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画家髡残简介

Posted 王蒙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画家髡残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画家髡残简介

清朝人物

中文名:髡残

别名:石溪、白秃、石道人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

出生日期:1612年

逝世日期:1692年

职业:画僧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山水

代表作品:《层岩叠壑图》《卧游图》《苍翠凌天图》《松岩楼阁图》

髡[kūn]残(1612~1692)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潜心艺事,与程正揆(程正揆,号青溪道人)交善,时称二溪,艺术上与石涛并称二石,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王蒙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又近黄公望之法。他还远宗五代董源、巨然,近习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学习传统基础上,重视师法自然,自谓“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经常驻足于名山大川,流连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观的情感、性灵与客观的景物、意境相感应、交融,使其山水画景真情切,状物与抒情成为一体。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川空□茂密、浑厚华滋的情调。他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使得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存世代表作有《报恩寺图》,绘南京聚宝门外报恩寺,通过概括提炼,表现了金陵名胜的磅礴、奇异气象。《云洞流泉图》、《层岩叠壑图》和《雨洗山根图》(均藏故宫博物院),以繁密的布局、苍劲的用笔、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显现出石溪鲜明的艺术特色。

生平

髡残自幼就爱好绘画,年轻弃举子业,20岁削发为僧,云游名山。30余岁时明朝灭亡,他参加了南明何腾蛟的反清队伍,抗清失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战争的烽火迫使他避兵深山,关于他这段在古刹丛林的经历,程正揆《石溪小传》有载:“甲申间避兵桃源深处,历数山川奇辟,树木古怪与夫异禽珍兽,魈声鬼影,不可名状;寝处流离,或在溪涧枕石漱水,或在峦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栏,或避雨虎穴,受诸苦恼凡三月,”艰险的丛林生活虽使他吃尽了苦头,但倒给了他一次感受大自然千奇百怪的好机会,充实了胸中丘壑,为后来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一点,在他的不少题画诗中,都明显可见。

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的髡残对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着深刻的领会和观察,最后落脚在南京牛首山幽栖寺。曾自谓平生有“三惭愧”:“尝惭愧这只脚,不曾阅历天下多山;又尝惭此两眼钝置,不能读万卷书;又惭两耳未尝记受智者教诲。”

(历史lishixinzhi.com)(历史lishixinzhi.com)

髡残是一位能诗书,善绘画的多面手。他擅绘人物、花卉,尤其精于山水。他宗法黄公望、王蒙,绘画基础出于明代谢时臣,其技法直追元代四大家,上及北宋的巨然,他曾说:“若荆、关、董、巨四者,得其心法,惟巨然一人。巨然媲美于前,谓余不可继迹于后。”他学谢时臣,在直取其气概浑宏的同时,变其丝理拘谨的毛病,学元代四家以及董其昌的画法,同时敢于刻意翻新,“变其法以适意”,并以书法入画,不做临摹效颦,仰人鼻息的玩味的做法。黄宾虹以他的特点概括为“坠石枯藤,锥沙漏痕,能以书家之妙,通于画法。”正是他这种重视用情感,用心血入画,重视笔墨技巧的独特运筹。一些被先人画惯的名山大川,到了他的画中,却别具一格,另有新貌,有着不同于他人手笔的特色。

髡残的山水画章法稳妥,繁复严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胜,而于平凡中见幽深;笔法浑厚,凝重、苍劲、荒率;善用雄健的秃笔和渴墨,层层皴擦勾染,笔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滞,秃笔而不干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并以浓墨点苔,显得山川深厚,草木华滋。他的作品以真实山水为粉本,具有“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生平 髡残自幼就爱好绘画,年轻弃举子业,20岁削发为僧,云游名山。30余岁时明朝灭亡,他参加了南明 清《苍翠凌天图轴》何腾蛟的反清队伍;又惭两耳未尝记受智者教悔。” 他的作品以真实山水为粉本,具有“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

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快雪初晴侯,疏松隔岸闻。水声高下涧,山色去来云。双履泥涂滑,一藤山迳分。满怀吟未就,清煞沈德文。壬寅夏六月暑中作于大歇堂,电住道人残衲介丘。

钤印:石溪(白文)、白秃(朱文)

此图写雪後初霁之时,一红衣隐者策杖行于山道涂中,远山云开,结庐于林下,章法稳妥,繁复严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胜,于平凡中见幽深. 艺术特点 髡残 扇面擅画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师法黄公望、王蒙,尤近于王蒙。其画章法严密,笔法苍劲,喜用秃笔渴墨,层层皴擦勾染,厚重而个板滞,影响与评价髡残在明末遗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艺术特点

