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义务教书人宁有义简介
Posted 矿泉水
篇首语:积累知识,胜于积累金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义务教书人宁有义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义务教书人宁有义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宁有义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6年10月
逝世日期:2002年2月14日
(历史lishixinzhi.com)宁有义
早年经历1948年2月,参加法库县三区(驻大孤家子)土改工作队,为工作队员讲解土地面积计算方法,曾下村参加土改工作。9月,到法库中学高中班学习。1949年初于法库中学高中二年级休学后,到冯贝堡高级小学任教。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25日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1951年2月考入哈工大采矿系本科读书。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宁有义于9月转入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采矿系读书。1953年5月到鞍山钢铁公司设计院随苏联专家实习、参加鞍钢三大工程之一的辽阳水源改造工程,在现场工作一年,获由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颁发的鞍钢三大工程纪念章1枚。1954年7月于东北工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助教、讲师、采矿系教工工会主席、专业党支部书记。1954年10月到清华大学进修,学习水利工程。1955年7月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班(为国家第一期研究生班之一),研究水文地质。1957年8月于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后,回到东北工学院任教。曾帮助法库县交通局引进铺路新技术,加快了全县的修路进度,提高了路面工程质量。1981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曾任全国工业节水学会会员、辽宁省水利学会理事、辽宁省地质学会理事。
1982年至1985年,宁有义被借调参加支援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开展城市工业节水和开辟城市居民饮用水水源。先后12次到呼和浩特、包头、集宁等市调研。为呼和浩特市引黄河水人城做水源供居民饮用,曾7次到黄河段及沿路考察。通过3年的艰苦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年节水750万吨,相当于新建两个大型水源的供水。
晚年经历1992年10月,宁有义应聘于法库县红五月乡,承担大泉眼矿泉水的开发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了开发任务。“大泉眼矿泉水”经省级和国家级鉴定,为优质矿泉水。红五月乡政府与辽宁省广播电视厅联合成立东北虎矿泉水公司,将“大泉眼矿泉水”命名为“东北虎”牌矿泉水,经加工后运销沈阳城区。“东北虎”矿泉水,已成为沈阳市的名牌产品。1997年,宁有义应聘参加了本溪市狗儿汤温泉以井代泉改造工程,完成后使温泉地区的出水量扩大了7倍。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疗养条件。
去世2002年2月14日,宁有义因病逝世,终年77岁。
相关参考
凌统与甘宁什么关系?凌统与甘宁有什么恩怨纠葛两人先敌后友。甘宁先是江贼,后来在黄祖手下做事,在这时候杀死了孙策的部将凌操,就是凌统老爹,又因为一直不受重视,投靠了孙权.这时候甘宁和凌统一起在孙权手下为
凌统与甘宁什么关系?凌统与甘宁有什么恩怨纠葛两人先敌后友。甘宁先是江贼,后来在黄祖手下做事,在这时候杀死了孙策的部将凌操,就是凌统老爹,又因为一直不受重视,投靠了孙权.这时候甘宁和凌统一起在孙权手下为
简介刘大(kuí)出身于安徽省枞阳县汤沟耕读世家,祖、父均为秀才,塾师兼事农作。大曾自言“家世皖江侧,薄田十亩余。”幼年,从父读书,(一说刘大为汉高祖刘邦长子齐王刘肥后裔,陈洲刘氏伯二公第十八世孙,属
常言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可是,古代有的妓女也常常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真爱,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南宋洪迈《夷坚志补》卷第二有《义倡传》,就记载了北宋时一位妓女为大诗人秦观守节,爱他直到生命
先给大家看一首诗:“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罗贯中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元直走马荐诸葛”一回,小编从小就喜欢《三国》,感觉这一段演的真的不错,看着刘大耳
先给大家看一首诗:“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罗贯中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元直走马荐诸葛”一回,小编从小就喜欢《三国》,感觉这一段演的真的不错,看着刘大耳
和生命一样没有回头路的是感情。即使时光倒流,感情也不会回到起点。对丁夫人,曹操一直努力地想回到起点,但是失败了。曹操不可能让一个天天斥骂自己的女人留在家里,他一气之下,把丁夫人打发回了娘家。哼,什么时
三国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英雄辈出,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坚韧不拔的刘备,风潇洒的周瑜,更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其中曹操无非是三国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从历来的史书记载或者是像
故事还要从头说起。周奎,他是大明朝上亿芸芸众生之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平头百姓。他家境贫寒,自从从老家苏州到了北京做了“北漂一族”后,发现日子越发难过了。要知道“京漂”在大明朝这座最繁华宏伟的城市
程德全,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人,生于1860年7月22日(清咸丰十年六月初五)。其父程大观为附贡生,靠教书为生。程幼年随父读书,1878年完婚后,因家贫无以自给,出外教书。程本人为廪贡生出身,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