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刘天华简介

Posted 音乐

篇首语: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刘天华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近代人物刘天华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刘天华

别名:天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江阴市澄江镇(现澄江街道)

出生日期:1895年2月4日

逝世日期:1932年6月8日

职业: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

主要成就: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他反对音乐成为“贵族们的玩具”提出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

代表作品: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独奏曲 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 200首。

爱好:音乐,演奏

刘天华个人生平

1895年:2月4日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09年—1911年(14岁—16岁):在常州中学求学时,参加校中军乐队,学习吹军号及军笛,开始接触西洋铜管乐。

1911年:辛亥革命,学校停办之后回到故乡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吹奏军号。从此时开始音乐工作。

刘天华

1912年—1914年(17岁—19岁):赴沪参加沪西开明剧社,任乐队工作。在这时期学习各种西乐器,举凡管弦乐器、钢琴等,均加学习,尤以铜管乐器多有深造,并对西洋作曲理论有所接触。

(历史lishixinzhi.com)

1914年:开明剧社解散,解散,返里任教于华墅华澄小学。开始了他音乐教学的生涯。1915年(20岁):是年春丧父,复贫病失业,心境恶劣,偶赴市购得二胡一把,每日拉奏,随产生《病中吟》旋律初稿,表达他当时的不得志和内心的抱负。秋任教常州母校,为母校建立了军乐队与丝竹合奏团,常至民间演出。

1916年(21岁):与殷尚真女士结婚。被江苏省立五中聘为音乐教员,并在该校组织了丝竹部和军乐部两支乐队。

1917年(22岁):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习二胡及琵琶等。

1918年(23岁):夏,从沈肇洲先生学习崇明派琵琶的演奏。开始创作《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等曲。

1920年(25岁):夏,赴河南学习古琴,沿途还一路寻访民间艺人,采集各处民间音乐。染癣疥,负病归。至此,刘天华比较深入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精致典雅的一面。 在此期间,他对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也进一步学习,他常和熟习音乐的好友澈尘和尚探索研究民间音乐及佛教音乐。

1921年(26岁):到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在江阴组织暑期“国乐研究会”,授《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等曲。

1922年(27岁):赴北京,先后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北京女子高师和国立艺专音乐系科的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结识了音乐家萧友梅、杨仲子等人。他的学生有曹安和、王君仪、韩权华、萧伯青、吴伯超等。

1923年(28岁):从托诺夫学习小提琴,同时悉心钻研西洋音乐理论,得到了不错的成就。小提琴的学习,给予他对胡琴的改进十分大的启发,他又对西洋作曲方式,尤其西方和声学的进一步研习。

1924年(29岁):《月夜》定稿。

1926年(31岁):除北大与女师外,又任教于艺专。创作《苦闷之讴》。学习昆曲。在家中组织了学习昆曲的组织,和北大、及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共同学习研究,又学习三弦拉戏,并不时研究欣赏京剧,这些都对他以后的作曲有不小帮助。

1927年(32岁):从北京燕京大学音乐系外籍教授学习理论作曲。因托诺夫去津,改从欧罗伯学习,6月,欧罗伯离京,停。创办国乐改进社,编辑出版了《音乐杂志》(共10期)。创作《歌舞引》《改进操》《悲歌》。

1928年(33岁):创作《除夜小唱》(良宵)、《闲居吟》,发表《空山鸟语》定稿。

1929年(34岁):创作《虚籁》。

1930年(35岁):3月,继续从托诺夫学习,直至罹病,未间断。听写《梅兰芳歌曲谱》一册。

1931年(36岁):在高亭公司灌音二胡曲《病中吟》及《空山鸟语》,琵琶曲《歌舞引》及《飞花点翠》。

1932年(37岁):创作《独弦操》及《烛影摇红》。6月1日赴天桥收集锣鼓谱,染猩红热,罹病仅一星期,6月8日晨5时20分逝世。享年整37岁(别处记载38岁,是按虚岁计算)。

刘天华成就贡献

创作乐曲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于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已成为琵琶经典乐曲。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办公室主任、特产处处长乔天华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乔天华别名:乔永祥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出生日期:1902年逝世日期:1989年5月24日职业:办公室主任、特产处处长信仰:中国共产党乔天华早年经历1919年春入山东省立第九中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陈天华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陈天华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原名显宿,字星台、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初官费留学日本,参与编辑《游学译编》、《新湖南》等书刊,发表宣传革命的著作《猛回头》、《警世钟》

知名人物 刘天华生平故事简介,刘天华历史评价,刘天华怎么死的?

刘天华,原名寿椿,江苏江阴人,1895年2月4日(清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十)生。父亲刘宝珊,清末秀才,倡导新学,在本县与人合办翰墨林小学,刘天华幼年与兄刘半农均就读于该校。刘天华1909年入常州府中学堂

历史人物 清末革命烈士陈天华简介 陈天华是怎么死的

  陈天华是清朝末年著名革命烈士,是华兴会的创始人之一,为同盟会会员,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鼓动家和宣传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人物档案  姓名:陈天华  别

清末革命烈士陈天华简介 陈天华是怎么死的?

  陈天华是清朝末年著名革命烈士,是华兴会的创始人之一,为同盟会会员,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鼓动家和宣传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人物档案  姓名:陈天华  别

知名人物 陈天华生平故事简介,对陈天华的评价

陈天华,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县下乐村人。1875年(光绪元年)生。母亲很早去世,父亲陈善,是个落第秀才。陈天华幼年替人放牛,或卖些零碎东西,藉资糊口,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十五岁才入蒙塾

陈天华为什么会“蹈海自杀”?陈天华自杀的历史影响

  陈天华,生于公元1875年,去世于公元1905年,原名显宿,字星台、过庭,别号思黄,为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烈士,中国同盟会成员,华兴会创始人之一。陈天华作《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外国列强侵略

历史人物 刘天华个人资料

刘天华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为著名文学家刘半农之弟。www.cha138.com  早年在常州的中学学习西洋乐器,铜管

历史人物 陈天华为什么会“蹈海自杀”

  陈天华,生于公元1875年,去世于公元1905年,原名显宿,字星台、过庭,别号思黄,为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烈士,中国同盟会成员,华兴会创始人之一。陈天华作《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外国列强侵略

历史人物 刘天华做出的成就贡献有哪些 他的墓地现在在什么地方

成就贡献>创作乐曲>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