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代官吏王云锦简介
Posted 官吏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代官吏王云锦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代官吏王云锦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王云锦
出生日期:1657年
逝世日期:1727年
(历史lishixinzhi.com)职业:清代官吏
王云锦人物生平
王云锦(1657年—1727年)清代官吏。字海文,号柳溪。榜名施云锦。又名顾云锦,江苏无锡人。生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卒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康熙四十八年,任会试同考官。后来,出任陕西学政,居为提督此地的道员。任职期间,参加编纂《康熙字典》。在康熙、雍正两朝为官。
相关参考
清代官吏便服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马褂的形制为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别。对襟马褂多当
王修人物生平简介 王修又叫做王脩,字叔治,先后为孔融、袁谭和曹操等人效命过。王修为人正直,在治理地方时公正严明,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最后被封为大司农郎中令。 王脩七岁时死了母亲。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人。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母亲“鬻纱布以自业”,他“佣书以养母”(佣书即抄书)。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为太学博士,以善辞藻
清朝官服,清朝官员服饰。清朝官服制度,同样反映了清朝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清统治者是以骑射武力征服了腐朽的明王朝,要维持统治,巩固政权,就要不忘这一根本。反映在服饰的典章制度中也是以“勿忘祖制”为戒。清
王修人物生平简介 王修又叫做王脩,字叔治,先后为孔融、袁谭和曹操等人效命过。王修为人正直,在治理地方时公正严明,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最后被封为大司农郎中令。 王脩七岁时死了母亲。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人。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母亲「鬻纱布以自业」,他「佣书以养母」(佣书即抄书)。> 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为太学博士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人。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母亲“鬻纱布以自业”,他“佣书以养母”(佣书即抄书)。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为太学博士,以善辞藻
闲时翻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版四川《江油县志》,发现县官和县吏工资收入差距特别大,县吏工资收入十分微薄。据《江油县志》记载,那时县级政府中,被称作官的,仅有知县、巡检、典史、教谕和训导等四五人(
闲时翻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版四川《江油县志》,发现县官和县吏工资收入差距特别大,县吏工资收入十分微薄。据《江油县志》记载,那时县级政府中,被称作官的,仅有知县、巡检、典史、教谕和训导等四五人(
应对灾荒、抚恤灾民,是每个国家政府的一项主要政务,基于其在政权合法性确立、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保障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清王朝吸取历代经验教训,在救荒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