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人物马文升简介
Posted 御史
篇首语: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人物马文升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人物马文升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马文升
别名:马负图,马约斋、三峰居士、友松道人
国籍: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钧州(今河南禹州市)
出生日期:1426年
逝世日期:1510年7月13日
职业:政治家、将领
主要成就:屡立战功,镇抚辽东五朝元老,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平固原盗乱,巡抚陕西
代表作品:《马端肃奏议》《约斋集》等
官职:吏部尚书、少师兼太子太师
谥号:端肃
(历史lishixinzhi.com)追赠:左柱国、太师
马文升人物生平
发奸擿伏马文升生于河南钧州(今河南禹州市),后落籍虞城。祖上均未入仕,但马文升幼时就显示出对兵事的兴趣。“尝与群儿戏,十数为群,角之靡不仆”。景泰二年(1451年),马文升考中进士,授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发奸擿伏,有神君之称”。服毕母亲的丧事之后,擢迁福建按察使。福建任上,严惩当地贪暴狂徒冯某。离开福建时,闽人传唱“马使留来天有眼,冯公布去地无皮”以表示对他的称颂。
军旅生涯成化元年(1465年),升南京大理寺卿。次年以父丧归。
成化四年(1468年),西北土达满四在距平凉千里的石城起兵反明,响应者甚众,远近震动。他们大败官兵,明廷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调陕西三边兵五万人及京营兵进剿,以署都察院事的副都御史项忠总督军务,起用马文升,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协助项忠。马文升看到满四军有一个弱点:城中无水,粮储渐乏,“若绝其刍汲,则釜鱼当自毙矣。”果然,满四军日渐困乏,最后失败。马文升又建议项忠尽毁石城墙垣,以防后患。他在陕西巡抚任上七年多,先后加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逐渐成为处置边事的专家。他的一项主要成就,是整顿与各部的茶马贸易,换取番马八千余匹。
成化八年(1472年),蒙古族叛乱,马文升督兵追至黑水口,生擒平章铁烈孙,战功显赫。可是,因宦官汪直与总制王越互相勾结,据为己功,反诬马文升虚报战功。宪宗不明真象,给予马文升以“表奏不实,停俸三月”的处分。
成化十一年(1475年)春,马文升代王越为总制,协调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军务,到十一月,即被召回朝中,任兵部右侍郎。
成化十二年(1476年),被派出整饬蓟门至辽东边备。辽东巡抚陈钺,为人贪婪,待将士严苛。马文升上疏言辽东事,多涉及陈钺,两人遂结怨。而陈钺的后台是权势颇大的太监汪直。
成化十四年(1478年),发生陈钺错杀女真贡使、激变辽东之事。汪直打算亲往平定,以立功显名。太监怀恩建议派朝中大臣前往安抚,马文升立即支持,并受委任。汪直提出派人同往,马文升也没有同意。这一来,又得罪了汪直。汪直后来与刑部尚书林聪等勘边事,说辽东激变,是马文升禁止边方农器贸易所致。马文升申辩无用,被下诏狱,谪戍重庆卫。马文升在戍所滞留四年。汪直失宠后,他才复官。
成化二十年(1484年),再次被起用,以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这是他第三次赴辽东。由于他曾经论及陈钺,因此受到欢迎,士卒“皆鼓掌喧舞”。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马文升在短期总督漕运后,任兵部尚书。但方士出身的通政司左通政李孜省要推荐他人掌兵部,在宪宗面前做了手脚,将马文升调任南京兵部尚书。
主持兵部明孝宗即位后,马文升被召为左都御史,在朝廷的地位确定下来。出于对李孜省之流的厌恶,他提出:“巡城御史及兵马司、锦衣卫逐一搜访,但有扶鸾祷圣、驱雷唤雨、捉鬼耳报一切邪术人等,及无名之人,俱限一月内尽逐出京。”
弘治二年(1489年),马文升改任兵部尚书。针对兵政废弛的状况,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严格考核将校,有三十多人因贪贿怯懦被罢黜。这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人甚至夜持弓箭等候其门,准备行刺,有人还写书诽谤,射入东长安门内,这显然都是有背景的活动。孝宗支持马文升对京营的整顿,特批他金吾骑士十二人,以护出入。马文升还提出,蓟州、宣府、大同三镇已有镇守太监,不应再设分守、守备、监枪等内臣。据他统计,蓟州有内臣九员,宣府有内臣八员,大同有内臣六员,共二十三员,“每员占用军人,少则二三百名,多则四五百名,通计侵占已有数千”。“此等守备之数,委的无益于事,有扰于边”,应当裁革。孝宗也依其议办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马文升的主要事迹 马文升的人物生平 马文升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马文升 别名:马负图,马约斋、三峰居士、友松道人 国籍:明朝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屡立战功,镇抚辽东五朝元老,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平固原盗乱,巡抚陜西代表作品:《
马文升是明朝重臣和诗人,历仕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为五朝元老。马文升在明朝政治上地位不低,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同时因为辅佐明孝宗实现了“弘治中
马文升马文升一生历经明朝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有着“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在平固原盗乱、镇抚辽东、辅佐弘治中兴等方面有着卓越贡献,后世对他也是赞誉有加。马文升因被权宦刘瑾陷害去官,于公元1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五朝元老马文升 马文升和权宦汪直、刘瑾的恩怨
马文升,生于公元1426年,去世于公元1510年,字负图,别号约斋,又有三峰居士、友松道人等称号,是明代宗、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五朝重臣,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又因为与王恕和刘大夏辅
马文升,生于公元1426年,去世于公元1510年,字负图,别号约斋,又有三峰居士、友松道人等称号,是明代宗、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五朝重臣,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
王恕是明朝中期大臣,明英宗正统十三年考取进士,后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王恕为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五朝,与马文升、刘大夏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心”,合称&l
朱升雕塑朱升出身安徽休宁一个书香门第,信仰道教,八岁拜师求学,十九岁考中秀才在家边讲学边务农。之后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他提出的九字国策为明朝江山做出了贡献,朱元璋赞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
刘大夏是明朝大臣,弘治三君子之一(除了刘大夏,还有王恕和马文升),出生于公元1436年的湖广华容,去世于公元1516年。 刘大夏自幼聪慧好学,勤奋读书,在天顺三年的时候取乡试第一,天顺八年的时候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其时阉党窃国,罗织善类,至天启年间更加猖獗,天启初,以养母乞归。遂以终养乞归,杜门十载。后进詹事府左中允,未赴任。魏大中、赵南星被难,蒙冤入
人物生平唐时升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卒于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八十六岁无病而终。唐时升通达世务,性情豁达。父唐钦训,与归有光友善。早年拜于归有光门下,学习诗文,有诗名,但二十多岁就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