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简介
Posted 巡抚
篇首语: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于谦
别名:字廷益,号节庵
民族:汉族
出生地: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上城区)
出生日期:1398年5月13日
逝世日期:1457年2月16日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主要成就:组织北京保卫战;改革军制
代表作品:《石灰吟》《节庵诗文稿》
官职:少保、兵部尚书
追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谥号:肃愍,后改忠肃
称号:民族英雄
(历史lishixinzhi.com)祖籍:考城(今河南民权县)
人物生平年少有为于谦祖籍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于谦少年时即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
于谦七岁时,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八岁时,他穿着红色衣服,骑马玩耍。邻家老者觉得很有趣,戏弄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应声而答:“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下联不仅工整,而且还显露出他非同寻常的气势。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
巡按江西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明宣宗朱瞻基亲征。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待高煦出降,明宣宗让于谦数落他的罪行。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明宣宗大悦,当即下令派于谦巡按江西,平反冤狱数百起。
巡抚晋豫于谦上书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
宣德五年(1430),宣宗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一年上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六年(1441年)上书说:“现在河南、山西都积蓄了数百万斤粮食。请在每年三月份时,令府州县报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户,然后按分额支给他们粮食,先给豆类和高粱,其次给小米和麦子,最后给稻谷,等秋收后偿还。因年老有病以及贫困而不能偿还的则给予免除。州县官吏任期已满应当升迁的,如果预备粮不足,不能离任。还要命令风宪官员经常监察。”皇上下令施行。河南黄河沿岸,经常被洪水冲开缺口。于谦令加厚建筑堤坝,每个乡里都要设亭,亭设亭长,责令其督率修缮堤坝。又命令百姓种树挖井,结果当地榆柳夹路,行人也不再受渴了。大同孤立在塞外,按抚山西的官员常走不到,于谦请另设御史来治理。又把镇边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全部收为官家屯田,以资助边防开支。于谦的恩威远为流行,太行山的盗贼为此而不敢露面。
为官清廉正统年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
到了“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
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时间群民共愤,联名上书。王振便编了个理由给自己下台,称从前也有个名叫于谦的人和他有恩怨,说是把那个“于谦”和被关起来的于谦搞错了,才把于谦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后囚山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相关参考
从个人们就熟读“肝脑涂地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世”,对于于谦,好多人都停留在这句有名的诗句印象傍边。然而于谦作为明朝重臣,民族英雄,最终却死于“南门复辟”之后的党派报复之中,令人扼腕太息。于谦也算是年少
从个人们就熟读“肝脑涂地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世”,对于于谦,好多人都停留在这句有名的诗句印象傍边。然而于谦作为明朝重臣,民族英雄,最终却死于“南门复辟”之后的党派报复之中,令人扼腕太息。于谦也算是年少
历史秘闻 手握重权,为明朝续命二百年的明朝名臣于谦最终却被诬陷身死
从个人们就熟读“肝脑涂地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世”,对于于谦,好多人都停留在这句有名的诗句印象傍边。然而于谦作为明朝重臣,民族英雄,最终却死于“南门复辟”之后的党派报复之中,令人扼腕太息。于谦也算是年少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一说桐乡)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七岁的时候,有
今日要谈到的关于明朝的名臣于谦那可不是说相声的哪位于谦,而且生活在明朝的哪位令人敬佩的清廉的官员!百家讲坛于谦讲到是两袖清风的代表,其令人敬佩还是从他的家风故事当中可以看到!他来自一个官宦世家,先祖做
今日要谈到的关于明朝的名臣于谦那可不是说相声的哪位于谦,而且生活在明朝的哪位令人敬佩的清廉的官员!百家讲坛于谦讲到是两袖清风的代表,其令人敬佩还是从他的家风故事当中可以看到!他来自一个官宦世家,先祖做
一提起“于谦”二字,大多数人都想到的是德云社那个相声大师于谦,郭德纲的搭档。但是小编今天要讲的则是一位古人,是明代的名臣于谦,深受百姓的爱戴。 于谦从小的偶像就是文天祥,鲁迅先生为了提醒自己早起
于谦作为明朝名臣,著名的民族英雄,无论是当政之时的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摆办实事,还是在“土木堡之变”后的一力定乾坤,都是他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而与他诸多历史功绩相对
于谦(1398~1457年),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任御史。宣德五年升
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同时也是大明第一救时宰相。为何这么说?因为于谦在大明最危急的时候,做了最正确的决定,使得大明转危为安。 正统年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朝政比较清廉,国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