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人物王延曦简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人物王延曦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人物王延曦简介
五代十国人物中文名:王延曦
别名:王曦、王羲
国籍:闽国
民族:汉族
逝世日期:944年正月
职业:皇帝
在位时间:939年―944年
庙号:景宗
谥号:睿文广武明圣元德大孝皇帝
王延曦基本资料
谥号:睿文广武明圣元德大孝皇帝
庙号:景宗
政权:闽
在位:939年-944年
生卒:?-944年
皇考:太祖子
年号:永隆(939年闰七月-944年正月)
(历史lishixinzhi.com)王延曦生平介绍
王延曦于王继鹏在位时任左仆射、同平章事,因王继鹏猜忌宗室,遂装疯卖傻,因此被软禁自宅。闽国通文四年(939年)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王延羲进宫,并杀王继鹏,王延羲遂自称威武军节度使、闽国王,更名王曦,改元永隆,称臣于后晋,但在国内官制就如同皇帝一样。
然而王延羲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猜忌宗族,比王继鹏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多有规劝,王延羲反而回信怒骂,又差人探听王延政的隐私,二人因此结怨。永隆二年(940年)王延羲攻建州,开启了闽国内战,二人于数年争战中互有胜负。永隆三年(941年)王延羲自称大闽皇帝、威武军节度使。
由于王延羲个性一向暴虐,而朱文进、连重遇自从杀了王继鹏后,就一直担心为人所害,二人因此认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永隆六年(944年),连朱二人先下手为强,王延羲酒醉后被连、朱所派的力士活活拉死。王延羲死后被连朱一党谥为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庙号景宗。
朱文进被连重遇推举,自称闽国主,杀害境内王姓皇族成员五十馀人,并放宫女出宫,停止兴建中的工程,企图与王延羲的暴政完全相反以拉拢人心。
不久,朱文进取消帝号自称威武军留后,向后晋称臣,而后晋任命朱文进为威武节度使。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十二月十五日(阳历为945年1月1日),朱文进正式被后晋出帝石重贵册封为闽国王。
王延曦嗜酒如命
王延曦恣意妄为嗜酒无度,其喝酒后的状态如同吸了毒一样,亢奋同时又神智不清,在历代荒唐的帝王中也非常鲜见。他常常通霄达旦地喝酒,不醉不罢休。身为帝王之尊的他只要一端上酒杯,就活脱脱的变成了十足的市井酒徒。
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当时的指挥使朱文迪、连重遇等发动兵变,拥王延曦为帝。执政伊始,王延曦便显露出其暴虐的本性,先后除掉了自认为可能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的宰相杨沂丰和亲生儿子王继业、王继严,以血腥的手段树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江山坐稳了,纵情畅饮几乎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王延曦的嗜酒,在历代帝王中非常罕见。据史书记载,他总是通宵旦地喝酒,不醉誓不罢休,每饮必大醉。王延曦是个酒疯子,每次举办宫廷酒宴时,都要让心腹之人担任酒监,不管是王孙贵族还是朝中要员,酒监让喝多少就必须喝多少,喝不下就硬灌,凡是推辞不端杯者、滴漏跑冒者,一律杀头问斩。于是,在当时闽国的都城长乐府(今福建省福州市),赴皇上的御宴简直成了天下最恐怖的事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王延曦的宠臣、宰相李光准是一位酒量极大的酒坛高手,王延曦特别喜欢与他对饮。两人一旦喝醉了酒,君臣礼仪全无,还常为谁喝的多,谁喝的少争吵不休。一天晚上,王延曦喝着喝着就觉得不过瘾了,忙派侍臣去李光准家中去找,说是皇上让他即刻进宫。李光准以为有什么国家大事要商量,慌忙赶进皇宫,才知是皇帝的酒瘾犯了,想和高手喝喝酒,过过招。酒宴摆开后,君臣两人你来我往,很快就喝得大醉。醉意朦胧中,王延曦硬是说李光准比自己少喝了一杯。皇帝历来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别说臣子,就是皇帝的老婆又如何。贵为宰相的李光准当然明白这一道理。如果不是喝醉了酒,你就是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与皇帝老儿争高低。这时,被酒精冲昏了头脑的李光准,自然也是豪情万丈,早已忘了酒友是皇帝老儿,凭借着一股酒劲,豪气冲天地与皇帝争吵不已。君臣之间,你来我往激烈地争论起来。王延曦见李光准死不认帐,不由勃然大怒,大声喝令侍卫将李光准推出斩首。酩酊大醉的李光准被如狼似虎的侍卫拖出午门,监斩官一看,是宰相大人,一问才知是因为两个醉鬼之间的斗酒,心想,皇上就爱与李大人对饮,杀了李大人,皇上找谁喝酒去,没准皇上明天酒一醒就会叫李大人,便将李光准悄悄带回暂押狱中。果然,第二天一大早,王延曦一醒就要找李光准喝酒。这样,被判了死刑的李光准才得以从狱中出来。
躲过一劫的李光准回家了,王延曦又召来了一些大臣开怀畅饮,要与大家一醉方休。大臣们哪是酒皇帝的对手,不一会儿就一个个东倒西歪了,只有翰林学士周维岳硬撑着还有一些清醒。王延曦喝酒,历来是陪酒的必须大醉,否则就是不忠。周维岳没喝醉,当然是不忠啦,王延曦一不高兴,便下令将他押入死牢。这回,侍卫和狱卒们也都知道了皇帝的毛病,恭恭敬敬地把周维岳迎进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牢房,并说:“这是昨天丞相住过的房间,请大学士暂且住上一夜吧。”果然,第二天一早,王延曦酒醒后,不见周维岳,便让人把他从牢里放了出来,还说:“我还等他一起喝酒呢,怎么能让他呆在牢房里呢。”
