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敢和军统少将打架,大骂日本战犯
Posted 学习班
篇首语: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敢和军统少将打架,大骂日本战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敢和军统少将打架,大骂日本战犯
最近热播的影视剧《特赦1959》,引发观众对新中国成立后战犯改造这一特殊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对剧中人物原型也产生好奇。
无论什么工作,人们一般对最艰巨、最困难的任务印象最深刻,改造这些曾经在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将领就属于这类工作。观众最关注的,当然是那些最顽固不化、最难改造的战犯。今天就来谈谈“功德林”最大的刺头——黄维的几件轶事。
黄维是江西贵溪人,1904年生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黄维性格耿直倔强,激烈执着,常用古代忠烈之士自勉,深得蒋某人器重。黄维曾经字“悟我”,蒋某人一次赠送黄维一张自己的相片(在那个年代,这是拉拢个人关系的常见做法),不知出于笔误还是另有含义,蒋某人在相片上写的是“培我将军惠存”字样。黄维收到后十分感激,从此就改字“培我”。
国军内部一直派系内斗很严重,黄维的性格十分容易得罪人,所以蒋某人就把他从带兵打仗的岗位中抽出来,做军事教育工作。淮海战役前夕,蒋某人感到此役关系重大,深恐国军再因派系之争干扰战局,所以特意重用不爱拉帮结派的黄维做总指挥,结果还是兵败被俘。
黄维被俘后进入规格最高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但桀骜不驯的性格,使之成为最顽固不化的战犯,始终不接受改造,并想尽办法抵制改造。
黄维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是败将,不是罪犯。”甚至连失败的事实也不愿承认(称失败不在自己),常常顶撞管理干部,叫嚣“你们要想真正改造我,就各自后退二十里,再打一仗”。
后来看到管理干部是真心真意为战犯着想,他慢慢不再正面顶撞管理干部,而是变着法“软抵抗”,最出名的方法就是研究“永动机”。自始至终,“永动机”是一种永远不成立的“伪科学”,黄维就是想假借“研究”,闭门独处,好脱离许多劳动、学习。
可是,战犯管理所怎么可能让黄维特殊化呢?所以黄维还是被编入学习班,和所有战犯一样每天都要学习、讨论。当时,战犯学习班一般都是以一名表现好的战犯担任班长,黄维所在学习班的班长是军统少将董益三,其他还有梁培璜、陈长捷、林伟俦等战犯。
黄维在学习班继续软抵抗,不爱读书读报,还对表现积极的学员极尽讽刺挖苦,鄙视他们是“软骨头”,还经常在讨论会上大唱反调。
比如,学习班讨论抗战胜利后,蒋某人到处抢夺胜利果实,抢占地盘,黄维就反驳:当时我们是国军,是合法的正规部队,我们到哪里都是合法,怎么是抢夺?
又比如,学习班痛斥祸国殃民的四大家族,黄维又跳出来大唱反调。学习班的成员一听急了,这样的事出在自己班上,大家一个个既怕又恨,深恐自己受到连累,所以都站出来批黄维胡说八道。
董益三更是威胁要举报黄维,要黄维写检查,黄维不得已,就伏案写起来。董益三不放心,偷偷在他背后,看他会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董益三低头一看,鼻子差点气歪:果不出他所料,黄维哪里在写什么检查,他在本子上写的是“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董益三好歹也曾经是军统说一不二的主,哪里受过这样明目张胆的嘲骂?他再也忍耐不住,抓住黄维的本子撕个粉碎,而后冲黄维就是左右两记耳光!
黄维毫不示弱,跳起来就和董益三厮打,最后被赶来的管理员制止,这成为“功德林”唯一的战犯斗殴事件。
还有一次,黄维在战犯中制造了一起影响不小的闹事活动。一次,黄维和战犯一起劳动抬土,却发现几个特殊的战犯,既不劳动,也不学习,竟然穿着进口的运动衣、网球鞋在兴致勃勃地打网球!
黄维和很多战犯,都曾经是在抗战中与日军生死角逐的将领,他们对日本人太过敏了,不用问,就看这些人的罗圈腿、矮个子,就知道是同样接受改造的日军战犯!
为什么杀人如麻的日军战犯,反而悠哉乐哉地玩,而自己却要劳动!战犯们见了都暗自愤懑,但不敢说什么。唯独倔犟的黄维跳了出来,大声怒吼:“凭什么我们出力流汗劳动,小鬼子倒供起来伺候着!?”这一次,黄维的煽惑起了作用,许多战犯也愤愤不平地吵吵起来,甚至有人喊着要打日本人,引起一场不小的骚动。事后,管理所向战犯耐心讲述了改造日本战犯的特殊困难和特殊重要性,并将日本战犯转移到其他管理所。
由于黄维一惯抗拒改造,所以他成为最后一批特赦的战犯,于1975年得以释放。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军法军衔的肩牌是白色的,格外引人注目。当时唯一的全军军法上将是军事法院院长陈奇涵,军法中将也只有一人,是军事法院副院长钟汉华。军法少将也不到十人,袁光少将是其中之一。&nbs
历史人物 他是军统少将,在香港创立帮会一手遮天,后被驱逐,儿子是影帝
原标题:他是军统少将,在香港创立帮会一手遮天,后被驱逐,儿子是影帝在香港,向氏兄弟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其实向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而他们发家的第一代还要追溯到军统的一个特工身上,这个人名叫向前。向
国军被俘将领中,此人结局最好,不仅没有成为战犯,反而被授予少将军衔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毛爷爷英明领导下,只用几年时间就打败了拥有几百万兵力的蒋介石,而且还俘虏不少国军高级将领,如杜聿明,王陵基,廖耀湘,王耀武等等,后来,这些人经过改造后都得到释放,而且还给他们安排工
小小年纪打入军统在我党杰出的特工中,年仅18岁就打入戴笠军统局内部的张露萍是一位情报巾帼英雄。张露萍原名余家英,1937年,16岁的她经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车耀先保送到延安军政大学受训。这年秋天的一个夜
小小年纪打入军统在我党杰出的特工中,年仅18岁就打入戴笠军统局内部的张露萍是一位情报巾帼英雄。张露萍原名余家英,1937年,16岁的她经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车耀先保送到延安军政大学受训。这年秋天的一个夜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与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合影。图自「”统战新语”沈醉曾任国民党军统局总务处负责人。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关押改造,1960年获特赦释放。1961年初,周恩来、陈毅等在中南海接见了特赦战犯
1950年春,一批国民党战犯被押解到了北京功德林监狱。初到功德林监狱的时候,战犯们纷纷写悔过书,但有一个人却坚决不肯写。这个人名叫文强,称之为“最牛”国民党战犯,一点也不为过。他38岁时就成为了军统中
大家都知道日本与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是盟友,两个国家与意大利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正是这三个国家挑起了二战,不过希特勒曾在1941年对日本破口大骂,据说还骂了日本裕仁天皇。具体是这么一回事。每个国家所做的事
大家都知道日本与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是盟友,两个国家与意大利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正是这三个国家挑起了二战,不过希特勒曾在1941年对日本破口大骂,据说还骂了日本裕仁天皇。具体是这么一回事。每个国家所做的事
沈醉“军统老人”沈醉担任了政协委员沈醉是湖南湘潭人,他18岁就参加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务处,28岁便晋升为少将军衔,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沈醉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