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死功臣冯胜

Posted 功臣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死功臣冯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死功臣冯胜

  人物档案

  姓名:冯胜

  别名:冯国胜、冯宗异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朝

  出生地:定远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公元1395年

  职业:军人

  爵位:宋国公

  官职:太子太师

  主要成就:明朝开国名将

  洪武二十八年,冯胜被人诬告有谋反之心。冯胜的一个亲戚,向朱元璋控告,说冯胜私藏兵器。

  和今日咱们管制刀枪一样,武器在当时也是有限制的。特别是像冯胜这样的武将,如果真藏有大批的武器,那么绝对是有谋反的打算的。所以说一些古装剧中,会有一旦搜出刀剑等武器,就被判处谋反罪的,尽管许多时候都是被人诬陷。这是古装剧常见的桥段,而冯胜一案,也与这个桥段差不离多少。

  冯胜被人状告家中藏有兵器,但实际上却是一般的家庭用具。冯胜平时有在打谷场的地底下埋瓦瓮的习惯,而他也一定想不到最后因为这些大腹小口的瓦瓮,自己被以谋反罪论处。

  当然这些不足以成为证据的证据,最后之所以能将冯胜送上邢台,还是取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个人意愿。

  冯胜最后是被朱元璋归结为蓝玉一党赐死的,著名的“蓝玉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相信已经不需要小编多说。冯胜在刚刚立功不久,便得到这么一个结局,还在于朱元璋的猜忌。

  《明史》曰:“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

  冯胜之所以被朱元璋处置,并不是因为蓝玉案,也不是真有谋反之心,而是因为朱元璋年老之后,开始对这些功臣有了猜忌之心。

  “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冯胜在明朝开国功臣中,功劳位居第三位,算的上是功高盖主之人。当时朱元璋年老,年老之人,心思敏感,自然不想要有人爬到自己的头上。于是清除那些威望极大的文武大臣,是非常说的通的。

  还有一种说法,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是给自己的继承人扫清障碍。这么一般劳苦功高之辈,在军中又拥有极高的声望。自己在世之时还能压制一二,但是等到继承人继位之后,能否将这些人掌控在手中,实在难说。所以与其给后人留下隐患,不如他自己先给后人扫清一切威胁。

  第三,冯胜每逢战胜,往往夺取财物妇女私匿。朱元璋早就对冯胜有所不满,更何况冯胜又是一个勇冠三军、性格直率、性情孤傲之辈,所以被朱元璋解决是早晚之事。

  冯胜子在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其义女、女儿冯秀梅、冯文敏同时被害。做出如此选择,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免除自己的女眷受辱。毕竟按照当时的处罚,冯家之人绝对会被发配。与其受辱受苦,不如就这样一死了之,图个干净。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活剥人皮送给其女留念

   朱元璋杀功臣: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又与大将冯胜北征残元军,在金山击降蒙古哈纳出二十万众,并顶替冯胜为大将军(冯胜在明开国功臣中名列第三,北伐大胜后,朱元璋借口他藏匿良马、向哈纳出老婆索求

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简介,朱元璋为什么杀冯胜

人物生平归附太祖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后改。与兄长冯国用都爱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筑寨自保。明太祖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兄长一同归附,受到重用。冯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其官职,典

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 解析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的。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

汉初开国功臣彭越简介 刘邦以什么罪名杀死他?

  要说历史上大杀功臣的皇帝,其实还是挺多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不说其他,光说明太祖朱元璋兴起的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就死了不少功臣。  朱元璋杀功臣,还费尽心机找些借口。而刘邦

汉朝历史 汉初开国功臣彭越简介 刘邦以什么罪名杀死他

  要说历史上大杀功臣的皇帝,其实还是挺多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不说其他,光说明太祖朱元璋兴起的蓝玉案和胡惟庸案,就死了不少功臣。  朱元璋杀功臣,还费尽心机找些借口。而刘邦

朱元璋手下第一功臣因一顿饭就杀死自己儿子

伴君如伴虎,特别是那些开国皇帝,更是如此了。在打天下的时候,这些人可以和将领们称兄道弟,甚至是出生入死。可一旦天下打了下来,他们做了皇帝,那一切就变了,当初的兄弟就变成了君臣,而且对于你们这些功臣,皇

朱元璋手下第一功臣因一顿饭就杀死自己儿子

伴君如伴虎,特别是那些开国皇帝,更是如此了。在打天下的时候,这些人可以和将领们称兄道弟,甚至是出生入死。可一旦天下打了下来,他们做了皇帝,那一切就变了,当初的兄弟就变成了君臣,而且对于你们这些功臣,皇

隋朝历史 隋文帝杀死哪些开国功臣武将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关于开国皇帝诛杀功臣这事儿屡见不鲜,诸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其实隋文帝杨坚也干过这事儿,只不过由于历史上对他的正面评价过多,另外隋朝统治时间太短,所以这一瑕疵被掩盖。作为

太丁杀死季历 太丁为什么要除掉大功臣季历

季历是周太王古公父的幼子,武乙时继位为周侯。武乙曾授季历以征伐之权。季历率兵西灭程(今陕西咸阳)、北伐义渠(今宁夏固原),生擒义渠首领。武乙末年到殷都朝贡,武乙赐以土地三十里,美玉十双、良马十匹。次年

春秋战国 晏婴怎么死的 用两个桃子杀死了三个功臣,晏婴是怎么做到的?

听说过武器可以杀人,战场上刀剑无眼,看见敌人就会出手,也知道用一些毒物也可以杀人,所以朱元璋才会也别关照自己的厨子,毕竟他某种意义上掌管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你听说过用两个没有下毒的桃子杀掉三个功臣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