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春节传统风俗百趣图 古代春节
Posted 春节
篇首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春节传统风俗百趣图 古代春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春节传统风俗百趣图 古代春节
中国春节传统风俗大部分沿袭了数百至上千年。尽管历史变迁、地域差异,但是,这些风俗在主要内容及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值此2016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小常识网特别推出中国古代春节传统风俗百趣图,图文并茂,趣味万千,为你增添对春节传统风俗知识了解的同时,增添一些喜庆春节的乐趣。
馈春盘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又称春盘。
春社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
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起源于古代汉族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
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
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宋儿童卖痴呆
除夕悦民夜禁开,儿童结队提灯来。沿街穿巷呼贱价,嫌取翁媪买痴呆。
宋打灰堆
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但求万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泽归。
宋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明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明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清压岁钱
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遍赐压岁钱。
《燕京岁时记》:“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征。”一说:“压岁钱”本为“压祟钱”,贻小儿免受祟之害也。
清高跷
丰年高跷扮秧歌,水浒英雄摹演多。文武两班分丑俊,挥扇敲鼓打手锣。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
送穷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西汉扬雄有《逐贫赋》。据《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穷神,永不回来。至唐仍有此俗。韩愈有《送穷父》文;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相关参考
对古代过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各位朋友下午好!小编这几天陆续给大家介绍了许多传统春节习俗,引发了读者热议。除风俗有所不同之外,古代“春节”的具体日期也和现在截然不同。今天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根据中国风俗大辞典的记载,春节,古称元旦,指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又唱又跳,热闹非凡。夏朝建立,此习俗便流传下来。《
一、春节简介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
中国春节饮食风俗,中国春节饮食习俗和寓意有哪些?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现简述我国部分地区的饮食习俗,以飨食客:腊八粥“腊八节”。这一天在中...
一.春节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
春节风俗——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
春节风俗——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
山歌节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除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盘王节、祭春节、达努节、耍歌堂、啪嗄节等。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
年夜饭,中国人格外看重,别的饭可以不吃,但年夜饭是一定要吃的。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中国人全年吃的最长的一顿饭,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