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一位末代皇族后下乡插队,透露了皇族后人不为人知的秘密
Posted 家族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一位末代皇族后下乡插队,透露了皇族后人不为人知的秘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一位末代皇族后下乡插队,透露了皇族后人不为人知的秘密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被称为“末代皇帝”。那么末代皇帝家族后人今何在?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这是1961年的春节,爱新觉罗家族在京的四代人,几十口同聚于载涛贝勒家拍摄的一张全家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族的全家福,它记录着一个社会旧形态的彻底打碎,一个国家新形态的涅槃重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朝,在东方大地上辉煌显赫了276年的封建皇族,最终在这张照片上留下了归于平凡的质朴微笑。>那一年,载涛(光绪同父异母弟,溥仪的叔父)75岁,溥仪56岁,溥杰(溥仪弟弟)55岁,溥任(溥仪弟弟,金毓岚父亲)43岁,金毓岚12岁。>金毓岚常被人称为“末代皇侄”,如今已年过花甲。金毓岚的父亲溥任后来的名字叫做金友之,于 2015年4月去世。这位退休前全心于教育、退休后致力于清史研究的老人,平生从不炫耀自己的显赫家族,以至于身边的很多人很长时间里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受父亲的教育和影响,金毓岚对自己的家族出身也很低调。虽然他三岁时就搬出了醇亲王府,对王府生活几乎没有什么记忆。但是,皇族的背景,让金毓岚从小便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物质条件上也优于普通百姓,多少沾上了些“贵族出身”的光。>>然而,他从未因此而看不起别人,相反,对弱势群体始终有一种天生的悲悯之心。对一些自称是爱新觉罗家族后代的人找到金毓岚,在他面前哭穷,金毓岚来者不拒,都会给些钱。>在金毓岚看来,所谓的贵族,是需要一些内在的气质的。首先就是家教要严。他的父亲溥任就是个大孝子,每天早晚都要去跟祖父请安。祖父说的事,从未违抗过。在醇亲王府上,一直陪着祖父走完一生的就是他父亲溥任,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每一个家族都会有一种带有标识性的性格特征,不自觉地烙刻在每一个家族成员的身上,一代代传承。金毓岚认为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家庭出身,对孩子的影响确实非常大。父辈的言谈话语和成长环境,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慢慢地对他们的性格和人品产生深远的影响。金毓岚喜欢古董收藏,全国的古玩市场差不多都走遍了,这一点上有父亲的遗传。>在这个家族中,有好几个人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1947年,溥任在醇亲王载沣的支持下,利用醇亲王府旧宅。>>金毓岚也是一名教师。对于这种“教育世家”的传承,他说读书其实是一种退隐的方式。醇亲王的后代们如今大多成了教书匠,是因为他们都继承了醇亲王家族那种超然于世的品格,不会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世去谋求什么、换取什么。>父辈周围的人文化水平都比较高,无形中给金毓岚从小就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父辈对他们的学习从来不提要求。这种风格竟然被金毓岚继承了下来,也延续到了他的女儿金钊的身上>金毓岚说皇族的出身也并不只有好的一面,他从小被保护得很好,很少去胡同里跟别的小朋友玩,对外边的世界了解甚少。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的社会经验还都几乎为零。直到后来下乡插队,金毓岚才把这部分缺失找补回来。>正如金毓岚曾说的 :岁月轮回,朝代兴替,荣辱盛衰,历史使然。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但这份淡定和从容才是每个人所必须有的。相关参考
换朝换代,新朝免不了对旧朝的皇族进行血洗,如宋末元初,南宋皇族被追杀;明末清初,南明皇孙被格杀殆尽。到了清末,袁世觊一张逼退书,就把滿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赶跑了,随之他的整个皇族都鸟散狀地到处逃亡,后来
换朝换代,新朝免不了对旧朝的皇族进行血洗,如宋末元初,南宋皇族被追杀;明末清初,南明皇孙被格杀殆尽。到了清末,袁世觊一张逼退书,就把滿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赶跑了,随之他的整个皇族都鸟散狀地到处逃亡,后来
不是的。插队就是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初中到大学的大部分城市青年,在统一安排下到农村去,从事农业劳动。一开始是住在老乡家里,后来成立了青年点,就集体居住在青年点里。到文革后期和文革结束后,逐渐
1966年文革爆发,中国的社会陷入停顿,就业机会大幅降低,社会上闲置无业的年轻人逐年增加,於是从1968年起,将两千万都市里16~20的年轻人以「插队落户」为名丢到乡下,名曰「上山下乡」、「向贫农学习
清朝皇帝康熙在位时间长,自然衍生出各种稗官野史与宫廷奇闻,成为后人拍摄电视剧的好题材。其中,每次拍摄以康熙为主题的宫廷剧时,必然提到一位蒙古族女子「苏麻喇姑」,她为何成为康熙重要的女人,甚至连死后康熙
溥仪研究学者贾英华讲述的《末代皇族的新生》下半部,11月28日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一部同名书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此,本报特邀贾英华撰写专稿,论述他结识的末代皇族代表人物的百
1966年文革爆发,中国的社会陷入停顿,就业机会大幅降低,社会上闲置无业的年轻人逐年增加,於是从1968年起,将两千万都市里16~20的年轻人以「插队落户」为名丢到乡下,名曰「上山下乡」、「向贫农学习
在“制度”决定之下,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殖竞赛。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作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族确实是“最幸福”的群体。但李自成兵锋所至,朱姓王爷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
解放后清朝皇族去哪了,在清朝灭亡后,现在还活着的满清皇族后裔有
在清朝灭亡后,现在还活着的满清皇族后裔有哪些?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也多种多样,他们像普通民众一样难以归类。如今著名的满清皇族后裔共有五位,分别是爱新觉罗·恒钛、爱新觉罗·启祥、爱新觉罗·
自周武王封杞国奉夏祀、封宋国奉殷祀以来,中国古代各个王朝,或禅让、或革命,或外族入主,对待前朝皇族各有厚薄,最刻薄者,仍属清朝。 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一方面以“本朝江山取自流寇,非取于明,且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