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人物王恕简介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人物王恕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人物王恕简介

明朝人物

中文名:王恕

别名: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

国籍:中国(明代)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三原(今陕西三原)

出生日期:1416年

逝世日期:1508年

职业:政治家、理学家

信仰:理学

主要成就:创办宏道书院,弘扬关学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

(历史lishixinzhi.com)

代表作品:《王端毅公奏议》等

官职:吏部尚书、太子太保

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师

谥号:端毅

王恕人物生平

政绩突出

王恕于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授任大理左评事,升任左寺副。曾上疏条陈关于刑罚不当的六件事,都经朝廷议定而得到推行。后调任扬州知府,不待朝廷答复就发粮救济饥民,又兴办资政书院来培养读书人。

公元1460年(天顺四年),王恕因政绩突出,被越级提升为江西右布政使,在任内平定赣州寇乱。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下诏命大臣严格地考核天下官员,罢免了河南左布政使侯臣等十三人,而以王恕接替侯臣。

公元1465年(成化元年),南阳、荆襄地区的流民集聚造反,朝廷提升王恕为右副都御史安抚治理流民问题。正逢王恕的母亲去世,朝廷下诏只准他奔丧两个月就要回职办公,王恕推辞但未获允准。他与尚书白圭共同平定大盗刘通起义,又攻破其党徒石龙。他严格地约束部下不准滥杀人,流民各归其业。又调任河南巡抚,因功升任左副都御史,不久调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因父亲去世离职,丧服期满后,以原职总督河道。疏通高邮、邵伯等湖,修雷公,上、下句城,陈公四水塘的水闸。当时由于发生了灾异,朝廷广求消灾之策。宪宗为此免去山东一年的租税,京城周围地区也对租税有许多减免。不久,王恕改任南京户部左侍郎。

威行徼外

公元1476年(成化十二年),大学士商辂等认为云南离京城远在万里,西边控制诸夷,南接交趾,而镇守太监钱能贪得无厌,便商议派遣有威望的大臣为巡抚镇守云南,于是改王恕为左副都御史前往,到云南后即升为右都御史。当初,钱能派指挥郭景到京师奏事,称安南捕盗兵擅自进入云南边境,宪宗立即命令郭景去送诏书以示告诫约束。按旧制出使安南必须从广西走,而郭景径直从云南前往安南。钱能托郭景送给安南王黎灏玉带、宝绦、蟒衣、珍奇诸物。黎灏遣将率兵护送郭景回来,即要开辟从安南到云南的通道。郭景害怕有后患,假称先行以告诉守关者,因此脱身回来,他扬言安南寇来了,关卡戒严。黔国公沐琮派人告谕安南将军,安南军才返回。而诸臣害怕钱能,隐瞒不向朝廷奏报。钱能又多次派遣郭景以及指挥卢安、苏本等勾结干崖、孟密等土司,接受其无数金子宝贝。王恕查访到这些情况。派骑兵去抓郭景,郭景畏罪自杀,王恕接着弹劾钱能私通外国,按罪当斩。宪宗下诏派刑部郎中潘蕃去处理。钱能又在这中间,以驿车向宪宗进献黄鹦鹉。王恕要求禁绝行贿,并将钱能贪婪残暴罪行全部揭发出来,他说:“以前交趾由于镇守官员任用不当,致使一方陷没,现在这件事的危害性就很甚。陛下怎能为顾惜一个钱能,而不以安定边境为重。”钱能十分恐惧,急忙托宪宗身边所宠幸的人向宪宗要求召还王恕。而当时商辂、项忠等正直之士都由于与汪直意见不合被罢免,朝廷于是改任王恕掌管南京都察院,协助守备处理机要事务,弹劾钱能的事立即化解,潘蕃因将调查钱能收贿的事实报上,宪宗却搁置不问。

王恕在云南任职共九个月,威名远播境外,自黔国公沐琮以下都谨慎地服从政令。王恕一共二十次上疏,正直的名声震撼天下。当时,安南国接纳江西一位姓王的叛人作为谋主,偷偷地派遣间谍进入临安,又在蒙自市铸造兵器,准备伺机偷袭云南。王恕要求增设副使二名,用以加强边备,他们的阴谋便没有得逞。

屡上谏言

王恕到南京任职数月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仍兼协助守备处理机要事务。他选拔部属时严禁熟人说情,与他共事的人都不高兴。而钱能回来后屡次在宪宗面前进谗言。宪宗对王恕多次直言相劝也不满意,就命王恕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按旧制,对应天、镇江、太平、宁国、广德的官田征收租额的一半,民田田租全免。后来,民田大都归于豪门,而官田拖累贫民。王恕就酌量减少官田亏损,稍稍增加民田负担。常州当时有额外多征的粮米,他就奏报朝廷以六万石大米补夏季田税缺额,又补其他府户口盐钞税六百万贯,公私两便。所辖区发生水灾,他奏免秋粮六十余万石。四处救济借贷,救活了二百多万人。江南每年向内府输送白熟粳糯米十七万余石,送交各府部糙粳米四万四千余石,百姓很多因此破产,而光禄寺一概供应给厨子、工匠。此外宦官横征暴敛,各地输送上的贡物,负责收贡物的官员一概都超额索取。织造丝绸以及采花捕鸟的人,道路上络绎不绝。王恕先后向朝廷陈述其害,意见都不被采纳。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贤臣、理学家王恕简介,王恕坟墓位于现今哪

人物生平政绩突出王恕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授任大理左评事,升任左寺副。曾上疏条陈关于刑罚不当的六件事,都经朝廷议定而得到推行。后调任扬州知府,不待朝廷答复就发粮救济

弘治三君子王恕简介 王恕怎么死的?

  王恕是明朝中期大臣,明英宗正统十三年考取进士,后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王恕为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五朝,与马文升、刘大夏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心”,合称&l

历史人物 王恕的主要事迹 王恕的人物生平 王恕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王恕  别名: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  国籍:中国(明代)  主要成就:创办宏道书院,弘扬关学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www.cha138.com  代表作品:《王端毅公奏议》等  官职:

历史人物 王恕的思想主张 王恕的代表作

王恕王恕出生于三原(今属陕西),进士出身,曾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是“弘治三君子”之一。王恕著有《王端毅公奏议》等作品,他与儿子王承裕都是“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那么,王恕的思想主张都有哪些方面呢?

历史人物 王恕是个怎样的人 对王恕的历史评价

王恕王恕一生历经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除了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他在理学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成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公元1508年,王恕逝世,时年93岁,超廷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师,

历史人物 弘治三君子刘大夏简介 刘大夏是怎么死的

  刘大夏是明朝大臣,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人,对明朝中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人物档案  姓名:刘大夏  字:时雍  号:东山  谥号:忠宣  国家:中国  民族

历史人物 弘治三君子马文升简介 马文升怎么死的

  马文升是明朝重臣和诗人,历仕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为五朝元老。马文升在明朝政治上地位不低,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同时因为辅佐明孝宗实现了“弘治中兴”,而与刘大夏、王恕合称“弘治三君

弘治三君子刘大夏简介 刘大夏是怎么死的?

  刘大夏是明朝大臣,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人,对明朝中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人物档案  姓名:刘大夏  字:时雍  号:东山  谥号:忠

历史人物 明孝宗朱佑樘简介 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8年,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

弘治三君子王恕是个什么样的人?王恕受到过哪些诬陷?

  王恕是弘治中兴名臣,是弘治三君子之一,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生于公元1416年,去世于公元1508年,公元1448年高中进士,此后入朝为官。  官场黑暗,心智不坚定的人,会在权欲的漩涡中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