宋仁宗一朝宰相,出生于988年去世于1063年,享年七十五岁。庞籍是单州成武人氏,字醇之,宋真宗年间进士,初为黄州司理参军。后来因为任上表现优秀,受到州夏竦的赞许,以功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

历史人物 西晋开国元勋何曾简介,何曾字什么

人物生平承袭父爵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其父何夔,是魏朝太仆、阳武亭侯。何曾少年袭爵位,好学博闻,与同郡袁侃齐名。魏明帝做平原侯时,何曾为平原侯文学。魏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为散骑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给

历史人物 何曾简介 西晋时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何曾生平

  (199—278年),大臣。原名瑞谏,又名谏,字颖考,魏大臣何夔之子,何遵、何邵之父。承袭其父爵位,魏明帝时为平原侯,为文学。明帝即位,擢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得人。与曹魏权臣司马

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何曾简介

晋朝人物中文名:何曾别名:何谏、何颖考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陈国阳夏出生日期:199年逝世日期:279年1月12日职业:官吏主要成就:西晋开国元勋官职:太傅、领司徒封爵:朗陵公谥号:孝→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