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曾国藩简介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曾国藩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曾国藩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曾国藩
别名:曾子诚、曾传豫、曾伯涵、涤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长沙府湘乡县
出生日期:公元1811年11月26日(辛未年)
逝世日期:公元1872年3月12日
职业: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毕业院校:湘乡私塾
信仰:理学
主要成就: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代表作品:《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
封爵官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
封爵:一等毅勇侯
追赠:太傅
谥号:文正
曾国藩人物生平
(历史lishixinzhi.com) 早年经历曾国藩居住过的 欧阳故宅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曾国藩五岁启蒙,六岁入家塾“利见斋”。1826年(道光六年)春,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
1832年(道光十二年),曾国藩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
1834年(道光十四年),曾国藩进入长沙著名的岳麓书院演习,同年参加湖南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并动身入北京准备来年的会试。
1835年(道光十五年),曾国藩会试未中,寓居北京长沙会馆读书。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于同乡刘蓉、郭嵩焘等居于湘乡会馆。
步入仕途在1838年(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1840年(道光二十年),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七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升侍讲学士。不久,同榜进士李文安之子李鸿章入京会试,投其门下受业,住他北京家至少一年。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授礼部右侍郎。不久署兵部右侍郎。
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组建湘军1851年(咸丰元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5月,曾国藩在刘蓉、罗泽南等人的推动下,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批评咸丰皇帝。咸丰帝没有读完,就愤怒地将奏折摔到了地上,立刻召见了军机大臣要定他的罪,若非祁寯藻、季芝昌等人苦苦为他求情,他很可能陷于不测之罪。曾国藩了解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紧张,立刻对此次谏争之举上奏自责,从此再不敢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决策说长道短。
1852年(咸丰二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
1853年(咸丰三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8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先后将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先后将团练地点由长沙迁至湘潭,避免与长沙的绿营发生直接矛盾。
大战太平军1854年(咸丰四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参考
的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历史上晚清时期重臣,他是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者,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接下来由小编来为大家说说成的后代。> 曾国藩是一位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可谓赫赫有名,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之剿灭洪杨叛乱,左宗棠之收复新疆,李鸿章之洋务运动,这三人的功业成就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胡林翼呢?胡林翼是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同时也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本名叫李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同时也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
清朝人物中文名:张之洞外文名:ZhidongZhang别名:香涛、香岩、香帅、壶公、无竞居士、抱冰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贵州兴义府出生日期:道光十七年(1837年)9月2日逝世日期:宣统
张之洞简介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生平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
(1823-1901),名臣,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的主要倡导者之
导读: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文能应试,武能杀人,后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那么在腐败成风的晚清,他又是什么样
的生平简介> (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
导读: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他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以并不超绝的资质,「文能应试,武能杀人」,后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那么在腐败成风的,他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