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开国将军中有多少人活过100岁

Posted 将军

篇首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开国将军中有多少人活过100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开国将军中有多少人活过100岁

 开国将军中有多少人活过100岁

  文/田永清

  在1000多位开国将帅中,活到甚至超过百岁的,至今已有十几位。身为将军而又寿至百岁,实属凤毛麟角。

  文/田永清

  吕正操:享年106岁

  吕正操是享年最长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曾担任冀中军区第一任司令员。

  吕正操曾用“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9个字来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业绩。

  说到吕正操的健康长寿,真是如有神助,堪称奇迹。他打网球打到90多岁,打桥牌打到97岁,游泳游到98岁。

  在吕正操写的一首七绝中,有这样两句:“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他还说:“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吕正操的夫人刘沙曾经这样概括他的养生之道:“读书、打桥牌、打网球,是吕正操晚年保持体力、脑力的三个有力招数。”

  吴西:享年105岁

  吴西是我军唯一一位年过百岁的少数民族(壮族)将军,也是跟随邓小平等老—辈革命家参加过百色、龙州起义的革命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海军的组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老客厅的墙上,悬挂着他用草书写的一帧条幅,是一首七绝:“老骥伏枥志不移,千秋大业梦难离。鞠躬尽瘁长眠止,不作糊涂醉汉迷。”

  吴老的女儿告诉人们,爸爸只是一位布衣将军,生活上并不讲究。如果说有什么秘诀的话,可能主要是因为他兴趣广泛,心胸豁达。

  吴老则说:“我最喜欢孔夫子说的这样几句话:‘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更喜欢毛主席的名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吴老还说:“在生活中营造自己的春天,必然有春天般的生命。在无为中创造有为,在闲适中孕育情趣。”

  吴老自诩“四迷”:读书迷、钓鱼迷、台球迷、跳舞迷。“人生的一切烦恼,都在舞墨娱诗的生活中化解了!”

  陈锐霆:享年105岁

  曾经担任军委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的陈锐霆,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和光辉业绩的开国将军。

  在陈老的客厅里,悬挂着张震上将书赠他的百岁祝寿诗:“义旗飘扬豫皖边,并肩作战斗敌顽。驰骋华东雄威展,献身神炮青史传。忠贞革命身心健,淡泊舒卷养颐年。战友情谊六四载,望君寿高彭祖前。”这首七律既是对陈老传奇人生的高度评价,也是两位老战友深情厚谊的生动写照。

  陈老写了这样一首四言诗,用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养生之道:自寻乐趣,不找烦恼;找点事做,忙比闲好;坚持锻炼,动能抗老;对党无愧,检点怀抱;死后献尸,医学解剖。

  童陆生:享年103岁

  童陆生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出任朱老总的战略高参,也曾与周恩来一起在空中遇险:解放以后,他担任过原训练总监部军事出版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也曾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

  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总是心胸开阔,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泰然处之,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遭遇不公正待遇期间和恢复名誉以后,曾长期刻苦钻研中医理论,苦练“望、闻、问、切”基本功,以至成为“大器晚成的神医”,义务为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治病,在军内外传为美谈。

  他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时,已经年近百岁,依然声音洪亮,精神矍铄,令人啧啧称奇。

  当有人向童老探询长寿秘诀时,他手指自己书写的“寿而康”三字条幅说:“我认为乐天者寿,我是一个乐天派,健康则乐,乐则健康。”后来,童老进而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概括为“三乐”: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

  魏天禄:享年103岁

  魏天禄是从“洪湖赤卫队”走出来的老红军。他在部队一直从事政治工作,解放后曾任海军工程部政委等职。

  魏老热心慈善事业,他拿出自己的多年积蓄,帮助学校建立图书馆,并向新四军纪念馆、保护母亲河和希望工程捐款。

  许多人惊讶地探问,一位曾经身经百战,吃过千辛万苦的老红军,何以享此高寿?魏老将自己的养生之道归纳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

