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携民渡江或是一个大“阴谋”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有学问和有知识的人是不同的。记忆造成了前者,哲学造成了后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携民渡江或是一个大“阴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携民渡江或是一个大“阴谋”

刘备之所以长期被冠以爱民如子的封号,多半跟一场轰轰烈烈的“携民渡江”有关。广泛流传的版本是,刘备不忍治下荆州百姓被曹操杀戮,在撤退的时候带领百姓一起行动,日行十里,置危险于不顾,最终致使家小陷于敌人重围之中,亏得赵云单枪匹马救回幼主。刘备爱民之名随即传遍了天下……

刘备客居荆州,时已漂泊半生。最大的难关,就是兵源不足。刘备第一次会见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必然要拿出点真本事出来,就不可避免的谈到这个问题,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替刘备解决的兵源不足这个问题呢?

诸葛亮说:“刘使君,你考虑过流动人口管理没有?荆州之所以兵源不足,那是因为你只想到了固定人口,可是还有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逃到了荆州。此时的荆州,流动人口数量远高于固定人口,只要派士兵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以办理暂住证为名,把他们组织起来,那么你就得到了一支在数量上足以和曹操相抗衡的军队。”这番话,真的把刘备给吓傻了。

书上记载说,诸葛亮帮刘备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流动人口编入军队中,于是刘备一下子得到了四十万的军队。要知道,当时天下有能够把老百姓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掏出来,逼迫他们上战场打群架的能力的,只有两个人,就是曹操和刘备。正因为此,所以曹操才会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现在来了个诸葛亮,比曹操、刘备加起来更狠,他连流动人口都不放过,都要挤出油榨出汁来……这使得当时穷途末路的刘备手上有了这个资本。这个资本,让他有资格跟孙权谈条件,更让他有资格抢占荆州,进军西川……

跟这一切相比,所谓让刘备贤名远播,那仅仅只是这件事情上的利息罢了!

相关参考

携民渡江的刘备_闲话三国

>  有一句专门针对《演义》的民谚,叫做“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那意思是说,年轻人火气壮,爱抗争,好犯上,喜动武,看了梁山泊英雄的造反行径以后,对于本来就有的逆反心理,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刘备携民渡江是将百姓当抵挡曹操攻击的肉盾吗

:剑眉枉凝著《刘备不是传说》万卷出版公司出版阅读提示:人民选择逃离,必然与曹操的残暴有关。曹操屠城的往事,也许他自己已经淡忘,但人民不会忘记。荆州是逃难者的乐园,来自徐州的难民对曹操的暴行更是没齿难忘

有多少人被罗贯中骗了 刘备逃命带百姓的目的

有人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只是感激。而带百姓逃亡患难见真义,才是诸葛亮死心塌地追随刘备的根本原因。这件事指的就是赤壁之战前,刘备在随时会被曹操追兵歼灭的情况下,坚持带百姓一起逃亡日行十里。最终惨败的事...

忠诚无悔,信任无价

  “单骑救主”选自《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单骑救主。>>  “单骑救主”主要讲述了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兵败,向南逃往江陵,因为情势危急,和妻儿走散,为了寻找刘备家小,只身向北又杀回军中寻找

共产党史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进攻国民党军队的战役。三大战役后,蒋介石一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玩弄“和平”阴谋,一面调集汤恩伯、白崇禧部共70万兵力加强长江防御以阻止解放军南进,争取喘息时

常山赵子龙单骑救主

说到三国的孤胆英雄,大家自然想到白袍将军赵云。《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将他在百万军中纵横驰骋的一幕刻画得淋漓尽致。据罗贯中描写,“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

刘备定汉中为何选魏延为汉中太守

作为蜀国屈指可属的猛将之一,魏延为刘备江山的建立可称得起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演义》中魏延的第一次出现,正值刘备携民渡江败走襄阳之时,此刻的刘备可称是一败涂地狼狈万分,魏延斩关杀将,开城门迎接刘备,

历史人物 刘备为什么留不下徐庶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徐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遇到徐庶以后,是刘备事业崛起的新时期。可是同时刘备也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挑战,当时新野被烧,刘备携民渡江,老婆、孩子、兄弟全都被打散了。这个时候徐庶

陈平竟然是个大帅哥? 刘邦的谋士大阴谋家

...,跟着哥嫂过日子。哥哥陈伯对他很好啊,三十亩田,他一个人种,让陈平到外头去结交朋友穷潇洒。嫂子却对他

其实是个大阴谋 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哪里是背水一战,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大陷阱。“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