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末粤剧名演员李文茂简介

Posted 粤剧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末粤剧名演员李文茂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末粤剧名演员李文茂简介

清朝人物

本名:李文茂

所处时代:清末

出生时间:广东鹤山

去世时间:1858年

主要成就:伶人为国为民

(历史lishixinzhi.com)(历史lishixinzhi.com)

历史文献:《李文茂起义》

李文茂概要

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李文茂在洪秀全的号召下,他和陈开等在佛山等地起义,和太平天国一道,分头反抗满清,当时他把粤剧班中的会武功的人,编为三军:小武及武生为文虎军,二花脸和六分等编为猛虎军,五军虎及武打家编为飞虎军,李亲任三军统帅,他率领的粤剧子弟兵,勇猛善战,他们利用戏班中翻跟斗的飞跃功夫,翻登城垣,屡立功勋,起义不久,势如破竹,攻占了广州府,肇庆府,惠州府等辖下的十多个县。

李文茂经历

一八五五年(咸丰五年)清满政府下令禁演粤剧,执行禁令的是当时广东总督叶名琛,他在广州曾被李文茂的粤剧子弟兵围攻多次,他对粤剧艺人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不独禁演粤剧,还下令解散所有的粤剧戏班,而且还焚毁佛山和广州的“琼花会馆”(粤剧戏班组织的会所),追查和通缉与李文茂起义的有关的粤剧艺人,当时被株连和被杀害的粤剧艺人和人民数以千计。李文茂随陈开进入广西后,在桂平建立大成国,称平靖王。一八五八年(咸丰八年)攻广西桂林不克,退黔桂边境怀远山中病逝。

伶人为国为民,高举义旗,并取得辉煌成绩的,李文茂是第一人,他在历史上,戏剧史上,尤其是在粤剧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他的光荣事迹,也曾写成粤剧剧本《李文茂起义》在舞台上演出。佛山青年粤剧团也上演过《铁血红伶》,当时初出道的李淑勤就在其中扮演李文茂的师妹,太平天国的特使张自芳。

相关参考

李文茂

  李文茂出生在?-1858年)是清末粤剧名演员。父亲原是粤剧伶人,李文茂是演二净(二花脸)角色,擅长扮演《芦花荡》的张飞和《王彦章撑渡》的王彦章等著名。李文茂在一八五四年跟随着洪秀全,在佛山等地起义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京剧老生演员杨宝森简介,杨宝森怎么死的

人物经历生平经历杨宝森(1909年~1958年)京剧老生演员,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杨宝森术的创始人。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诞辰:1909年10月9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

历史人物 清末京剧老生演员双阔亭简介,曾演过《逍遥津》等剧目

  谭派唱腔在北京流行开来以后,双处等人的传统唱法就逐渐失去了优势,于是他南下上海,1913年,梅兰芳第一次来上海演出,与梅先生同台演出的演员中就有双处。那时,他的视力已很差。表演上受到很多限制。戏码

历史人物 清末京剧青衣演员余紫云简介,代表剧有《打面缸》《祭江》

人物概述其父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被誉为老生三鼎甲。其子余叔岩,为余派老生创始人。曾一度边唱戏边收集古玩,并自营古玩店。由于与宫内规定冲突,并拒绝为某御史唱堂会,御史以日后不得登台相要挟,遂不再登台,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京剧老生演员奚啸伯简介,代表剧目有《白帝城》

人物简介奚啸伯(1910—1977)北京人。满族。自幼爱好京剧。青年时代常出入北京票房,唱老生,宗谭派。曾得言菊朋赏识,授以《打鼓骂曹》等剧。二十一岁正式搭班演出,先后辅佐杨小楼、尚和玉、尚小云。19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戏剧演员孟鸿寿简介,有“天下第一怪”之称

人物生平因童年患风疾病,高烧不退,本来家里已觉无指望了,置于后院,听天由命,后经一郎中草药调理,命虽保全,但发育不健全,两腿如棉,已是严重残废之人。稍大,见哥弟从父练功学戏,他亦好胜,跟随模仿,且文武

历史人物 潘有声简历_潘有声出生_潘有声图片_潘有声与蝴蝶

中文名:潘有声外文名:PoonYauSing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英属香港职业:粤剧文武生,影视演员代表作品:《马骝精大闹天宫》、《火烧红莲寺》性别:男潘有声——粤剧文武生  潘有声,香港粤剧文

知名人物 李文东人物简介

·李文东李文东,光学专家。中国应用光学的先驱之一。长期从事光学仪器的研制及其加工技术研究。重视培养光学技术人材。在军用光学仪器产品制式化、夜视技术研究、自行设计国产光学仪器,组建光学仪器工厂技术管理体

知名人物 李文钊人物简介

·李文钊李文钊,物理化学和催化化学家。长期从事石油、天然气催化转化,光电催化和催化新材料的研究工作。在开拓中国天然气转化利用研究,提出金属-半导体组合催化剂,建立“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和“固体电解质燃料

知名人物 李文华人物简介

·李文华李文华,著名林学家,生态学家。中国资源生态和生态工程学术带头人。对中国森林地理分布、结构、功能与生产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特别对青藏高原的森林和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定位研究,为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