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是李景隆造成靖难之役的最终失败吗
Posted 靖难之役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是李景隆造成靖难之役的最终失败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是李景隆造成靖难之役的最终失败吗
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爆发的异常中央权利和地方藩王权利的碰撞,并最终以藩王权利获得大胜的战争。战争的双方,分别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和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永乐帝。事情的开端,则是以建文帝削藩而起的。
建文帝登基之后不久,就下定决心要削藩,加强中央集权。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势力,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起兵反抗,挑起靖难之役。这场战争,最后以建文帝的失败而告终。建文帝被推下皇位,明成祖朱棣继位。
靖难之役的失败有很多的原因,李景隆也是其中一个。李景隆的确是建文帝势力失败的关键人物,但说是李景隆造成了靖难之役的最终失败并不准确。
李景隆的确是靖难之役失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的无能,才使得建文帝一方攻守之势逆转。以天下之力对抗一个藩王势力,建文帝是占很大优势的。但是经过李景隆的带领,每次都被朱棣打败,白白消耗兵力物资。他的失败,使得明军瞬间处于弱势,让朱棣逮准机会,一举攻下南京城。
建文帝先后两次,对李景隆寄予希望,但是李景隆始终都没有扛起大旗。第一次的时候,建文帝给了他五十万大军,甚至还给了他便宜行事的特权。但是在面对朱棣的时候,李景隆却在郑村坝被朱棣大军打败。
此战失败之后,李景隆下令撤退。撤退过程中,物资全部被抛弃,大军也毫无章法可言,纪律不严。第二次建文帝给了他六十万大军,李景隆照样给败了个精光,中央力量再次削弱。
尽管李景隆数次失败,但是却不能完全的说靖难之役的失败就是李景隆造成的。因为大家还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那就是建文帝朱允。
李景隆先后两次失败,建文帝却对他毫无处置。甚至在黄子澄要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之时,对此毫不理会,就连夺职夺权都未曾有。这也就造成了后来最大的败局,金川门之变。
建文四年,朱棣率军绕过山东千里大奔袭,直接兵临南京城下。在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据城死守,静候勤王军队到来之时,李景隆已经与谷王一道,打开城门,恭迎燕王入城了。南京城破,建文帝大势已去。
如果不是建文帝对李景隆无条件的信任,不是他的识人不清,不是他未曾给予李景隆应有的处罚,如何会有李景隆开城门,迎燕王入城一事。就算南京城被围,也绝对不是建文帝的末路。因为朱棣到底是奔袭,胜算不见得有多大。可惜的是,就是建文帝的无能,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大溃败。
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实在太渣,期间又存在很多巧合,最后还是他迎燕王入城,所以很多人对此都表示疑问。甚至很多人质疑,实际上李景隆是朱棣埋在建文帝身边的妻子。李景隆是朱棣的内应,里应外合之下,才有了靖难之役的胜利。这个说法,虽然本人不能给于完全的否定,不过个人是不同意的。
朱棣在之后说过李景隆失败的原因在于:“军纪不明,威令不行,一也;北平严寒,南卒柔脆,不能犯霜冒雪,二也;士无嬴粮,马无宿藁,不量险易而深入,三也;寡谋而骄,色厉而馁,智勇俱无,四也;刚愎自用,不听忠直,专喜佞谀,部曲离心,五也。”
从这儿可以看出,李景隆是真没什么军事才华,本人骄傲自大,军中上下不能齐心。除此之外,他要真是内应,也不至于在朱棣登基之后的第二年就被朱棣削职夺爵了。虽然看似是各位大臣的弹劾,但是若没有朱棣的认可,如何能那么快的倒台幽闭?所以本人不认为李景隆是朱棣的内应,靖难之役的失败的确是因为他的无能。
相关参考
明朝人物本名:李景隆字号:小字九江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盱眙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主要成就:靖难之役南军主帅官职:太子太师爵位:曹国公李景隆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
如何评价靖难之役朱棣最大的功臣李景隆?建文帝为什么用李景隆为将?
李景隆,字九江,江苏盱眙人,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最开始的时候,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因此官途升迁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李文忠去世之后,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
历史人物 李景隆的主要事迹 李景隆的人物生平 李景隆的人物简介
本名:李景隆 字号:小字九江 所处时代:明朝www.lishixinzhi.com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成就:靖难之役南军主帅李景隆——靖难之役南军主帅 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景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402年6月,燕王朱棣终于进入南京,取得“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登基称帝,改年号永乐。成为皇帝后,朱棣自然要对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进
历史人物 李景隆的主要事迹 李景隆的人物生平 李景隆的人物简介
本名:李景隆 字号:小字九江 所处时代:明朝www.cha138.com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成就:靖难之役南军主帅李景隆——靖难之役南军主帅 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明太祖
朱能是明朝初期名将,出生于公元1370年,去世于公元1406年,字士宏,是靖难之役中著名将领。他跟随燕王朱棣南下,曾经先后大败耿炳文、李景隆率领的军队,为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立下大功。燕王称帝之
明朝人物本名:盛庸所处时代:明朝去世时间:1403年主要成就:多次击败朱棣官职:平燕将军盛庸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洪武年间,盛庸官至都指挥。建文元年(1399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李景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景隆是建文帝阵营的人,为什么说他是朱棣的大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景隆是一个神奇的将军,他自己明明是建文帝阵营的人,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统率大军
今天全榜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景隆是建文帝阵营的人,为什么说他是朱棣的大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景隆是一个神奇的将军,他自己明明是建文帝阵营的人,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统率大
朱能是明朝初期名将,出生于公元1370年,去世于公元1406年,字士宏,是靖难之役中著名将领。他跟随燕王朱棣南下,曾经先后大败耿炳文、李景隆率领的军队,为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立下大功。燕王称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