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西晋名士王戎简介 王戎竟是出了名的吝啬鬼

Posted 李子

篇首语:生活是活给自己看的,你有多大成色,世界才会给你多大脸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西晋名士王戎简介 王戎竟是出了名的吝啬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西晋名士王戎简介 王戎竟是出了名的吝啬鬼

  王戎人物生平简介

  王戎字濬冲,王戎出身名门,是西晋名士,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仕途平坦,位居高官,本应一心为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王戎却与一些执著于政绩的官员不同,游离于官场之外,明哲保身。

  王戎的祖父王雄在曹魏时期位居高官,官至幽州刺史;其父王浑官拜凉州刺史。王戎自小受到良好教育,聪慧过人,天赋异禀,能直视正午灼日而不目眩,裴楷见之,夸赞其“戎眼烂烂,如巖下电”。平日里语出惊人,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观看猛兽表演,不料猛兽失控,在栅栏内咆哮嘶吼,众人皆四处逃散,唯独王戎镇定自若,神色淡定,此时正在阁楼上的魏明帝将此景尽收眼底,不禁称赞其为当世神童。

  元康九年,皇后贾南风专权,陷害太子,而此时任职太傅的王戎却保持缄默,不表明立场。时值第二年初春,司马伦发动政变,推翻贾南风政权,并将其杀害,牵连数十名高官,皆命赴黄泉,王戎原本名列其中,但其始终不表明立场,险避杀头之祸,被迫辞官,保全性命。然而王戎官运亨通,不久之后恢复官位。乱世春秋,风雨不断,“八王之乱”再掀政坛风云,王戎因谋略有误,惹来杀身之祸,王戎得此消息,急忙借故跑到厕所,佯装身中五石散剧毒,毒性发作,是受跌入粪池,出此下策才避过危难。

  虽王戎数次告别官场,不想跻身这乱世之中,向往做只闲云野鹤,不谙世事,游山玩水。但造化弄人,有人寻仕途不得,也有人别仕途无能。王戎命中注定仪式为官,终于在其任职司马期间,张方弑晋惠帝攻入长安,王戎逃亡陜县,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号元侯。

  王戎如此投机取巧,茍活于世,当属官场之上的“不倒翁”,数次恢复官位,甚至升任司马,其立身之道也因此为世人所不齿,但身逢乱世,在西晋动荡不安的政坛,衷心奉主只会招来杀身之祸,明哲保身实属聪明人的活法。

  王戎竟是出了名的吝啬鬼

  王戎年幼时是出了名的神童,长大以后还是公认的孝子,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吝啬鬼。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共有九篇讲人吝啬的文章,王戎一人就占了整整四篇。此外在晋书的记载中,也可以找到对于王戎的描述,称其好利,基业遍布多处,家中敛财无数,常与妻子不分日夜地计算家产,富甲北京城,为人却还是吝啬至极。

  王戎为人十分贪婪,早年间在荆州任刺史时期,就曾偷偷命人修建园林宅邸,被发现后丢了官职,后来王戎还拿钱将之赎回。

  据悉,王戎家中原有一颗收成极好的李树,每年都能硕果累累,王戎见李子这么好,虽有意将之拿去出售,可是他又担心别人买了李子,会拿李子的核也栽种出这么好的李树,于是他就在出售前,将李子的核一颗一颗地鉆取出来。

  当年王戎的女儿出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一笔数万的钱款,过了好一段时间还没有归还。因此每次女儿回家来探望,王戎总是僵著脸,神色不悦,直到女儿把所有借款全数还清了以后,王戎才逐渐对她开心起来。王戎的侄子结婚时,王戎的礼物就是仅仅一件单衣,还在侄子成婚完毕以后,上门去要了回来。

  王戎这种种吝啬的举动,在当时众人对他的评价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他是在乱世中避祸自保,也有的人认为他生性就是如此,不过当时的戴逵称,这作为王戎私人的个性,不是该置于公开议论的。

  王戎识李的故事

  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而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自小便十分聪明机智,他小时候还有一个关于识李的典故流传至今。

  据悉在王戎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岁左右,常常与家里附近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们一同游玩。有一天正当王戎与小伙伴在路边玩耍的时候,大家看到路边有一颗很大的李树,上面长满了饱满的果实摇摇欲坠,枝条都被压弯了,李子几乎要垂到地上的样子,看上去十分诱人。于是他的小伙伴们纷纷争先恐后地跑上去采摘李子,唯独王戎一人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李树无动于衷。

  旁边正巧有大人路过,见到孩子们的情况,对王戎的反应十分好奇,于是便问王戎:“你的小伙伴们都去摘李子了,你为什么站在这里一动不动啊?”于是王戎回答他说:“这棵李树这大,就长在路边十分显眼,而且枝条上结满了饱满的果实,为什么却没有人采摘呢?我想它果子的味道一定是苦涩的。”大人一惊,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清晰的头脑,于是摘了一颗果实尝尝,味道果然是苦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王戎生平

  (234-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名士,「」之一。>  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袭父爵贞陵亭侯,为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任吏部黄门

富甲京城却吝啬至极?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主要活跃在河南山阳县一带,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种手法沿袭了建安文学精神,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后来由于竹林七贤逐渐被司

富甲京城却吝啬至极?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主要活跃在河南山阳县一带,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种手法沿袭了建安文学精神,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后来由于竹林七贤逐渐被司

历史人物 王浑的生平_王浑人物简介_王浑后妻_王浑和王戎

本名:王浑别称:京陵元公字号:字玄冲所处时代:三国→西晋民族族群:汉人王浑生平简介  王浑(223—297年),字玄冲,西晋太原晋阳(今太原市)人。晋初名将,系出望族名门太原王氏之家,高官名士,代不乏

历史人物 竹林七贤里的王戎

  在“竹林七贤”之中,王戎年纪最小。他出身高门贵族,后来又官至司徒,田产无数,富得流油,也吝啬得要命。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谈悭吝的共有九篇,王戎一个人就占了四篇。  但是,如果以世俗的标准来看,嫁

竹林七贤王戎识李观虎及死孝的故事介绍

竹林七贤王戎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主要活跃在河南山阳县一带,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种手法沿袭了建安文学精神,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后来由于竹林

竹林七贤王戎识李观虎及死孝的故事介绍

竹林七贤王戎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主要活跃在河南山阳县一带,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种手法沿袭了建安文学精神,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后来由于竹林

历史人物 王戎简介,长于清谈,有“卿卿我我”典故

人物生平早而夙慧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

揭秘西晋第一美男子王衍究竟是如何误国的

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堂弟,曾经担任过中书令、尚书令、司徒、司空与太尉等职。他端庄清秀,有着一双纤纤玉手。据《世说新语》记载:“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揭秘西晋第一美男子王衍究竟是如何误国的

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堂弟,曾经担任过中书令、尚书令、司徒、司空与太尉等职。他端庄清秀,有着一双纤纤玉手。据《世说新语》记载:“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