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什么关系 郭松龄为什么起兵反张作霖

Posted 同盟会

篇首语: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什么关系 郭松龄为什么起兵反张作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什么关系 郭松龄为什么起兵反张作霖

  女人之间的友谊,来得快去的也快,女人们常会因为喜欢同一个东西,或是厌恶同一个人,而将彼此认定为知音,觉得这就是好朋友。但是女人间的友谊很脆弱,经不起打磨。男人间的友情就很奇怪,容易起冲突、吵架甚至打架这些都不奇怪,打完骂完后感情一样笃厚。男人比女人要含蓄,在对待友情上,他们嘴上不会整天挂著闺蜜、亲爱的诸如此类的亲昵的称呼。好兄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足以明白彼此的心意。

  时人评价说:”张学良对郭松龄推心置腹,而郭松龄对张学良也鞠躬尽瘁。一般人都认为郭松龄是张学良的灵魂“。可见他们二人的感情之深,张学良在郭松龄去世后很多年,一回想起他和郭松龄的峥嵘岁月,都会收获满满的感动和盈盈的热泪。那么问题来了,郭松龄既然和张学良的交情那么好,为什么后来起兵反对张作霖呢?

  郭松龄,字茂宸,比张学良大七岁,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是张学良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老师,他和张学良亦师亦友,像父亲像兄弟,会争吵得面红耳赤会一同并肩作战。晚年张学良形容自己与郭松龄关系的说法是:”我就是郭茂宸,郭茂宸就是我。“由此可知,郭松龄在张学良心里的地位。谈到与郭松龄的相识,就像是追忆一部已经年代久远的影片,字迹斑驳间依稀记得当年的光景。

  郭松龄,字茂宸,原籍山西汾阳,1883年生于沈阳东郊渔樵寨村,早年人私垫,后因家贫辍学,扛过活,种过地。出身不怎么好的郭松龄遇到了一对好父母,父亲虽然年轻的时候也心怀大志,终究不能实现,仅在小山村当个小小的私塾老师,即使这样父亲对郭松龄的影响还是极大的,因为他的思想在无形中就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而母亲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村妇,但是母亲勤劳善良,传统文化浸润下的郭松龄长大后自然也有父亲的宏图大志,不同的是,他比父亲走得远得多了。

  父亲后来总算在省城周到了一份像样的工作,郭松龄觉得自己终于能够有机会上学了,即使此时他已经十九岁了,辍学多年帮工的郭松龄或许已经跟学校的教育脱节了,但是丝毫不妨碍他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省城东南常王寨董汉儒先生开设的书院,是郭松龄远大志向起航的地方,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腔热血,他积极投入到随后的学习中。

  在这里,郭松龄接触并研习了一些新兴知识学科,尤其是一些西学使他开阔了视野。日俄战争爆发后他投身军旅,1906年入陆军速成学堂,后远走四川,当过营长并加人了同盟会,后又回沈阳任东三省讲武堂军事教官,与中国近代史上两位风云人物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产生了特殊的关系。

  日俄战争爆发,郭松龄投笔从戎,他有预感一场浩大的战争即将到来。1907年,郭松龄以优等成绩毕业。投身革命的郭松龄希望能够有多作为,但是他的革命事业似乎进行得不太顺利,

  毕业见习期满后,充任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因为治军严谨很快得到陆军统领朱庆澜赏识,时隔两年,朱庆澜调入四川驻防,郭松龄随着朱庆澜入川,之后又加入了同盟会,在这里他又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思想,民主、自由这些词语不断涌入郭松龄的脑子里,他打心眼里佩服孙中山。此后,郭松龄在军营中虽也担任官职,但是也是在大军阀手下的一员不起眼的小兵。

  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1913年秋,郭松龄考入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1917年,孙中山组建护法军政府,郭松龄投奔孙中山。孙中山的运动在1918年失败了,失败后的郭松龄又被转任回了奉天,这次回去的时候,还被张作霖冷嘲热讽了一番。

  虽然与张作霖上下级关系有点紧张,但是与张作霖的小子张学良关系一直都不赖。两人相识于讲武堂,护法运动之后的郭松龄成为了讲武堂的一名教官,张学良就在这讲武堂与郭松龄成为了挚友。因反满清和反军阀而横戈跃马、驰骋疆场的郭松龄,是早年的同盟会会员。相差七岁的两人结识以后,志同道合,相见恨晚,情同骨肉。

