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渔简介 李渔代表作 李渔的作品
Posted 李渔
篇首语: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渔简介 李渔代表作 李渔的作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渔简介 李渔代表作 李渔的作品
李渔 李渔是清朝著名文学家、戏曲家、美学家,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有着“东方莎士比亚”之称,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李渔简介>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顺治八年(1651),41岁的李渔搬家去杭州,后移家金陵,筑金陵“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复归杭州,在杭州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李渔代表作 李渔的作品>李渔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以上十种合刻称《笠翁十种曲》)《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及《双瑞记》等19种。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风筝误》一剧。此外,有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长篇小说《合锦回文传》《肉蒲团》以及杂著《闲情偶寄》等。相关参考
李渔生于1611年,卒于1680年。他前半生属于明朝,后半生属于清朝。清朝前期留下过许多著名的文字狱案例。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们写什么都容易犯忌,只能写写风花雪月。《肉蒲团》正是李渔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之
李渔解疑李渔,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是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琢磨问题,有时为了一个解不开的小难题,常常牢记在心,遇上机会
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值得一提的
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值得一提的
李渔(1611—约1680),取名仙侣,后改为渔,号无徒,字笠鸿、号谪凡,字笠翁,浙江兰溪人,戏曲理论家、作家。他的著作有《闲情偶寄》,包括戏剧理论、表演艺术及饮食、园艺等内容,在戏剧理论上有所丰
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值得一提的
顺治八年(1651年),暂居于南京的李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传奇大集《怜香伴》。根据以往的经验,李渔断定这本书一旦付梓上市,立刻会引来无数非法书商的猖獗盗版,到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熬出来的成果,又只能是在
李渔生于1611年,卒于1680年。他前半生属于明朝,后半生属于清朝。清朝前期留下过许多著名的文字狱案例。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们写什么都容易犯忌,只能写写风花雪月。《肉蒲团》正是李渔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之
关于《墨经》的注释考订,有40余种。有张惠言的《墨子经说解》、毕沅的《墨子注》、梁启超的《墨经校释》、《墨子学案》、张纯一《墨子集解》、范耕研的《墨辩疏证》、李渔叔《墨辩新注》等。近代学者研究成绩卓著
1.国内外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景观名人录(诸多观点谨为一家之言)国内:历史:计成《园冶》李渔《闲情偶记》当代:第一代陈从周上海豫园说园陈植造园冯纪忠空间旷奥上海方塔园陈俊瑜(中国工程院院士)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