差点在大醉中脑袋搬家的李光准和周维岳,又继续与皇帝进行着危险的游戏。虽然,他们在一场虚惊后保住了性命,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这么幸运。一次,王延曦的侄子王继柔同群臣一起参加皇叔的酒宴。不知什么原因,王延曦特意让人找来一个最大的酒杯给侄子。王继柔酒量有限,生怕喝醉了会做出对皇帝不恭之事,便趁人不备悄悄地倒了一些。不幸的是,这个小动作却被王延曦发现了。作为民间来说,此等事了不起罚酒三杯,但这在那酒皇帝来说,就是大大的不敬了,不禁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将推出午门斩首。为了不喝醉而耍滑,却滑掉了脑壳,确定令人匪意所思,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王延曦的酒宴上耍赖了。
酒桌是如此的恐怖,皇上的每一次宴会,都可能是鸿门宴。指挥使朱文进、魏从朗及连重遇等人,都是曾经帮助王延曦登上皇帝宝座的大功臣。平时,他们也都受到了尊重。但一上酒宴就没有了特权。一次,指挥使魏从朗酒宴上不慎犯忌,大醉中王延曦一时昏了头,居然要将他杀掉,任凭朱文时等人的苦苦请求,最终还是脑袋搬家了。这还不算,王延曦还在酒话中流露出对朱文进和连重遇的不信任。朱、连二人得知皇上的酒话,开始为自己的处境担心。经过合谋,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就像当年帮助王延曦上台那样将王延曦除掉。
王延曦永隆通宝
王延曦在执政期间曾铸“永隆通宝”钱。但在何处铸造,史籍未注明。清末至民国年间,泉州曾零星发现“永隆通宝”,由于王延曦执政时的政治中心在福州,致使“永隆通宝”钱的铸造地是否在泉州难以确认。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泉州市第三中学和承天寺先后出土“永隆通宝”钱范,人们才意识到“永隆通宝”钱币铸造遗址有可能在承天寺后院一带。
为了弄清“永隆通宝”铸钱遗址,福建省博物院经国家文物总局批准,于2002年4月在承天寺后院进行考古发掘。这次发掘不仅发现数以千计的“永隆通宝”钱范,还发现与铸钱相关的器具,从而引起国内钱币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依据出土实物进行深入探索。
经考证,“永隆通宝”钱铸造于闽景宗王延曦永隆四年(公元942年)八月至永隆六年三月,其烧造时间甚短。它是采用“一钱一范”浇铸法,直接用于铸钱的子范,铸成即毁范取钱。
省考古专家认为,“永隆通宝”陶质阴文钱范,是我国有史以来惟一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钱范,它不仅证实了“永隆通宝”钱的铸地是泉州,填补了中国钱币铸造史上的重大空白,而且改写了自唐以后无硬质陶范的记载。
相关参考
五代十国人物中文名:王延政国籍:闽国民族:汉族逝世日期:951年职业:皇帝在位:944年―945年王延政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延政初任都教练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钧继位闽王之位。长兴二年(
五代十国人物本名:王延彬字号:表文出生时间:886去世时间:930王延彬人物生平他弱冠时,承父之命在南字建招贤院,按纳李贤、韩偓、於崔道融等一大批中原流亡人士,一时人才济济,文事活跃,为“十国之冠”。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五代十国时期,闽国通文四年(939年),闽国内乱,叛军迎接前闽王之子王延曦进宫,于是王延羲自称闽王,更名王曦。>王曦继位后,猜忌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延政初任都教练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钧继位闽王之位。长兴二年(931年),王延政父亲王审知的养子建州刺史王延禀谋夺王位,率领水军袭击福州,兵败被杀。王延钧便派王延政到
人物生平杀兄篡位闽太祖王审知的养子建州刺史王延禀,本姓周,在王审知在世之时就与王延翰不和。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继承闽国君主之位。王延翰轻视欺侮他的兄弟,继承王位才一个多月,就让其弟王延钧出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延翰身材高大,皮肤美白如玉,喜好读书,颇通经史。王审知在世时,因对其管束严厉,尚能协助父亲处理政务。王延翰初任节度副使,后历任管内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太傅、江州刺史,封琅邪郡开国公,食
王延钧(?-935年),又名王鏻(又作王璘),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王审知次子,王延翰之弟,原任泉州刺史。公元927年,杀兄王延翰自立。公元933年,王延钧称帝,改年号为龙启,
导读:(?—935年),又名王鏻(又作王璘),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王审知次子,王延翰之弟,原任泉州刺史。公元927年,杀兄王延翰自立。公元933年,称帝,改年号为龙启,国
陈金凤闽惠宗王延钧皇后□□档案:姓名:陈金凤生卒年:公元893~935年籍贯:不详婚配:闽惠宗王延钧封号:皇后陈金凤,五代十国时闽王王延钧的王后,民间称她为“万安娘娘”。她生于公元893年,十七岁时被
历史人物 王延彬的主要事迹 王延彬的人物生平 王延彬的人物简介
本名:王延彬 字号:表文www.cha138.com 他弱冠时,承父之命在南字建招贤院,按纳李贤、韩偓、于崔道融等一大批中原流亡人士,一时人才济济,文事活跃,为“十国之冠”。他前后执掌泉州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