  张学良结交郭松龄之后,张学良觉得郭松龄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郭松龄一改之前对张学良纨绔子弟的印象,觉得张学良与别的官二代不一样,他充满正义感,做事有担当,很聪明一点就通,而且对军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张学良对这个老师的印象也极好,郭老师是所有老师中最尽责的,他不仅教给学生枯燥的知识,重要的是他知道怎样把知识灌输到学生身上,让学生不仅仅只是成为了一名作战的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具充满爱国之情和丰富知识储备的热血之躯。在讲武堂的日子里,张学良与郭松龄经常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常常一同出入喝酒吃肉,更曾一同并肩作战挥斥方遒,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峥嵘的岁月里变得更加深厚。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什么关系 郭松龄为什么起兵反对张作霖

  女人之间的友谊,来得快去的也快,女人们常会因为喜欢同一个东西,或是厌恶同一个人,而将彼此认定为知音,觉得这就是好朋友。但是女人间的友谊很脆弱,经不起打磨。男人间的友情就很奇怪,容易起冲突、吵架甚至

郭松龄是谁?和张学良有什么关系

...渔樵村人,祖籍山西省汾阳县。清末民初奉系将领,曾为张学良之教官。後起兵反奉失败,被杀。张学良是东北军的少帅,郭松龄是东北军的师长,后反张作霖,是东北军的少壮派,与张学良关系密切。张作霖的奉军与冯玉祥麾...

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奉 郭松龄跟张作霖有仇吗

郭松龄算是奉系军阀的中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受到过张作霖的重用,跟张学良的关系是很铁的。但是郭松龄的出生于贫苦人家,早年跟随过孙中山,信奉孙的三民主义,“左”倾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后来共产党的做了大量思想

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奉 郭松龄跟张作霖有仇吗

郭松龄算是奉系军阀的中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受到过张作霖的重用,跟张学良的关系是很铁的。但是郭松龄的出生于贫苦人家,早年跟随过孙中山,信奉孙的三民主义,“左”倾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后来共产党的做了大量思想

历史人物 张作霖为什么处死张学良好友郭松龄

郭松龄一直以来就是张学良的挚友,两个人无话不谈。曾今郭松龄当教官的时候张学良还是他的学员,两个人也算是亦师亦友。后来还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引用张作霖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形容两个人的关系:“小六子这个损种上

郭松龄如果讨伐张作霖成功,会让张学良主政东北吗

   文|和佛赏花去张学良晚年说过,我最敬重郭松龄,我前半生的事业全靠他。郭松龄比张学良大了17岁,在东北讲武堂时,郭松龄是老师,张学良是炮兵科学生。两人同时还是无话不谈

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奉?郭松龄和张作霖关系好吗

郭松龄和张作霖关系很好。郭松龄反奉是因为: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地盘之争。据何柱国回忆:张作霖原先预定由姜登选去接江苏,郭松龄去接安徽。不料杨宇霆也想要个地盘,结果杨去了江苏,把姜登选

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奉?郭松龄和张作霖关系好吗

郭松龄和张作霖关系很好。郭松龄反奉是因为: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地盘之争。据何柱国回忆:张作霖原先预定由姜登选去接江苏,郭松龄去接安徽。不料杨宇霆也想要个地盘,结果杨去了江苏,把姜登选

郭松龄叛变后,张学良能够在张作霖盛怒下保住性命全依仗这个女人

郭松龄的倒戈给张作霖带来不小的损失,不仅差点被郭松龄打进奉天,更因这件事张作霖与日本人签订了一个近乎于卖国的条约,导致最后虽然平定了叛乱,但是奉军元气大伤,日本人又步步紧逼,张作霖左右逢源变成了四处碰

郭松龄为何起兵反抗张作霖?最后又有何结果

郭松龄在奉军将领中,是别具特色的一个人。他受过北京陆军大学的系统教育,曾加入同盟会,在广州和天津两次谒见过孙中山,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韩淑秀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堂,任附小教员,学生时代加入奉天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