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赵昀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宋理宗墓在哪
篇首语:不一定终身受雇,但一定终身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理宗赵昀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宋理宗墓在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理宗赵昀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宋理宗墓在哪
宋理宗赵昀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宋理宗墓在哪
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原名赵与莒,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是为宋理宗。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执政后期,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联合蒙古国灭金。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景定五年(1264年)11月16日,宋理宗在临安去世,在位40年,享年60岁,谥号是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理宗病重时,曾下诏,征求全国名医为自己治病,但无人应征。理宗病逝,遗诏太子赵禥即皇帝位。咸淳元年三月,葬于会稽永穆陵。咸淳二年上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
根据周密《齐东野语》的记载,最初曾拟定“景”“淳”“成”“允”“礼”五字为备选庙号,最后定位“礼宗”,但有人说“礼宗”与金哀宗拟的谥号相同,便更名为“理宗”,人民认为根据理宗崇尚理学的实际出发,如此谐音也是名实相符。
宋理宗只有一个儿子赵维,是1238年9月19日生,但在当年的11月21日就去世了,后来就再也没有生下儿子,只得立他的侄子赵禥为太子,是为宋度宗。
宋理宗死后不过十五年,其陵墓,包括南宋其他几位帝王和后妃的陵墓,被一个叫杨琏真珈的僧人盗发,理宗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所以还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从陵墓中脱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理宗头颅割下,并制作成饮器,送交北京大都元朝统治者,其躯干则被焚毁。这是宋理宗生前万万没有料到的。理宗的头颅直到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被找到,朱元璋命人将理宗颅骨重新安葬于宋陵遗址,并对被毁坏的陵墓进行了修复。
相关参考
宋度宗赵禥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宋度宗墓在哪赵禥(1240-1274),南宋皇帝,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
宋度宗赵禥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宋度宗墓在哪赵禥(1240-1274),南宋皇帝,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
周宣帝宇文赟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宇文赟墓在哪北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字乾伯,鲜卑族,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李娥姿,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即位后沉湎
周宣帝宇文赟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宇文赟墓在哪北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字乾伯,鲜卑族,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李娥姿,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即位后沉湎
唐穆宗李恒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唐穆宗墓在哪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李宥,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唐宪宗第三子,初封建安郡王,后进封遂王。812年,被立为皇太子。820年继位,在位五年(820年
宋光宗赵惇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南宋光宗墓在哪赵惇(1147年——1200年),庙号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宋孝宗第三子。1189年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1194年7月2
明穆宗朱载垕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明穆宗墓在哪明穆宗朱载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嘉靖帝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是明世宗与杜康妃
明穆宗朱载垕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明穆宗墓在哪明穆宗朱载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嘉靖帝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是明世宗与杜康妃
汉桓帝刘志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汉桓帝墓在哪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匽明,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
汉桓帝刘志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汉桓帝墓在哪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匽明,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