髡残扇面擅画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师法黄公望、王蒙,尤近于王蒙。其画章法严密,笔法苍劲,喜用秃笔渴墨,层层皴擦勾染,厚重而不板滞,郁茂而个迫塞,善写平凡景致,平淡中见幽深。与石涛、弘仁、朱耷并称“清四僧”。 工诗文、书画,擅山水、花卉。山水师法王蒙、黄公望,并汲取董源、巨然、董其昌、文徵明等人画法。博采众长,加以发展变化,又能师法自然,于游历中观赏体验名山大川的万千景象。所画山水,构图饱满,重山复水,繁密中见疏灵,善用秃锋渴笔画山石树木,以浓淡墨渲染,苍劲凝重中透出丰润秀逸之致,意境奇僻幽深,得江南山水空濛茂密、浑厚华滋之质。其绘画在当时名重一时,对后世亦有很大影响,后人将其与石涛并称二石,又与渐江、朱耷、石涛合称清初四僧。有《报恩寺图》、《云洞流泉图》、《层岩叠壑图》、《雨洗山根图》等传世。在绘画论画云:“董华亭(其昌)谓:‘画和禅理共旨,不然禅须悟,非工力使然,故元人论品格,宋人论气韵,品格可力学而至,气韵非妙悟则未能也。”在提倡勤学的同时,也主张作画须有“妙悟”,并非下死力就可得画之神韵。

影响评价

髡残在明末遗民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画也为世人所瞩目。当时著名的文人兼大鉴赏家周亮工就十分景仰、看重髡残的人品和画学,在《读画录》中为他写小传,谓:“人品笔墨俱高人一头地……绘事高明,然轻不为人作。”张怡在髡残的《仿米山水册》中是这样评价这位心灵相契的老友的:“举天下言诗,几人发自性灵?举天下言画,几人师诸天地?……此幅自云效颦米家父子,正恐米家父子有未到处,所谓不恨我不见 髡残古人,恨古人不见我耳。”他认为髡残的诗,是写出了自己的性灵;髡残的画是直师造化,甚至比宋代米芾父子还好;髡残的佛学是直指本心,而没有出家人开堂说法的那种俗套。张庚《国朝画征录·髡残传》云:“石□工山水,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笔墨高古,设色精湛,诚元人之胜概也。此种笔法不见于世久矣!”这段话说明髡残的画深得元季四大家的精髓。总之,三百多年来,髡残一直以其人品与画品并重的高华之气,影响着画坛,成为画家心目中的丰碑。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画僧"髡残的个人简介 髡残的个人评价

髡[kūn]残(1612-1673),本姓刘,清画家,后出家为僧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

清初四画僧髡残简介 髡残是个什么样的人?

  髡残是清朝著名画家,为明末清初人氏,原本姓刘,后来出家为僧之后,名为髡残,字介丘。髡残虽为僧人,于绘画上却又很高成就,与石涛合称“二石”,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ld

历史人物 髡残的简介_髡残的作品_髡残高山流水_清初四画僧

中文名:髡残别名:石溪、白秃、石道人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出生日期:1612年逝世日期:1692年职业:画家主要成就:山水,与石涛合称“二石”,“清初四画僧”之一代表作品:《层巖叠壑

历史人物 清初四画僧髡残简介 髡残是个什么样的人

  髡残是清朝著名画家,为明末清初人氏,原本姓刘,后来出家为僧之后,名为髡残,字介丘。髡残虽为僧人,于绘画上却又很高成就,与石涛合称“二石”,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  髡残为湖广

历史人物 清初四画僧髡残简介 髡残是个什么样的人

  髡残是清朝著名画家,为明末清初人氏,原本姓刘,后来出家为僧之后,名为髡残,字介丘。髡残虽为僧人,于绘画上却又很高成就,与石涛合称“二石”,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  髡残为湖广

历史人物 清朝画僧、书法家髡残简介,髡残书法和山水画作品有哪些

简介髡[kūn]残(1612~1692)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

清代画家石涛简介 石涛山水画

  石涛  石涛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尤其擅长山水画,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画家石涛简介  石涛(1642年-1708年),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画家梅清简介,梅清山水画的风格是怎样的

人物简介梅清(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

梅清作品简介

梅清作品“黄山画派”巨匠梅清槿桴黄山,以它瑰伟奇特的丰姿,自古来吸引无数文人骚客为之折腰咏叹;黄山,以它云谲波诡的神韵,吸引着历朝历代无数画家为其挥毫泼墨。清初画坛上,就有这样一批画家,他们长期深入黄

历史人物 清代画家罗恒简介

中华民国人物本名:罗恒字号:字梅仙,号锄璞道人所处时期:清(历史lishixinzhi.com)重要作品:《国[清]朝画徵续录、墨林今话》罗恒侨居金陵(今南京)。牧裔孙。画山川传家法,年八十余犹操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