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同学说苏军恶行 被斗得惨

Posted 收音机

篇首语: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同学说苏军恶行 被斗得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同学说苏军恶行 被斗得惨

中国预警机之父忆反右:同学说苏军恶行 被斗得惨

  人生很难说是由哪一次关键的命运选择奠定的,王小谟认为:“人生关键在于坚持,坚持努力,不管干什么都会有出息。”他第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是1956年报考大学,他告诉本刊记者:“当年考清华没有十足的把握,北方昆曲院相中了我,但家里反对。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挑上了我,我对无线 电波也有兴趣,所以听从父母的安排,读了无线电系。”

  “京剧”和“无线电”这两个看似分裂的爱好是解读王小谟人生的两个关键词。他出生于上海,父亲曾做过冯玉祥的参谋。当年闻听冯玉祥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王小谟的父亲就携家眷从上海赶去北京投奔。不料冯玉祥中途发生意外,没了依靠的王小谟一家只得在北京的一个大杂院租房住下。“院子里有棵老槐树,每到5月就挂满了一串串白色的槐花。”那年王小谟12岁。

  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每有闲暇,大杂院里总是三五成群,凳子一摆,京胡一拉,就开戏了。王小谟总爱厮混其中,时间长了也渐渐能哼上几段。他还缠着胡琴师傅学会了拉京胡。高中时,王小谟就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他们凭一出《拾玉镯》得了北京市一场文艺比赛的一等奖。“我当时唱的是旦角。化妆、抹脸、包头之后,水袖一甩,莲步轻移,我就爱上了京剧,终生不渝。”

  没钱进戏院,王小谟就从收音机里听戏。当时他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台自己的收音机,但家里根本负担不起这笔费用。宣武门附近有个小市场,那里出售日本人留下的旧货。王小谟就用积攒了几个月的早点钱,买了一个矿石、一根铜丝、一个耳机、一根铁丝当天线。一番鼓捣后组装起来的东西竟然能发声。“当梅兰芳的戏曲从耳机里流出,我兴奋得一宿没睡,对无线电波的好感顿生。”王小谟回忆说。

  从此,装收音机成了王小谟的一门“手艺”。他笑言:“我高中时就能装三灯机、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有些邻居想省钱,就请我去装。收音机坏了,也请我去修。组装收音机的经历培养了我科研中‘自己动手’的习惯。后来还发现,收音机和雷达的原理都是无线电接收,只是雷达更复杂一些。比如五灯收音机的‘超外差’,现在雷达上的接收机还在用。”

  “那时候年纪小,没有说非做哪一行不行。进了艺术院校的小伙伴们很多人都成了有名的艺术家。”进入大学的王小谟没有放弃京剧爱好,还是模特队成员, 仍然是学生中的活跃分子。而他《无线电原理》这样的专业课成绩始终拔尖。“毕业设计时,我首次应用最佳相速方法设计雷达八木天线,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成绩。”

  1957年开始的“反右”斗争改变了王小谟,他原本活泼的性格开始收敛。“我记得一位东北同学只私下说过其亲眼所见的一些苏联红军的恶行,就被划为‘右派’,被批斗得很惨。我们都很同情他。”王小谟回忆,“这个教训太大了。我养成了一个一辈子的习惯:不乱说话。这个习惯实际上对我起到了保护作用。我相对于同龄人被卷入的运动算少的,可以安心做科研。

  人生的第二次重要抉择是被动的: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因为名额被别人挤占,王小谟无法留在北京的父母身边,而被分配到了南京第14研究所。“南京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雷达研制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新中国的雷达事业是从14所起步的。王小谟还记得老一辈“向北望,学雷达”的口号。“一开始科研人员不知道怎么做雷达,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雷达是什么样的,他们就跑到中苏边界去,用望远镜看对面苏联的雷达什么样,回来仿制。”

  王小谟告诉本刊记者,早期的雷达只能给出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二维坐标。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坐标雷达成为当时国际雷达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起,14所就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三坐标雷达的研制。但是1960年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走了援助专家。1961年,研究室主任薛国伟找到刚到14所报到的王小谟说:“你负责做三坐标雷达吧。”

  “跟谁一起做?”

