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黛玉香消玉殒,宝钗喜嫁贾宝玉,是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Posted 悲剧
篇首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黛玉香消玉殒,宝钗喜嫁贾宝玉,是不是曹雪芹的本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黛玉香消玉殒,宝钗喜嫁贾宝玉,是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原标题:黛玉香消玉殒,宝钗喜嫁贾宝玉,是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有人邀请我回答,红楼梦中为何曹雪芹让林黛玉先死后薛宝钗嫁宝玉?我很感兴趣,于是,才有了这篇文章,这是120回《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内容,第九十八回【苦绛珠,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一节】。每次读这一节,都是边读边禁不住泪湿双眸。贾府在黛玉死前,就定下来娶宝钗的,只是瞒住宝玉和黛玉两人。而宝玉一直以为自己娶的是黛玉,黛玉也是偶然知道宝玉要娶的是宝钗,黛玉怎么不伤心欲绝?
在《红楼梦》里这两件事,差不多是同时发生的。黛玉这边,紫鹃眼看林黛玉不行了,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身边连一个能够料理林黛玉身后之事的人都没有。紫鹃正着急时,林之孝家的居然跑来传话,说:"刚才二奶奶和老太太商量了,那边用紫鹃姑娘使唤使唤呢。",读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人间最悲惨的场景莫过于此,黛玉病入膏肓的时候,那边居然会进行着宝玉和宝钗的婚礼,这一情景违背了人之常情,不是亲身经历看着就悲愤,这是《红楼梦》里最大的悲剧。还是黛玉先死,那么,红楼梦中为何曹雪芹让林黛玉先死后薛宝钗嫁宝玉?丽华心语认为:
一、宝、黛爱情悲剧不可避免
黛玉的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宝玉的前世是赤霞宫神瑛侍者。绛珠草,因为前世欠了神瑛侍者无数的眼泪,于是绛珠仙子下世为人,是想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神瑛侍者,报答前世的甘露之惠。黛玉活着只为还泪,当她的泪还完的时候,泪尽而亡。再次品读,我惊觉发现仅这一个章回,就已将全书故事娓娓到来,真可谓是上乘文献综述之典范。
对于宝玉,则只是经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宝黛爱情的悲剧终结,才真正展开贾府由盛到衰的的高潮。薛宝钗为了金玉良缘却落得宝玉出家,实际上宝玉还是践约他与黛玉"你死了我当和尚去"誓言。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不可避免,因为宝黛身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袭人等"地位"、"关系"之中,或者说是一种"合力"致使"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这种悲剧,人人随时都可能遭遇和经常迫不得已地在制造,因而是"悲剧中之悲剧"。所以说,《红楼梦》写的是人类的痛苦,除宝、黛玉遭遇爱情悲剧外,"凡此书中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系者,无不与苦痛相终始"(孟彦弘、干春松编《王国维学术精典集》上卷)。黛玉死后,紫鹃就再看不到一丁点的希望和任何的指望,也看破红尘中的纷扰和世俗的恩怨情仇,最终紫鹃决定遁入空门。
二、黛玉之悲一出场就埋下伏笔
林黛玉一出场我们就看到,曹雪芹打破了传统小说描写女子必然用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词语,描写黛玉是"一对似蹙非蹙俏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宝钗"面若银盆,眼如水杏",人物性格突出,为以后的人生命运做了铺垫。林黛玉一进贾府的时候,贾母就问了,问她识字没有,现在吃什么药?黛玉也回答说:"说现在还是吃的人参养荣丸"。
从前八十回看,用了很多笔墨写林黛玉的弱不禁风,她承受的肉体病痛包括:严重的失眠、气弱血亏、畏寒怕冷、体力不支、每岁春分秋分必犯咳疾等。第三十二回有一段心理活动:"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书中还多次提到黛玉的病,梳理这些文字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黛玉的病是逐渐加重的,这些都为后来曹雪芹让林黛玉先死埋下伏笔。
三、黛玉泪尽而亡,宝钗悲剧成必然
黛玉最终泪尽而亡,宝钗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可是她似乎一直都是求而不得。她想进宫,可是选秀不成;她真心想让宝玉读书,走仕途经济宝玉不听她的;她爱过宝玉,却始终得不到他的心,最后即使得到了他的人,也是一具空壳。他对她毫无感情可言,这一现实,对于宝钗这样一位冰雪聪明的女子来说,苦不堪言,何来不是悲剧?