  关于精神方面,魏老说:“人的一生要有所追求,而精神追求是第一位的。有了精神追求,人的思想就不会空虚,事业也就有了‘恒动力’。这是我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物质方面,魏老说:“我把自己的物质生活归纳为‘衣食简单,生活简朴’八个字。生活上有一个基本的保障就行了,粗茶淡饭养生,衣着干净就行,奢华换不来长寿。正确对待物质生活,是我健康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萧克:享年102岁

  萧克既是一位战将,也是一位儒将。他是唯一一位在红军时期担任过三个方面军领导职务的开国上将,也是唯一一位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开国上将。

  1985年,萧克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又取出早在战争年代就开始创作但因种种原因耽搁了40多年之久的小说初稿,重又开始修改。动笔之前,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用以自勉:

  雕虫半世纪,今再操刀,告老不惜老;

  戎马六十年,乐得解甲,赋闲再难闲。

  定稿后改名为《浴血罗霄》的长篇战争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影响深远,随即在1991年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胡耀邦阅读这部小说后,赋诗云:“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夜读将军罗霄曲,清香伴我到天明。”文武双修、德才兼备、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用这16个大字,大致可以概括萧克将军的养生之道。

  陈波:享年102岁

  离休前任二炮后勤部顾问的陈波,是一位开国将军、一位独臂将军、一位百岁将军。这三个“一”,概括了陈波身经百战、波澜壮阔的一生。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陈波为官兵讲解滚雷的使用方法,并亲自做示范演示。他命令部队后退300米,在远处观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未料到那颗西瓜般大的不合格滚雷爆炸了,结果炸断了他的左臂、炸残了他的双腿。

  内容提要:在1000多位开国将帅中,活到甚至超过百岁的,至今已有十几位。身为将军而又寿至百岁,实属凤毛麟角。陈波:享年102岁离休前任二炮后勤部顾问的陈波,是一位开国将军、一位独臂将军、一位百岁将军。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当毛主席听说有9位独臂将军、两位独腿将军时,感慨地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独腿将军呢?只有我们人民军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

  陈老历经磨难,走过了漫漫人生路,令人称奇、感叹、敬重。陈老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何以能够走过苦难的阴霾,见证生命的彩虹?

  面对众人的寻访,陈老说:“人得有点精、气、神!我可以没有左臂,也可以没有双腿,但不能没有精神,不能没有追求,正如毛主席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勇敢地面对人生的磨难,畏缩不前就会死路一条!”

  阎捷三:享年102岁

  阎捷三离休前曾任总后勤部驻西安办事处副主任。他原名叫阎润法。报国投军前,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阎捷三,并对别人解释说:“捷就是捷报频传,胜利凯旋的意思。我在家又排行第三,所以叫捷三,这个名字对自己有激励作用,我要做到不怕挫折,连续奋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阎捷三是跟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长征过去了70多年之后,他对于红军当年宣传革命的那些简明、生动的歌谣,仍然记忆犹新,经常对后人—边解说—边哼唱。

  阎老主张,对于自己的健康长寿应该有个“预算”。他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过去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活到百岁又算得了什么呢!”

  至于自己的养生之道,阎老总结了三条:一是坚持运动,既包括身体锻炼,也包括脑力锻炼;二是注意营养,多吃些杂粮和蔬菜;三是心情舒畅,这是最重要的,笑一笑,十年少嘛!

