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淑静端慧的同治皇后孝哲毅皇后简介

Posted 皇后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淑静端慧的同治皇后孝哲毅皇后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淑静端慧的同治皇后孝哲毅皇后简介

清朝人物

中文名:阿鲁特氏

别名:嘉顺皇后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蒙古族(原蒙古正蓝旗,后抬旗入满军镶黄旗)

出生日期: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初一日辰时

逝世日期: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寅刻

职业:皇后

主要成就:由大清门抬入宫的中宫皇后

丈夫:同治帝

公公:咸丰帝

婆婆:慈安太后、慈禧太后

父亲:崇绮

(历史lishixinzhi.com)(历史lishixinzhi.com)

陵墓:惠陵

孝哲毅皇后人物生平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副都统、前任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孙女,咸丰帝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之外孙女。

阿鲁特氏生于咸丰四年(1854)七月初一日辰时,比同治帝大2岁。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1872年3月11日)册立为皇后,九月十四(10月15日)子时迎娶,年19岁,比载淳大两岁。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德宗即位,奉两宫皇太后命,封为嘉顺皇后。

孝哲毅皇后有一姑姑,即恭肃皇贵妃,同为同治帝嫔妃。据传说,在选立皇后时,慈禧太后意在凤秀之女,且看不中崇绮之女,慈安太后意在崇绮之女。同治皇帝因为也看中阿鲁特氏,所以遵从了慈安的意向,选中了阿鲁特氏。因此,从立后的那一天起,慈禧就不喜欢阿鲁特氏。后来又见载淳与皇后感情甚密,相敬如宾,而被封为慧妃的凤秀之女常被冷落,慈禧更加愤怒,经常干预帝后的私生活,所以野史中才有阿鲁特氏被慈禧迫害致死的说法。不过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这个可怜的女孩子,恐怕到死时才明白后宫有多么险恶。

载淳驾崩后,因入继大统的光绪帝为同治平辈,故阿鲁特氏只能称皇后而非皇太后,徽号嘉顺皇后。光绪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崩,时距穆宗崩才七十余日,五月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九月,暂安梓宫于隆福寺。五年三月二十六(1879年4月17日),与同治帝合葬惠陵,升祔太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宣统帝入嗣穆宗,于宣统元年(1909)四月加上尊谥恭端,全谥: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个人生活

同治帝死于天花后,皇后阿鲁特氏当时已怀孕,慈禧太后为保住皇太后地位(要是阿鲁特氏诞下儿子,她就会成为皇太后,而升等成为太皇太后的慈禧,将会被逼退到幕后,因此政权将会落在阿鲁特氏手中),便逼迫她仰药自尽。另有野史称:有天慈禧太后正因小事而责罚阿鲁特氏时,命太监掌嘴。掌嘴是清宫对女性最低贱的惩罚,连宫女都未必会被掌嘴,皇后阿鲁特氏为此向慈禧太后求情:臣妾就算犯了什么大罪,也是从大清门抬进宫的皇后,请圣母为臣妾留点颜面吧!

大清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只在皇帝进出紫禁城、殿试的三及第(状元、榜眼和探花)出城、大行皇帝梓宫出城前往山陵安葬、帝后大婚时的皇后凤舆入紫禁城等等时候,大清门才会开启。阿鲁特氏是正宫皇后,当年大婚时当然是坐在凤舆中由大清门抬进宫来。阿鲁特氏之所以这样说,是想提醒慈禧太后:“臣妾再怎么也是个正宫皇后,没有该掌嘴的理由!。但这句话听在慈禧太后耳中并非如此,慈禧太后是丈夫咸丰帝妃子,地位远远低于身为正宫皇后的慈安太后,虽然同治帝登基之后两宫并尊,但实际上慈禧太后的礼制和待遇仍不及慈安太后。因此慈禧太后一生的遗憾,便是自己当年不是从大清门进宫,不曾当过皇后。因此,阿鲁特氏的一番言语,让慈禧太后觉得,是在讽刺和嘲笑自己不是从大清门进来的正宫皇后。

