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淞沪会战中的名将谢晋元简介
Posted 北伐军
篇首语:当生活如同炼狱,必须自己创造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淞沪会战中的名将谢晋元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淞沪会战中的名将谢晋元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谢晋元
别名:字中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出生日期:1905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1941年4月24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黄埔军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淞沪会战死守四行仓库
妻子:凌维诚
谢晋元个人生平
(历史lishixinzhi.com)谢晋元,字中民,广东省蕉岭县人,生于1905年4月26日。父亲谢发香是小商贩,母亲李氏是渔民的女儿。晋元少年时好下棋,善书法,爱读书,为人憨厚、刚毅、果敢。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国民族矛盾急剧上长升的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贻至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生灵涂炭,沉重的民族灾难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火种。他把岳飞的“精忠报国”作为座右铭,立志为国献身。
少年时代谢晋元的童年,正处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时期。
1912年,蔡元培、吴玉章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正在全国各地兴起。那时,尖坑村的父老乡亲很快接受了新思想,就在村中利用几间旧平房创办新学,用新思想教育民众,所以为学校取名“育民学校”。
1913年春,父亲将9岁的谢晋元送到育民学校读书。老师除教授算术、珠算外,还教《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作为识字课本。
老师结合教学,宣传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进行“天下为公”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教育,讲授“礼义廉耻”的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谢晋元在育民学校读书四年,就受到了新文化进步思想的启蒙教育。
1919年,15岁的谢晋元以优良成绩考上省立梅州第五中学(今梅州中学)。谢晋元在梅州的读书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丝毫没有气馁,相反他更加发奋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学好书本知识在人生事业上至关重要。他在后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要努力勤读,以求增进个人的学识,凡一切事业,均由学问为出发点,没有学问,无论是很好的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而且会做坏”。
1919年,在全国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卖国贼的斗争形势下,梅州许多青年学生包括谢晋元都参加到这场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浪潮中去。在宣传活动中,他深切体会到青年人若只求空谈理论,不求实际斗争,这样的斗争必然会失败。于是谢晋元决心以三民主义为原则,身体力行去奋斗。
投笔从戎1925年,谢晋元在声援“五卅运动”示威大游行的斗争中,目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暴行,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封建军阀作乱,人民不得安宁。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革命力量,看到了周恩来亲自组织黄埔军校学生参加示威游行。于是,谢晋元毅然投笔从戎,并赋从戎诗一首:“河山破碎实堪伤,休作庸夫恋故乡。投笔愿从班定远,千古青史尚留芳”。
1925年12月,谢晋元从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毕业,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先入步兵科,后转政治科,是政治大队第三队学生。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谢晋元经常聆听革命思想教育。
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北伐,就读于黄埔军校的谢晋元提前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八个军约10万人,分中、西、东三路进军。当时,谢晋元隶属东路北伐军,在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的指挥下,任排长,率领一排人马,在东路北伐军驻守汕头地区前线英勇作战,扫荡孙传芳在福建、浙江的军队。
10月上旬,孙传芳的福建军务督办周荫人,趁国民革命军在广东兵力薄弱之机,率领4个军3万余人南下,分3路进攻广东。先后占领了今蕉岭、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饶平等地。并在永定设立行营,补给物资,指挥作战。
在这种敌情下,谢晋元率领一排人马参加袭击永定城的战斗,三天三夜,攻克永定,全歼永定之敌4500人,周荫人率千余人越城逃走。11月8日,十四师在漳州不战而胜,逼近福州。谢晋元在永定、漳州等战役中,身先士卒,英勇果断,冲锋杀敌,初建战功。因此由排长升至少尉连长。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攻占了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并召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
1927年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在武昌举行第二次北伐誓师大会,继续进行北伐。谢晋元随军到达南京,驻守京沪路东段。
相关参考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谢晋元抗日将领。字中民,广东蕉岭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1926年毕业参加北伐。历任排、连、营长、参谋主任及团副等职。1937年淞沪会战前夕,随所部八十八师由无
谢晋元曾经死守四行仓库年仅37岁被叛徒杀害 谈及淞沪会战,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被视为这场战役最为悲壮的场景。正如那首著名的《歌八百壮士》所唱,「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
四行仓库今犹在,不见当年谢将军。如果对于谢晋元不熟悉,那么你一定知道血战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其指挥官就是当时的谢晋元谢团长。937年8月13日,中日的第一场大战开始了,史称淞沪会战,国军在上海与日军打
谈及淞沪会战,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被视为这场战役最为悲壮的场景。正如那首著名的《歌八百壮士》所唱,“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谢晋元率部进驻四行仓库后,立即着手修筑工事。士兵们在窗口堆上沙包作为掩体,楼顶上架起机枪。第二天凌晨,日军吃惊地发现四行仓库里出现了中国军队。正午,日军开始以重兵向四行仓库发起进攻。谢晋元>面对日军的
谢晋元率部进驻四行仓库后,立即着手修筑工事。士兵们在窗口堆上沙包作为掩体,楼顶上架起机枪。第二天凌晨,日军吃惊地发现四行仓库里出现了中国军队。正午,日军开始以重兵向四行仓库发起进攻。谢晋元>面对日军的
历史人物 最英勇的抗战名将,为何在淞沪会战最惨烈之际, 突然离职呢
>1931年“一二八”淞沪战役和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只有一位抗日将领同时参加了这两次战斗,此人就是张治中。>在第一次淞沪战役,张治中在十九路军英勇抗击日军的情况下,向蒋介石主动请缨,率领两个
知名人物 谢晋元生平故事简介,谢晋元历史评价,谢晋元怎么死的?
谢晋元,字中民,广东镇平(今蕉岭)人。生于1905年4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世居镇平同福乡尖坑村。父亲谢发香是个小贩,母亲李氏是渔民的女儿。谢晋元兄弟姐妹共十一人,一个哥哥,九个姐妹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