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著名书法家翁同与光绪帝的关系 翁同与李鸿章的恩怨仇恨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拼一个春夏秋冬,愿一生无怨无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著名书法家翁同与光绪帝的关系 翁同与李鸿章的恩怨仇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著名书法家翁同与光绪帝的关系 翁同与李鸿章的恩怨仇恨
翁同是晚清时著名朝臣,后来官至协办大学士,位同宰辅。年轻的时候,因为科举中一甲一名状元而进入朝堂,后来接替自己的父亲任同治帝老师。光绪帝登基之后,又成为光绪帝老师,两朝帝师,地位尊崇。
翁同作为光绪帝的老师,非常尽职尽责的教导着光绪皇帝。光绪皇帝登基的时候,不仅年龄幼小,而且体弱多病,所以在学习这方面算的上是非常困难,且没有定性的。
最开始翁同教导光绪帝的时候,光绪帝还能勉强听听课,但是维持不了多久,心思便转到了其他地方去。有些时候翁同着急了,就难免语气严肃,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发火。光绪帝一听翁同训斥,嚎啕大哭,索性就不读书了。
硬的不行换软的,翁同对其左劝右劝,说尽了道理和好话却一点成效也没有。翁同想着自己不行,便请来了光绪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奕环。醇亲王来到书房,对光绪帝好一番呵斥。最开始的时候确实还算管用,但是没有多久,光绪帝便又旧病复发。没有办法,翁同只好将此事告上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听了此事很是愤怒,决定用减食法管教光绪帝。以后凡是他读书不用功了,就不给他上膳。对于这种方法,翁同极为不赞同,毕竟小皇帝年幼,本就体弱,若是还不能吃饱饭,怕是身体要被拖垮。于是便没有用这个方法,而是另外想其他的办法。
翁同与师傅们商量了,决定用静坐法来罚小光绪帝。不读书就罚他静坐不动,但是几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坐的住,于是这个方法自然不行。
光绪帝年纪渐长,读的书越来越多,课业也越来越繁重。光绪帝对学习的抵抗情绪也越来越不受控制,翁同又想了一个办法。若是光绪帝哪儿错了,或者是不想读哪篇文章了,便罚他多读书,少读一遍就多读两遍。这个方法刚刚采纳,光绪帝便以闭口不言来抗争。若是说多了,又是一阵哭闹,这个办法于是又被废了。
经过了多次的实验,翁同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那就是奖励法。以后光绪帝每多读一次书,师傅们便对其多加赞赏。光绪帝听了赞赏心情高兴,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一改往日不良学风,学业不断长进。
翁同不仅在光绪帝的人生中扮演着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同时也代替了醇亲王,成为年幼的光绪帝情感的依赖。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翁同给了光绪帝父亲般的依靠。
光绪帝幼时入宫,从此独自居住在宽敞而空虚的宫殿之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翁同都扮演着光绪帝心中的父亲形象。光绪帝从小体弱多病,胆子小,每逢雨天电闪雷鸣之时特别害怕。而每当这个时候,翁同都将光绪帝抱在怀中,轻轻安抚。很长一段时间,光绪帝需要摸着翁同的胸部才能入睡。除此之外,光绪帝年纪弱小,经常受到宫里太监的欺负。这个时候也是翁同站出来保护他,责骂欺负光绪帝的太监。有的时候甚至会上奏慈禧太后,请求慈禧太后对罪人加以处置。正是因为翁同亦师亦父,光绪帝对其信赖有加,使得翁同在管路上青云直上。
翁同与李鸿章的仇怨,要拿几点来说。
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翁同的兄长翁同书被曾国潘和李鸿章联名上书参奏,使得翁同书被流放,而翁同的父亲因此而重病去世。
后来翁同因为此事在朝堂上与李鸿章争锋相对,两人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
等到了后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因为翁同的主战,使得李鸿章辛辛苦苦建立的北洋水师,彻底被灭,李鸿章对翁同间的怨恨不用多说。
最后,以翁同为首的“帝党”和以李鸿章为首的“后党”在朝堂上争锋相对,今天我给你一拳,明天我踢你一脚。两者间的间隙,已经无法挽回。一直到翁同被罢职归乡,才算是了结。
相关参考
翁同龢,是光绪年间的协办大学士,也是军机大臣。他和李鸿章的恩恩怨怨来自于一道奏折,也正是因为这道奏折,两个人彼此心存怨念,开始了相互斗争。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时间里,翁同龢对李鸿章是百般的刁难,战败后的李
翁同龢,是光绪年间的协办大学士,也是军机大臣。他和李鸿章的恩恩怨怨来自于一道奏折,也正是因为这道奏折,两个人彼此心存怨念,开始了相互斗争。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时间里,翁同龢对李鸿章是百般的刁难,战败后的李
翁同龢,是光绪年间的协办大学士,也是军机大臣。他和李鸿章的恩恩怨怨来自于一道奏折,也正是因为这道奏折,两个人彼此心存怨念,开始了相互斗争。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时间里,翁同龢对李鸿章是百般的刁难,战败后的李
翁同龢,是光绪年间的协办大学士,也是军机大臣。他和李鸿章的恩恩怨怨来自于一道奏折,也正是因为这道奏折,两个人彼此心存怨念,开始了相互斗争。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时间里,翁同龢对李鸿章是百般的刁难,战败后的李
翁同 翁同曾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他的一生与甲午海战、百日维新、杨乃武案都分不开关系,与李鸿章的恩怨更是争论焦点。 翁同脾气大敢拿砚台砸光绪 甲午败后,翁同千方百计逃避责任,将失败的原因推到
我们美国人不希望别的国家的人拿美国最坏的那一撮人的品行来评价所有的美国人,也不希望拿最优秀的美国人身上的缺点和蠢行来作为美国人整体的评价标准。中国有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美国人也不能拿我们的最高等级的人
翁同是清朝著名的大臣,曾担任过同治、光绪的老师,后因戊戌变法失败,被罢官归乡。青少年时期,翁同对政治十分的有研究,年老后就在家中深入研究书法,并对隶字颇有造诣。翁同因字体苍劲有力,且在当时的书法界拥有
翁同,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同治帝、光绪帝帝师。公元1830年,翁同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常熟,字叔平,号松禅。 翁同是官宦世家出身,父亲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本人的成就也非常的高,
翁同龢,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同治帝、光绪帝帝师。公元1830年,翁同龢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常熟,字叔平,号松禅。 翁同龢是官宦世家出身,父亲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他本人的成就也非常
翁同龢为什么主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875年,4岁光绪帝登基,一年后,慈禧太后安排状元翁同龢担任他的启蒙老师。翁同龢不仅学识渊博,温雅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