  孙毅:享年100岁

  离休前担任总参谋部顾问的孙毅,在开国将军中是知名度很高的一位。

  毛主席叫他“孙行者”,朱总司令称他“孙胡子”。

  他曾多次说过,影响他的一生、成为他为人处事准则的,是两种植物:一种是“竹”,一种是“莲”。他把这两种植物,称之为铺垫自己人生之路的两块“思想基石”。他常说:“做人既要有竹子挺拔自直的精神,又要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孙老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概括为16个大字:基本吃素,坚持走路,精神宽舒,劳逸适度。除此之外,孙老还总结出一些颇富哲理的健身名言,例如:“吃苦是福,吃亏是福”;“腰包无钱,睡觉香甜”;“健康长寿,始于足下”;“健康生快乐,快乐生健康”;“不戴乌纱帽,精神更活跃”;“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莫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曹广化:享年100岁

  在人们的心目中,曹广化是—位阅历丰富而又有些“神秘”的开国将军。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他先后任总干部部军衔奖励部副部长、部长,直接参与了千余名开国将军的评审工作,了解我军首次授衔台前幕后的大量故事;二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受命主持“中纪委二办”,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相关人员的起诉,为这次“历史性审判”做了大量工作。

  曹老一生阅历丰富,淡泊名利。在个人志向上,他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在个人品格上,他追求“寒不减色,暖不增华”的修养。在日常生活上,他喜欢“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的朴素。他还说:“自已一生既无防人之心,也无害人之意,亏盈皆不言表。”

相关参考

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人活了多少岁

李庆远,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活了256岁。扩展资料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开

明朝有16位皇帝,为何有10位都没有活过40岁

对于大明王朝,你有多少了解?明朝历史上共有16位皇帝,为何有10位没活过40岁?这个问题小编就不得不重点说一说了!16位皇帝中,竟然有10位皇帝没有活过40岁的年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来看看明朝历代皇

历史人物 孔庆德:人称“大炮”却活到100岁,说话最冲的开国大将

孔庆德,开国大将之一,他有个特点,是所有开国大将不具备的,就是他说话特别冲,冲到什么程度,能直接把人给呛死!>孔庆德说话从不怕得罪人,又能说粗话,任何人都不敢跟他吵,人们都称孔庆德将军“大炮”,就是形

古代皇帝为什么很难活过40岁

古代皇帝为什么很难活过40岁?有五个致命原因,其中一个最尴尬在中国古代,皇帝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寿命却并不长,根据统计,皇帝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40岁左右,虽然比35岁的平均寿命高出了不少,但是要知道

历史人物 这位开国少将两次死里逃生,毛主席说你能活100岁,果然

原标题:这位开国少将两次死里逃生,毛主席说你能活100岁,果然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开国将帅大多数人都受过伤,这些伤病也给他们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不少人都因此而过早去世了。不过,今天介绍的这位开国

风华绝代,嫁才子名流,人人活过90岁

说起民国,那是让无数文艺青年所憧憬的时代,无论是动荡时局引发的爱国情怀,还是文人墨客的斐然文采,亦或是十里洋场的浪漫繁华,都能引发人们一阵阵的遐思,恨不能出生于那个时代亲眼见证当时的风起云涌,世事变迁

历史秘闻 短命之谜!明朝皇帝为何很难活过40岁

明朝从西元1368年朱元璋建国开始,到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煤山上吊结束,享年276年,共历经16任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只在位17.25年,而他们的平均寿命却有42岁;反观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

历史秘闻 短命之谜!明朝皇帝为何很难活过40岁

明朝从西元1368年朱元璋建国开始,到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煤山上吊结束,享年276年,共历经16任皇帝,平均每个皇帝只在位17.25年,而他们的平均寿命却有42岁;反观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

历史人物 司马懿活了多少岁?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么?

司马懿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位长寿老人,哪怕是放到如今医疗如此发达的时代,司马懿也比很多人活得长。吹了这么多,司马懿到底是活了多少岁呢?活了72岁。要知道整个三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左右,因为战乱

历史人物 古代最短命的一种职业,一般人活不过40岁

古代这一职业就是皇帝,从夏商开始,中原地区都承受着各种战乱。其实无非是为了统一天下的权利,在魏晋南北朝时平均每年都有四五次的战乱,其中为争夺皇权的人数不胜数!虽说皇帝这一职业很是迷人,不过却都短命。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