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隐居后宫的棋坛高手

Posted 围棋

篇首语: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隐居后宫的棋坛高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隐居后宫的棋坛高手

  大周后简介:大周后是五代末年南唐国主李煜的妻子,姓周,名宪。历史记载大周后诗画双绝,能歌善舞。除此之外大周后还是难得的棋坛高手。

  大周后棋手身份考证

  大周后会下围棋是谁说的?是陆游,南宋诗人,为我国古代产量最高的诗人。陆游为南唐撰写了《南唐书》,其中说到大周后:“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小名娥皇,司徒宗之女,通史书,善歌舞,尤工琵琶,至于采戏、弈棋靡不妙绝。”

  从围棋史的角度来看,南唐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南唐下围棋的风气和崇信佛教的风气一样盛行,由于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下围棋的人的层次不仅是社会的上层人士,迅速向社会的中下层扩展,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越来越多的人迷恋上了围棋。

  在南唐众多围棋高手中有两位在中国围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一个人叫徐铉,广陵人。他是一个文字学家、书法家,酷爱围棋。另一个人叫贾玄,从南唐到北宋都是棋待诏,是官方职业棋手。贾玄和徐铉经常陪皇帝下围棋,可以肯定也陪皇后下围棋。大周后的围棋水平如何,他们肯定是知道的,他们对皇后围棋水平的评价是具有权威性的。“妙绝”二字估计出自他们之口,不但妙,而且妙到绝点。当别人问他们皇后的围棋水平怎么样?他们用妙绝二字作了回答。

  大周后棋手身份的佐证

  此外从多种史料看,大周后聪明异常,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悟性极高。加上有围棋大家的悉心教化和指导,经过多年的磨练,她的围棋水平自然不低了,差不多到了宫中无敌手的地步。徐铉和贾玄对她的评价“妙绝”二字也不胫而走。大周后的围棋水平之高,从宫中传到宫外,从上层社会传到下层社会,南唐的人都知道皇后的围棋水平了不得。而北宋也是一个围棋盛行的时代,南唐的围棋信息通过多种渠道流传下来,所以说陆游的叙述是言之有据的。

相关参考

三国隐藏的高手,教出三个徒弟,改变天下大势,自己却为何隐居不出?

三国隐藏的高手,教出三个徒弟,改变天下大势,自己却为何隐居不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代,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涌现出许多牛人,除了曹操、刘备、孙权之外,还有诸多武将,比如关羽、赵

历史中的三国谁是真正第一高手

三国战将武力:“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当然吕布三国第一谋士—郭嘉。一:择明主而事。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最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象棋手黄松轩简介,黄松轩与周德裕谁厉害

简介“天王”棋艺——华南四大天王之一黄松轩(2001-7-10)民国前期称雄于华南棋坛的名棋手黄松轩,早期为“粤东三凤”之一,三十年代初广东省象棋比赛后,又列“四大天王”之首。当黄松轩和华东第一高手周

虺文忠,虺文忠为什么要救武则天

虺文忠为什么要救武则天六大蛇首按武艺排名如下:闪灵血灵剑灵魔灵变灵动灵1“闪灵”虺文忠:(淳于珊珊饰)蛇灵第一高手,擅使一柄竹筒长刀,精通东瀛忍术。蛇灵元老,袁天罡的得力亲信,隐居于瀑布下竹屋中。最后

九龙岛四圣师父,金鳌岛十天君的师傅是

九龙岛四圣被封成了什么神?  九龙岛四圣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九龙岛四圣是隐居在西海九龙岛上修炼的四位世外高人,都是截教高手,分别是: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他们各个法力无边,因受商朝闻太

历史罗成PK宇文成都谁更强?

...王身故,天下大乱之时,携母亲与儿子(罗焕)回归故里隐居安渡余生。从来没有漏过真功夫。曾经和杨林打过,当时秦琼要求手下留

历史秘闻 九龙岛四圣师父,金鳌岛十天君的师傅是

九龙岛四圣被封成了什么神?  九龙岛四圣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九龙岛四圣是隐居在西海九龙岛上修炼的四位世外高人,都是截教高手,分别是: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他们各个法力无边,因受商朝闻太

林逋为何隐居孤山 林逋终生不娶

  林逋  北宋诗人林逋是真正的隐士,后半生归隐山林,真正过期了闲云野鹤的生活,成为少数淡泊名利的文人雅士。  林逋为何隐居孤山  林逋为何隐居孤山,因为孤山环境清幽,风景秀丽,适合文人雅士生活。孤山

虺文忠怎么评价虎敬晖,虺文忠为什么要救武则天

虺文忠为什么要救武则天六大蛇首按武艺排名如下:闪灵血灵剑灵魔灵变灵动灵1“闪灵”虺文忠:(淳于珊珊饰)蛇灵第一高手,擅使一柄竹筒长刀,精通东瀛忍术。蛇灵元老,袁天罡的得力亲信,隐居于瀑布下竹屋中。最后

清朝的皇后拿多少工资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典型的人物,对于理财方面,她绝对是个高手。她有说过,“大有大的难处”,对传统大家庭来说,经济是件麻烦事,皇帝作为天下第一家,自然难处也最大。后宫人员多,靠吃“大锅饭”,无节制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