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晚清军事家,政治家刘坤一简介
Posted 总督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晚清军事家,政治家刘坤一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晚清军事家,政治家刘坤一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刘坤一
别名:刘岘庄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新宁
出生日期:1830年1月21日
逝世日期:1902年10月6日
职业: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
主要成就:后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
(历史lishixinzhi.com)代表作品:《刘坤一集》
谥号:忠诚
追赠:追封一等男爵,赠太傅
刘坤一人物生平
早期刘坤一的出仕过程和当时很多其他汉族督抚曾国藩、李鸿章等类似,都是身作儒生不满太平天国之乱而参与地方乡勇,进而因战功而被擢升为地方大员的典型例子。在1855年,刘坤一在太平天国动乱期间参加乡勇团练,加入江忠源系湘军征讨太平军,其后因带领湘军立下战功,而由廪生逐级升为教谕、知县、知州、知府、广东按察使及广西布政使,并于1865年起晋升为江西巡抚,任内作风保守,认为社会之富强源于典章制度的优良,抄袭西方技术不如“自力更生”,对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理念不予认同,这种思想可反映在他的讲话之中:“为政之道,要在正本清源。欲挽末流,徒废心力。国朝良法美意,均有成规,因其旧而新之,循其名而实之,正不必求之高远,侈言更张。大乱既平,人心将静,有志上理者,其在斯时乎!”
中期在1875年,刘坤一署任两江总督,又在翌年晋升为两广总督直到1879年,之后在1880年开始担任了两年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从这时期开始,由于因为官职调升的关系,开始接触及认识西方事务(两江及两广总督驻地分别是和洋人商务往还较多的江宁及广州,相反江西只是一个内陆省份),并对洋务作有限度支持。在署两江总督及两广总督任内期间整顿治安,主力清剿哥老会及海盗;又在任两广总督时认为赌风不良而禁赌;在任两江总督时沿袭他在任江西巡抚的整顿财政政策,精简勇营以节省军费,将地方乡勇数裁减四分之一,又减免捐助陕西的军饷、并查办招商局贪污。推动洋务方面,在任职两江总督期间发展海运、支持江南制造局造舰及提议各兵工厂生产专门化。然而,他又反对采煤及发展铁路,其中反对发展铁路的原因是担心铁路会令挑夫和大运河的船家失业。
后期在1890年开始,他复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91年又受命帮办海军军务,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被授予钦差大臣职衔,节制关内外各军对日作战。刘坤一在此时期对洋务的态度比之前更为积极,包括推动现代化政策如推动江南制造局自行练钢、提议在湖南开采煤矿及自行兴办铁路,在1895年与张之洞联名上奏倡议包括军队、经济及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又参与组织如在1895年加入主张变法的强学会,并捐助五千两白银。除了推动洋务外,他继续以往传统变法式的整顿吏治及治安的政策,包括保荐亲民的知府知县8人及办理团练,在1892年肃清两江境内的哥老会。在1898年戊戌政变后强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黜皇帝光绪,在1900年义和团乱时主张严厉镇压并和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倡导组织了东南互保,保障了东南各省免受团乱为祸。其后在1901年又与张之洞联名上《江楚三折》,主张育才兴学、整顿变通朝政、兼采西法以扭转清朝江河日下的局面,开启了清廷晚清改革的先声,然而,在改革开始不久,刘坤一却在1902年去世,赐谥忠诚。
昼夜戒备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8月7日,刘坤一兼署江宁将军。26日,他在《续办江海防务折》中报告了镇江、江宁一带昼夜戒备的筹防情形,为防日军“窜入南洋,以图分忧”,特“将一应战守事宜妥为布置”。10月之后,日军在辽东、辽南攻陷许多城池,清廷为挽救危局,28日谕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节制”。并派湖南巡抚吴大瀓、四川提督宋庆为帮办。刘坤一接受命令,表示"惟有殚竭血诚,于一切防剿机宜,仰秉睿?,悉心筹划……亟图补救,迅扫狂氛"。但是他却以“队不齐,械不备”未迅速行动。
军队调度1895年,刘坤一开始加强军队调度,派吴大瀓统率湘楚各军20多营万余人陆续出关,委新疆藩司魏光焘为前敌营务处。1月初,盖平(今盖县)失陷,清廷“谕刘坤一进驻山海关”,16日才遵旨出驻山海关。同时”抽调各营,分派帮办,并陈事宜八条”。当时清军在海城、营口、牛庄、田庄台一带集结7、8万人,而日军在海城、盖平不过2万人。2月底以前清军曾四攻海城,均遭败北,并于3月间先后失去鞍山、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地。清军的节节败退,使刘坤一重整军队,以图反攻的设想化为乌有。不到10天时间,清军6、7万人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宋庆、吴大瀓溃而西走,从双台子退至石山站。
相关参考
刘坤一,生于公元1830年,去世于公元1902年,又叫刘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清末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洋务运动领袖。 刘坤一自幼接受封建儒家传统教育,但是去并没有一直因循守
刘坤一(1830年1月21日-1902年10月6日),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日甲午战争时,支持对日作战,并任湘军统帅指挥湘军出关与日军交战。在其后的甲午战争、百日维新、
人物生平早期刘坤一的出仕过程和当时很多其他汉族督抚曾国藩、李鸿章等类似,都是身作儒生不满太平天国之乱而参与地方乡勇,进而因战功而被擢升为地方大员的典型例子。在1855年,刘坤一在太平天国动乱期间参加乡
本文作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刘敦暲先生是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的第五代长孙,从1946年至今一直生活在南京,并随祖父母在刘公巷生活过相当一段时间,对老巷、老宅、家族的历史有较深的了解。此前有媒体报道
刘坤一雕像 刘坤一事晚清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离世后他代表湘军苦撑大局,中日甲午战争时任湘军统帅指挥湘军出关与日军交战。 刘坤一晚年做了哪两件大事 一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
历史人物 刘坤一的主要事迹 刘坤一的人物生平 刘坤一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刘坤一 别名:刘岘庄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新宁 出生日期:1830年1月21日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02年10月6日 职业:两江总督
人物档案 姓名:刘坤一 别名:刘岘庄 谥号:忠诚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湖南新宁 出生时间:1830年1月21日 去世时间:1902年10月6日 职业
人物档案 姓名:刘坤一 别名:刘岘庄 谥号:忠诚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湖南新宁 出生时间:1830年1月21日 去世时间:1902年10月6日 职业
导读:古话说,机不密祸先发。要件泄密,历来都备受关注。晚清曾频发泄密事件。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刘坤一泄密事件同治九年(1870年)“庚申,刘坤一以漏泄密谕,褫职留任”。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作为封疆大吏,
刘坤一家族是近代新宁刘氏3大族中最著名的一支。据记载,刘坤一与刘长祐同宗不同派,他是刘长祐的族叔,但年纪却比刘长祐小。刘坤一与刘长祐关系很好,而且他的起家与发迹,都受到刘长祐的很大帮助。刘坤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