记得文学大师王尔德说过一句经典名言"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前面半句话好理解,没有得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这可能是人性使然,正因为得不到才会觉得愈加得美好,这是人之所以会痛苦的根源之一。但对后半句话就觉得很是让人费解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应该是幸福和快乐啊,为什么还是悲剧呢?
仔细想想,也并非没有道理。看看宝钗的最后结局就清楚了,没有得到时总认为是最好的,总想得到。现在得到了,却发现物已人非,与自己当初想象的大相径庭。何其悲惨啊,这不是更加让人痛苦的事情吗?最后大观园里的青春已经散场,只有她一个人面对那些苍凉的场面。相比较而言,活着宝钗的更加痛苦和悲剧。
总之,曹雪芹这样的写,全面的、多角度的给我们展现出当时封建社会女人的悲剧;宝黛钗三人个性的悲剧;家庭权力斗争的悲剧;最后彻底葬送了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把黛玉逼上绝路,把宝钗逼成弃妇,把宝玉逼得出家,演绎出一场大悲剧。曹雪芹艺术成就之高,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悲剧性的人物,在曹雪芹未写完的部分中,她娇弱动人,心思敏感,和贾宝玉互生情愫,可是作者却没有来的及给林黛玉加上一个结局。后来再由高鹗等人续写的时候,将林黛玉写的病情加重,最后香消玉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以贾府为中心的上上下下的人物个个都个性鲜明,甚至连刘姥姥这个形象都鲜活得欲透出纸背。他们是作者曹雪芹凭空杜撰的吗?还是影射了些什么人?亦或是包藏了什么信
红楼梦里最人见人爱的人是谁?你以为是贾宝玉?王熙凤?再或者是贾母?都不是,是薛宝钗。这个美丽的女子知书达理,待人接物十分友善,和姐妹们聚在一起谈话时总是中心。对于这么优秀的女子,故事的主人公贾宝玉却不
红楼梦里最人见人爱的人是谁?你以为是贾宝玉?王熙凤?再或者是贾母?都不是,是薛宝钗。这个美丽的女子知书达理,待人接物十分友善,和姐妹们聚在一起谈话时总是中心。对于这么优秀的女子,故事的主人公贾宝玉却不...
《红楼梦》的男女主人公是谁?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说是贾宝玉与林黛玉,或者加上薛宝钗、史湘云等人。其实不然,是贾宝玉和香菱。原因很简单,小说中只有他俩的谶语是变化的,只有他俩频频冲破悲剧宿命,最终成就了圆满...
...的人都知道,贾母宅心仁厚、德高望重,也是比较怜爱林黛玉的,最后宝玉却娶了宝钗,黛玉抑郁含恨而亡。既然黛玉与宝玉两情相悦,贾母为何不为黛玉做主?难道是贾母心意早已属宝钗?《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母没有流...
《红楼梦》中对于贾宝玉的婚事可以说是用来很大笔墨的,其中贾母便是弃黛择钗之一的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很多人不解贾母为何弃黛择钗。首先,贾宝玉是贾母最为疼爱的孙子,对于贾宝玉的婚事以及今后的配偶对象自然是
贾宝玉对林黛玉有激情,对薛宝钗有亲情,对史湘云有温情。可林黛玉在情场上为何败给薛宝钗?有人喜欢跟林黛玉类型的谈恋爱,哪怕过把瘾就死;有人更想娶薛宝钗那种女强人,不仅是贤内助,而且可以对外搞公关,处理各
《红楼梦》中对于贾宝玉的婚事可以说是用来很大笔墨的,其中贾母便是弃黛择钗之一的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很多人不解贾母为何弃黛择钗。首先,贾宝玉是贾母最为疼爱的孙子,对于贾宝玉的婚事以及今后的配偶对象自然是
很多人都觉得宝玉不喜欢宝钗,宝玉喜欢的人是黛玉。我觉得对于宝钗,宝玉是喜欢的,但这不影响他爱黛玉。因为喜欢并不等于爱,喜欢和爱是两码事。宝玉独爱黛玉,这是红楼梦里任何细节都可以看到读到的,他只是对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