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兴化三相之文义公高简介 高人物结局

Posted 正统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兴化三相之文义公高简介 高人物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兴化三相之文义公高简介 高人物结局

  高是明朝诗文大家,同时也是明朝重臣,扬州兴化人,是兴化三相之一,对于明朝的政治有着一定影响力。

  高字世用、育斋,生于公元1391年 ,去世于公元1460,永乐十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授中书舍人。高入仕之后,一直都在翰林院担任清闲的职位。仁宗时期为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正统初年,开经筵,又在杨士奇的推荐下升为侍讲读,成为明英宗的帝师。一直到正统十年,才迁为工部右侍郎,并且开始入阁典机务。

  正统十四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发生。由明英宗御驾亲征率领的五十万明朝大军,被蒙古瓦剌军对围困,仅凭切断水源,使得明军全军覆灭。随行大臣或被杀或被俘,明英宗朱祁镇也成为了瓦剌的战俘。

  面对瓦剌军队以英宗为要挟,企图叩开明朝国门,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一边积极的组织北京保卫战,一边拥立明英宗弟弟朱祁钰继位,稳定大局。朱祁钰就是历史上的明代宗,也称景泰帝。

  在当时于谦的提议,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受到一部分人的反对。高时任侍读学士的阁臣高,是最支持于谦决定的大臣。

  北京保卫战获得成功,蒙古兵退却,明朝转危为安。刚登基不久的明代宗,为了感谢于谦高等人保卫北京,拥立他为皇帝的功劳,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升高为东阁大学士,以少保衔入阁拜相。

  瓦剌军队将英宗送还,奉迎礼薄,锦衣卫千户龚遂荣给写信给高,言奉迎礼应该从厚,同时还以唐肃宗恭迎太上皇的故事作比。于是高第二天上朝,就请求以厚礼迎太上皇,并且还表示武夫尚且知道礼仪,更何况我们这些儒臣呢?虽然他的建议得到朝臣的反对,就连明代宗对此都不同意,但是到底还是没有问罪于他。

  景泰二年,进少保入阁,没多久加太子太傅,还特旨双俸。当时应天府和凤阳遭灾,朝廷派高前往赈济灾民,这又是一项大功绩。景泰七年,凭功进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为次辅。

  景泰年间内阁有七位阁臣,因此言论便多有不合。高清直公正,因此得罪了一些人。当时有一位阁臣叫王文,是由高推荐入阁的,但是入阁之后却多次排挤高。高后来屡次请求辞去内阁大臣的身份,皇帝不许才没有成行。

  高直言上谏,力保忠直大臣。当时都给事中林聪因为忤逆皇帝论死,正是高多次上奏,最终才免除死刑。后来主持考试,坚持录取有才华的人,弹劾主持不公的考官,保证了寒门士子的权益。

  景泰八年,明代宗重病在床,明英宗在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复位。明英宗复位之后,于谦、陈循等人都遭到处置,高于是上书请辞。皇帝念他当年跟随左右的旧情,于是同意了此事,并且还“赐金帛袭衣,给驿舟以归”。

  回到家乡之后,过着清闲的日子,不接来宾,不问世事,于天顺四年去世,享年七十岁。成化初年,朝廷赠太保,谥文义  

相关参考

兴化三相之文义公高榖简介 高榖人物结局

  高榖是明朝诗文大家,同时也是明朝重臣,扬州兴化人,是兴化三相之一,对于明朝的政治有着一定影响力。  高榖字世用、育斋,生于公元1391年,去世于公元1460,永乐十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

历史人物 兴化三相吴简介 吴怎么死的

  吴,字鹿友,号柴庵,是明朝宰相,同时也是明朝时期名医。他是南直隶扬州兴化人氏,与同为兴化人的高、李春芳合称为“兴化三相”。  万历四十一年,吴赴京参加考试,成功考中进士,此后入朝为官,历任邵武、晋

兴化三相吴甡简介 吴甡怎么死的?

  吴甡,字鹿友,号柴庵,是明朝宰相,同时也是明朝时期名医。他是南直隶扬州兴化人氏,与同为兴化人的高榖、李春芳合称为“兴化三相”。  万历四十一年,吴甡赴京参加考试,成功考中进

兴化三相之李春芳为什么被称为“青词宰相”?他真是《西游记》作者吗?

  李春芳是明朝内阁首辅,嘉靖年间入仕,后入内阁参与机务。徐阶去之后,取代其位置,成为内阁首辅。  人物档案  姓名:李春芳  字:子实  号:石麓  谥号:文定  别称:李文定  称号:青词宰相  

历史人物 元朝兵部尚书、营国公高天锡简介,高天锡是个怎么样的人

事世祖潜邸,为必^赤,入宿卫,甚见亲幸。中统二年,授以其父官,为鹰坊都总管。四年,改燕京诸路奥鲁总管,迁按察副使,仍兼鹰坊都总管。天锡语丞相孛罗、左丞张文谦曰:“农桑者,衣食之本,不务本,则民衣食不足

历史人物 毕公高与毕万 如何评价毕公高

毕公高出身周朝王室,受周成王遗命辅佐周康王,治理国家有条不紊,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成就了“成康之治”。那么,历史上都是如何评价毕公高的呢?毕公高与毕万>毕万是毕公高的后人。>毕万,生卒年不详,姬姓

历史人物 毕公高为什么会被选为周初四圣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太史佚和毕公高,谁更应该入选“周初四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周初四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太史佚;另一种说法是: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

历史人物 唐朝时著名军事将领高仙芝简介

唐朝人物本名:高仙芝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高句丽人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756年1月24日主要成就:击败吐蕃;取小勃律;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灭石国官职:右羽林大将军、行营节度使封爵:密云郡公高仙

姓王的历史简介

历史来源:王源出有许多,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遂为氏。姓氏起源王姓,是中国大姓,源出有五:太子晋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

历史人物 毕公高,辅佐姬诵与姬钊 创立成康之治

人物生平辅佐武王毕公,姬姓,名高,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异母弟弟。周文王死后,因毕公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毕公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继位后,毕公担任辅佐周武王之职。周武王十一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