  “就你一个人先做吧。”薛国伟说把厚厚的一沓资料放在了王小谟桌上。那沓资料,是苏联专家留下的手稿,也是当时所里仅有的资料。消化吸收读完了那些资料,王小谟又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资料。然而,资料都是英文的,对一直学俄语的王小谟来说,这就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英语。他每天早晨起来就念单词,找雷达方面的经典文章,边看边查字典,花了一年时间,既把文章读通,又把英语学起来了。

  1965年,正当王小谟如饥似渴钻研雷达技术时,他被派到江苏溧阳的农村“搞四清”。半年后王小谟回到“14所”时,所里正在“闹革命”。“张光义院士是苏联留学生,国家派他去日本做过一段时间的访问学者,他就被扣上‘苏联特务’、‘日本特务’的帽子,赶上街挂牌游行。”王小谟还算幸运,他被“打入”机房管计算机。机房有个空调的冷却池。他回忆,“我经常偷偷到冷却池里游泳,闲时还用计算机下下棋、唱唱歌。我还得感谢这段时间,因为在这里,我切实掌握了计算机,为后来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三坐标雷达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摘自《本站网生活周刊》2013年第7期,作者:贾子建 袁于飞

相关参考

三国系列——赤壁之战的曹操和夷陵之战中的刘备哪个败得惨?

为什么同样作为重大的失败,曹操在赤壁之战基本上没有损失有名的大将和谋士,而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很多大将、参谋都身亡了,以致蜀汉后期人才匮乏?从结果说肯定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得更惨。尤其刘备地小兵少,即使遭

妲己娘娘有哪些恶行

妲己娘娘说到妲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她是造成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她是纣王最喜欢的一位娘娘,在纣王的后宫独大,魅惑纣王杀害忠良,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自古红颜多是祸水,商朝就在这位娘娘的祸害下,抵不过

商朝历史 妲己娘娘有哪些恶行

妲己娘娘说到妲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她是造成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她是纣王最喜欢的一位娘娘,在纣王的后宫独大,魅惑纣王杀害忠良,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自古红颜多是祸水,商朝就在这位娘娘的祸害下,抵不过

”百代家训之祖”,先讲一个 ”溺爱”得惨的故事

《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中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后人称之为「”百代家训之祖”。其作者颜之推,南北朝时期人,其家族琅琊颜氏是魏晋百大门阀士族之一,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的后代。曹魏乱世,颜氏出了

司马曜简介,因一句玩笑话死得惨的皇帝

晋孝武帝司马曜(361—396),字昌明,晋简文帝第三子,李陵容所生,372年至396年在位,东晋的第九任皇帝。他是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383年,晋军先后于寿阳、淝水击败前秦“百万”大军。人物简介晋

司马曜简介,因一句玩笑话死得惨的皇帝

晋孝武帝司马曜(361—396),字昌明,晋简文帝第三子,李陵容所生,372年至396年在位,东晋的第九任皇帝。他是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383年,晋军先后于寿阳、淝水击败前秦“百万”大军。人物简介晋孝武帝四岁时被封为会稽...

历史人物 晋孝武帝司马曜简介 因一句玩笑话死得惨的皇帝

  晋孝武帝(361—396),字昌明,晋简文帝第三子,李陵容所生,372年至396年在位,东晋的第九任。他是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383年,晋军先后于寿阳、淝水击败前秦「百万」大军。>  人物简介>

德军是如何在 ”寒风刺骨的冬天”里击败苏军的

我们来看看东线实战例子1942年1月初,苏军发起全面反攻――去年11月的绝望和12月的胜利使苏军大本营深信苏军能消灭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打破黎明1月6日清晨,侦查兵汇报说:「”听见了苏军坦克发

王阳明 揭秘大明唯一斗得过锦衣卫的人

1519年,江西南昌宁王朱宸濠造反,王阳明只用月余就平定这场叛乱,并活捉朱宸濠。皇帝朱厚照御驾亲征,实际上是想到南方玩耍。但王阳明已活捉朱宸濠,朱宸濠亲征玩耍的理由很不充分。其身边的太监张忠出主意道,

秦始皇的恶行恶状

苛政猛于虎焚书又坑儒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