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赵盾有没有弑君夺位

Posted 公子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赵盾有没有弑君夺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赵盾有没有弑君夺位

  赵盾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大臣,不过不是周王朝的大臣,而是周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国之一的晋国的大臣。赵盾自晋襄公执政晚年就已经掌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他是一位忠于君主的能臣。晋襄公去世以后,晋襄公的儿子夷皋继位为君,是为晋灵公。赵盾辅佐年幼的晋灵公,可是多年过去了,长大了的晋灵公却要刺杀赵盾。赵盾多次躲过了晋灵公的谋杀,最后还为了躲避谋杀而逃离晋国。为什么赵盾没有死反而是晋灵公死了呢?史狐为何说赵盾弑君呢?

  关于赵盾是否弑君的问题,我们不能单从他身处晋国政坛的高位,因此就可能会有谋权篡位的野心这条思路来思考。看问题要全面的看,所以我们要从赵盾这个人的性格、经历以及他做过什么事情出发,来讨论赵盾是否弑君。

  赵盾是在戎族出身的,身上天生就带有戎族人骨血中的豁达和强悍,因此赵盾的政敌狐射姑曾评价他为“夏日之日”,人们皆“畏其烈”,这评价不可谓不精辟。同时,赵盾拥有一个好的“老爹”,那就是赵衰。赵衰和赵盾热烈如火的性格不同,他就像是“冬日之日”,人们都“赖其温”。有了赵衰这样“温和”的老爹的影响,赵盾心里的善良和温柔还是会时不时的体现在政治中。赵氏一族从赵衰这一代开始崛起,赵衰曾跟随晋文公逃亡多年,忠于晋文公,在朝中又谦让有度,让人讨厌不起来,是个“大好人”。晋文公宠信赵衰,几次想要任命赵衰,可都被赵衰拒绝了,因为赵衰认为别人比自己更适合。即使身处高位,也没有争夺更大的权力的欲望,赵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赵氏一族的人脉关系从赵衰这一代就已经打好了,因此,到了赵盾的时代,赵氏一族受到了多个家族的支持,一下子就成为了晋国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在晋朝的地位无人能及。

  当晋襄公去世以后,晋国上下都为新君继位的事情而烦恼。晋襄公希望自己的小儿子夷皋继位,但是夷皋实在是太小了,才七岁的幼童,如何能够治理一个国家呢?晋国朝政在幼君的统治下必定不会安宁,还是立一位年长的晋君比较好,可是应该立谁呢?赵盾觉得晋文公的儿子公子雍不错,“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就是他心目中的公子雍,可是,狐射姑却认为公子乐更合适,和赵盾争执不下。赵盾立公子雍,完全是为了晋国的大局考虑,对于国君的人选也是寸步不让。两个人争的火热,最后晋襄公的妻子穆赢大哭着闹到了朝堂上,她认为先君所立之人分明是自己的儿子,虽然自己的儿子现在还很年幼,但是这也不影响他成为晋国的国君啊。赵盾心软,只能封夷皋为君。夷皋就是后来的晋灵公,一位失君之道的君主。在许多历史典籍中均有记载,晋灵公荒淫无道,为了过上奢侈的生活而大大剥削百姓。有一次,仅仅是因为厨师没有炖好熊掌,晋灵公就杀掉了那个厨师。

  对于没有德行的晋灵公,赵盾身为臣子,也曾多次冒死直谏,但是没有丝毫作用,晋灵公依然我行我素。因为赵盾多次阻挠晋灵公,还召来了晋灵公的杀意。晋灵公多次派人刺杀赵盾,这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晋灵公派锄行刺赵盾,锄潜入赵盾府中,看到了赵盾穿着盛装朝服,时刻准备上朝的样子,被赵盾的敬业忠诚所感动,他感到十分羞愧,不但没有杀掉赵盾,反而自己触槐而死。这还只是暗杀,后来的晋灵公实在忍不住,竟然将杀掉赵盾的心思表现得明明白白。赵盾害怕,只好匆忙逃跑。可是,还没等赵盾离开晋国的范围内,就传来了赵穿杀掉了晋灵公的消息。赵盾回到了晋都,拥立公子黑臀为君。

  晋国大史董狐在史书中记载到:“赵盾其君夷皋。”赵盾为自己辩解,说晋灵公不是他杀的。可是史狐却说:“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所以才有了赵盾弑君的说法。

相关参考

赵盾有没有弑君夺位?他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

赵盾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大臣,不过不是周王朝的大臣,而是周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国之一的晋国的大臣。赵盾自晋襄公执政晚年就已经掌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他是一位忠于君主的能臣。晋襄公去世以后,晋襄公的儿子夷皋继

赵盾有没有弑君夺位?他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

赵盾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大臣,不过不是周王朝的大臣,而是周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国之一的晋国的大臣。赵盾自晋襄公执政晚年就已经掌管了晋国的军政大权,他是一位忠于君主的能臣。晋襄公去世以后,晋襄公的儿子夷皋继

赵盾是因为弑君而被赐死的吗 赵盾死亡真相

赵盾出生于公元前655年,死于公元前601年。赵盾也即赵宣子,嬴氏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宣或宣孟。他是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

历史人物 赵盾弑君是怎么回事 赵盾一碗饭救自己一命

赵盾赵盾是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权倾朝野,是晋国第一位权臣,他的专权让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和削弱,家族赵氏也得以在晋国“一家独大”。赵盾功高盖主,多次被晋灵公暗杀,但都化险为夷,最终晋灵公被赵盾堂弟弑杀

赵盾是因为弑君而被赐死的吗 赵盾死亡真相

赵盾出生于公元前655年,死于公元前601年。赵盾也即赵宣子,嬴氏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宣或宣孟。他是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

赵盾弑君与赵氏孤儿的因果 赵氏孤儿的惨剧来源

口碑不错、一直被当作贤臣的赵盾,这个人真的很矛盾。晋襄公死后,赵盾在拥立问题上出尔反尔,一边派人去秦国接年长的公子雍即位,一边让年幼的夷皋抢先坐上君位,转过头来又派兵攻击护送公子雍反晋的秦国军队,导致

赵盾弑君与赵氏孤儿的因果 赵氏孤儿的惨剧来源

口碑不错、一直被当作贤臣的赵盾,这个人真的很矛盾。晋襄公死后,赵盾在拥立问题上出尔反尔,一边派人去秦国接年长的公子雍即位,一边让年幼的夷皋抢先坐上君位,转过头来又派兵攻击护送公子雍反晋的秦国军队,导致

历史人物 春秋第一个弑君夺位的人,为了活命竟找仇人问计,结果如何呢

春秋战国时期,礼仪崩,宗法乱,君位被人觊觎甚至夺取的事情并不少见,历史上也屡屡发生弑君夺位的案件,而春秋第一起弑君案件就是由卫国的州吁发起的,也正是他带的坏头,从此弑君才成为惯例。>>州吁是卫国第十二

历史人物 春秋第一个弑君夺位的人,为了活命竟找仇人问计,结果如何呢

春秋战国时期,礼仪崩,宗法乱,君位被人觊觎甚至夺取的事情并不少见,历史上也屡屡发生弑君夺位的案件,而春秋第一起弑君案件就是由卫国的州吁发起的,也正是他带的坏头,从此弑君才成为惯例。>>州吁是卫国第十二

我们一直小看了古人对职责和规矩的执着

引言:「”赵盾弑君”事件是春秋时期的一桩著名公案,史官董狐凭借秉笔直书而成为了千古良史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定性「”弑君者”赵盾这一延续两千多年的争议。笔者则认为,纠结无对错无异于郑人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