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简介

Posted 京师

篇首语: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简介

明朝人物

中文名:宋应星

别名:宋长庚

国籍: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奉新

出生日期:1587年

逝世日期:1666年(另说1661年、1663年)

职业:科学家

主要成就:百科全书式著作《天工开物》

代表作品:《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等

宋应星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出版)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历史lishixinzhi.com)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县学教谕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仕途生活

崇祯十一年(1638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

崇祯十三年(1640年),宋应星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正五品),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当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四月,清兵入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宋应星被荐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于省及府州之间的地区长官),但宋应星均辞而不就。明亡前,宋应升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亦无意恋官,遂挂冠归里。

晚年生活

宋应星弟兄寄希望于南明,但此政权由阉奸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政权迅即灭亡。清兵南下取江西。

隆武二年(1646年),宋应升服毒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永历二十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

宋应星科技成就

综述

宋应星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他把中国几千年来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

知识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工作,同时也对技术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然后著述成书使之能够流传下来。宋应星所著书籍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在农业方面宋应星对水稻浸种、育种、擂秧、耘草等生产全过程作了详尽的记载。如“包及数日,懊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日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己。川划同时,他还指出了水稻种植中值得注意的各种问题。在手工业方面,宋应星力图运用定量的方法,他在叙述生产过程时,特别注意原料消耗、成品回收率等方面的数量关系,有着明确的量的观念。当分析秧苗移毅时,宋应星指出:“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的比例为1:25石这个重要的比例数据近代的江西仍在遵循。宋应星对各种油料的出油率作了初确的说明:“凡胡麻与蓖麻子、樟树子,每石得油四十斤。菜旅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芸苔子每石得三十斤……”。对油料作物这种具体而准确的数据说明,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

相关参考

宋应星

  宋应星(1587~?),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

中国历史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为何被誉为“中国的狄德罗”?

18世纪中后期,法国160多位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合作,编撰了一部《百科全书》,在当时影响极大,这部巨著的主编是启蒙思想家狄德罗(DenisDiderot,1713—1784)。而在英国汉学家、历史学

为什么宋应星要跑上几里路,寻找卖米果的人

宋应星是明朝著名科学家,他从小就对科学技术感兴趣。15岁时,他听说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是部好书,可是跑了许多书铺也买不到。  这天,他从书铺出来,不小心碰掉一位挑柴人的米果。他赶忙帮着去拾,发现那包

明朝历史 明朝代表人物宋应星、李如松介绍,宋应星的纪念馆在哪

宋应星李如松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杰出的人物涌现,他们或是骁勇善战,力挽狂澜的勇猛武将;或是足智多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能臣;或是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了非一般的成绩。而他们

宋应星大义著书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天工开物在当时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他的代表作《天工开物》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天工

明朝 崇尚实学著新书

崇尚实学著新书明朝晚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落后于西方,一些知识分子敏锐地意识到坐而论道的危险,便提倡经世致用,取得某些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宋应星便是这类知识分子的一员。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万

天工开物作者明末著名的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作者】明末著名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1587~?)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科技巨人。他一生淡泊功名,专心从事生产技术的考察,随时把考察所得记录下来,写成了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天工开物》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天工开物》明末重要科学技术文献。宋应星著。1637年(明崇祯十年)始刊,共18卷,分3编,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经验,有附图123幅,比例恰当,有立体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汉语拼音:Tiangongkaiwu),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专著。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它全面系统地总结和记述了中国古代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