怒不可遏的慈禧太后,一时气过了头,没有多说什么,便命人将皇后送回寝宫,但从此,慈禧太后对阿鲁特氏又更加痛恨。

孝哲毅皇后死因分析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英年早逝。14天后,两宫皇太后发出懿旨:“皇后作配大行皇帝,懋著坤仪,著封为嘉顺皇后。”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阿鲁特氏崩逝于储秀宫,年仅二十二岁。《清史稿.穆宗本纪》只有简单的记载:“光绪元年二月戊子,皇后阿鲁特氏崩”。阿鲁特氏为什么要死,其原因有两个:一是靠山已无,生路邈茫。同治皇帝是阿鲁特氏惟一的靠山和希望。在同治帝活着的时候,尚备受慈禧的虐待和凌辱,同治帝死了,靠山也就倒了,生活的希望破灭了。二是处境尴尬。同治帝死后,慈禧不为他立嗣,却立同治帝的堂弟载湉(也是慈禧外甥)为嗣皇帝,承继咸丰帝为子,这就将阿鲁特氏置于处境尴尬的皇嫂之位,既不是皇太后,又失去了原来中宫皇后拥有的权力和尊贵地位。将来光绪帝立后以后,阿鲁特氏的地位更为尴尬,这是有清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角色,这在客观上把阿鲁特氏推向了绝路。阿鲁特氏死亡当天,两宫皇太后谕内阁:“嘉顺皇后于同治十一年作配大行皇帝,正位中宫,淑慎柔嘉,壸仪足式。侍奉两宫皇太后,承颜顺志,孝敬无违,上年十二月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遽于本日寅刻崩逝,哀痛实深。”这是清廷官方公布的死因,但说得含糊不清,难以让人信服。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孝哲毅皇后简介 孝哲毅皇后怎么死的 孝哲毅皇后与同治 孝哲毅皇后与慈禧-

  中文名:孝哲毅皇后  别名:嘉顺皇后、阿鲁特氏  国籍:中国(清朝)  民族:蒙古族(蒙古正蓝旗)  出生日期: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日辰时(1854年7月25日)  逝世日期: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寅刻(

历史人物 孝哲毅皇后简介 孝哲毅皇后与慈安

孝哲毅皇后与同治帝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是出身蒙古正蓝旗,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世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也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故而能在慈安太后的支持下成为同治帝的皇后。不过,由于慈禧不喜欢她,她

孝哲毅皇后与慈禧之间的关系 孝哲毅皇后与同治帝的关系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是清朝同治帝的皇后,同治帝是慈禧的儿子,孝哲毅皇后与慈禧太后的关系,用民间的说法就是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婆媳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永恒的议题。虽然不能一言以概之,但至少大部分的婆

同治孝哲毅皇后是怎么死的

同治孝哲毅皇后是怎么死的?孝哲毅皇后死因之谜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部官户尚书崇绮之女,同治十一年二月

孝哲毅皇后死之前有没有怀孕?孝哲毅皇后人物评价

  众所周知,光绪帝之所以登基,是因为同治帝皇帝死后,没有子嗣,所以慈禧太后才会将光绪帝推上地位。不过民间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那就是那位追随同治帝身亡的孝哲毅皇后,死之前,实际上已经怀有身孕。  对

孝哲毅皇后是谁?孝哲毅皇后死因为何?

  孝哲毅皇后,是清朝同治帝的皇后,姓阿鲁特。阿鲁特生于公元1854年,蒙古正蓝旗人,家世显赫,是东宫太后亲自指定的皇后。她的父亲是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部官户尚书崇绮,祖父是副都统、前任

同治孝哲毅皇后真的是被慈禧虐待致死的吗

有人统计,从顺治三年到光绪三十年的258年中,朝廷共举行过科举殿试112科,取中状元114名(有的书说113科,状元113名)。在这114名状元中,只有一名状元的女儿有幸坐着凤舆,堂堂正正地进入大清门

历史人物 慈禧为什么不喜欢孝哲毅皇后 如何评价孝哲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孝哲毅皇后于同治十一年通过选秀成为皇后,由于慈禧厌恶她的外祖父一族、更喜欢富察氏,所以不喜欢她。不过,阿鲁特氏的父亲是状元,加上慈安太后是她的表姑,慈禧不得不妥协答应了阿鲁特氏的皇后之位。慈

历史人物 孝哲毅皇后是怎么死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孝哲毅皇后和慈禧之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同治帝的皇后阿特鲁氏,在清朝历史上,甚至中国古代史上,普遍都认为是一位极其悲情的皇后。所谓悲情,无非是出现了巨大的反

历史人物 孝哲毅皇后是怎么死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孝哲毅皇后和慈禧之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同治帝的皇后阿特鲁氏,在清朝历史上,甚至中国古代史上,普遍都认为是一位极其悲情的皇后。所谓悲情,无非是出现了巨大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