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简介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简介
元朝人物中文名:虞集
别名:邵庵先生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272年
逝世日期:1348年
职业:学者、诗人
年代:元朝
虞集人物生平
虞集祖籍仁寿(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为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宋亡后,徙临川崇仁(今属江西省)。其母亲是国子祭酒杨文仲之女。祖辈皆以文学知名。虞集于南宋咸淳八年二月二十日(1272年3月21日)生于湖南衡阳,正当宋末,兵戈扰攘,为避战乱,随父迁居江西崇仁二都(今石庄乡)。
虞集自幼聪颖,3岁即知读书,4岁时由母杨氏口授《论语》、《孟子》、《左传》及欧阳修、苏轼名家文章,听毕即能成诵。9岁时已通晓儒家经典之大旨。14岁时师从著名理学家吴澄,对儒学世界观有了进一步认识。元朝统一全国后,虞集先在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选府中教书。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虞集至大都(今北京市)。
(历史lishixinzhi.com)大德六年(1302年),被荐入京为大都路儒学教授。不久,为国子助教。他以师道自任,声誉日显,求学者甚多。
皇庆元年(1312年),元仁宗即位,虞集任太常博士、集贤院修撰。他上疏论学校教育问题,多有真知灼见,为仁宗所赏识。
延祐六年(1319年),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集贤修撰。
泰定元年(1324年),为国子司业,后为秘书少监。
泰定四年(1327年),他与王约随从泰定帝去上都,用蒙语和汉语讲解经书,上都大臣为其博古通今所折服。泰定帝时,升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他建议京东沿海土地应让民开垦,筑堤以防潮水涌入。这既可逐年增加税收,又使数万民众得以在京师周围聚集,增强保卫京师的力量。这些主张虽未被采纳,但后来海口设立万户之计,就是采用其说。文宗在登位之前,就对虞集有所了解,登基后,即命其为奎章阁侍书学士。文宗有旨采辑本朝典章制度,仿效“唐、宋会要”,编修《经世大典》,命虞集与平章事赵世延同任总裁。后赵世延离任,由虞集独专其责。虞集呕心沥血,批阅两载,于至顺二年(1331年)全书编纂而成,共计880卷,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资料。书成后,文宗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他以眼疾为由乞外任,未被允许。直到文宗及幼君宁宗相继去世,才得以告病回归崇仁。
至正八年(1348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0日),虞集病逝于家。谥“文靖”,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为仁寿郡公。
虞集人物评价
虞集学识渊博,能究极本源,研精探微。精于理学,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他认为道德教化是国家治本的大事,选用人才必须为众所敬服。主张理学应贯穿于雅俗之中。为元代中期文坛盟主,诗文俱称大家。文多宣扬儒家传统,倡导理学,歌颂元室。诗风典雅精切,格律谨严,深沉含蓄,纵横无碍。其诗歌风格于精切典雅中见沉雄老练,体裁多样,长于七古和七律,与杨载、范梈、揭奚斯齐名,人称“虞、杨、范、揭”,为“元诗四大家”之一。一时朝廷宏文高册,多出其手。在其诗作中,有不少作品涉及抚州故土的山水风土人情。
虞集艺术成就
诗词诗
虞集素负文名,宋濂在《柳待制文集》序言中说:“天历以来,海内之所宗者,唯雍虞公伯生、豫章揭公曼硕、乌伤黄公晋卿及公(柳贯)四人而已。识者以为名言”。宋荦《漫堂说诗》云:“元初袭金源派,以好问为大宗,其后则称虞、杨、范、揭”。又如沈德潜《说诗晬语》云:“虞、杨、范、揭四家诗品相敌。中又以汉廷老吏为最。”
虞集说:“仲宏(杨载)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范梈)诗如唐临晋帖,曼硕(揭傒斯)诗如美女簪花(一作“三日新妇”),而他自己的诗如“汉廷老吏”。据说揭傒斯听到这种评论,颇不高兴,因为揭的诗写得是相当典重的。虞集诗歌内容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意识。他在《挽文丞相》一诗中,对宁死不屈的南宋忠臣文天祥充满了哀悼,以至有人这样说:“读此诗而不泣下者几希!”文字亦流畅宛转。另有《从兄德观父与集同出荥州府君,宋亡隐居不仕而殁,集来吴门省墓,从外亲临邛韩氏得兄遗迹有说:“我因国破家何在,居为唇亡齿亦寒”,不知为谁作也?抚诵不觉流涕,因足成一章,并发其幽潜之意云》一诗,也流露同样思想感情。在《赵千里小景》诗中,他说“残云野水三百年”,也有凭吊宋亡的意思。虞集生二岁而宋亡,但由于元代民族关系紧张,以至在作品中表露出民族意识。
相关参考
虞集是元朝著名学者和诗人,在元朝声誉极高,与揭斯、柳贯、黄并称“元儒四家”,在诗歌方面又与揭斯、范、杨载齐名,有“元诗四家”的美誉。 虞集生于公元1272年,去世于公元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
元朝人物中文名:杨载国籍:中国元朝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浦城县出生日期:1271年逝世日期:1323年职业:诗人、诗论家、古文家主要成就:杨载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四大家”代表作品:《题墨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元代著名学者、诗人。人物身平>虞集祖籍成都仁寿(今属四川
历史人物 元朝界画第一人王振鹏简介,王振鹏《江山揽胜图》现藏于哪
生平简介温州历史上曾出过不少著名画家,而有作品流传至今的,当首推元代的王振鹏。王振鹏,字朋梅,号孤云处士,被誉为“元代界画第一人”。有关王振鹏史实最原始的资料,是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学者虞集所撰的《王知州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字道传,婺州浦江人,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人物生平>柳贯(1270年~134
简介揭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市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并称“儒林四杰”。生平揭斯生于南宋咸淳十年五月五日(1274
马祖常是元朝色目人雍古族著名诗人,生于公元1279年,去世于公元1338年,后考取进士入朝为官。 马祖常祖辈上是西域雍古部贵族,世代显赫。早先他们一族人并不姓马,直到后来高祖锡里吉思为金代凤翔兵
早年生活>吴澄出身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据危素《吴文正公年谱》和虞集《吴公行状》记载,其祖父吴择为人宽厚,不屑细务,擅长于诗赋写作,又粗通天文星历之学。父亲吴枢性格温纯,对人诚实谦让,与世无争;平日
早年生活>吴澄出身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据危素《吴文正公年谱》和虞集《吴公行状》记载,其祖父吴择为人宽厚,不屑细务,擅长于诗赋写作,又粗通天文星历之学。父亲吴枢性格温纯,对人诚实谦让,与世无争;平日
人物生平早年生活厉鹗生于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初二日(1692年6月16日),卒于乾隆十七年九月十一日(1752年10月17日)。先世居慈溪,后迁至钱塘。祖父大俊,父奇才,都是布衣。他排行第二,兄士泰,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