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含冤遇害的唐朝宰相、诗人上官仪简介
Posted 上官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含冤遇害的唐朝宰相、诗人上官仪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含冤遇害的唐朝宰相、诗人上官仪简介
唐朝人物本名:上官仪
字号:字游韶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陕州陕县
出生时间:608年
去世时间:665年1月4日
主要作品:《上官仪集》
主要成就:开创“上官体”诗风
官职:西台侍郎、同三品
爵位:楚国公(赠)
上官仪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上官仪自幼随父亲上官弘迁居江都(今江苏扬州)。大业十四年(618年),上官弘在江都之变中遇害。上官仪因藏匿得以幸免,为求避祸,自行披剃为僧。他研习佛典,精通《三论》,而且涉猎经史,善做文章。
累职拜相贞观年间,上官仪得到扬州都督杨仁恭的器重,并入京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被授为弘文馆直学士,累迁至秘书郎。当时,唐太宗常命上官仪起草诏谕,还让他参与宫中宴集,侍宴赋诗。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宰相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修成《晋书》。上官仪因曾参与《晋书》修撰工作,被改授为起居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继位,上官仪又升任秘书少监。
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立五子李弘为皇太子,后任命上官仪为太子中舍人。龙朔二年(662年),上官仪升任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成为宰相,又加银青光禄大夫,仍兼弘文馆学士。
含冤遇害麟德元年(664年),皇后武则天引道士入宫,行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告发。当时,唐高宗常被武则天压制,对她已有不满,意欲将她废为庶人,便密召上官仪商议。上官仪道:“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人心。”高宗便命他起草废后诏书。武则天得到消息,向高宗申诉辩解。高宗又不忍废后,因怕武后怨怒,便道:“这都是上官仪教我的。”
同年十二月(665年1月),武则天指使亲信许敬宗,诬陷上官仪、王伏胜勾结废太子李忠,图谋叛逆。上官仪曾在李忠的陈王府担任谘议参军,与王伏胜一同事奉过李忠,因此遭到诬陷。不久,上官仪下狱,与儿子上官庭芝、王伏胜一同被处死,家产抄没。李忠也被赐死于贬所。从此,唐高宗大权旁落,朝政完全由武则天掌控。
上官仪遇害时,孙女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与母亲郑氏一同被没入掖庭,充为官婢。她生性聪颖,逐渐得到武则天的重用,被引为亲信女官,掌管宫中制诰。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继位,上官婉儿被册为昭容。上官仪得以平反,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并被以礼改葬。
上官仪主要成就
上官仪是初唐著名诗人,他的诗“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形成当时争相模仿的新诗体——上官体。在唐诗发展史上,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又下开“文章四友” 和沈佺期、宋之问。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他还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有“六对”、“八对”之说,对后世律诗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上官仪轶事典故
唐高宗年间,雍州司士参军韦绚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但却有人认为这不是升迁。上官仪道:“这是鄙陋无知之人的议论。御史是在宫内供职,地位近于夔、龙(舜帝时的两位重臣),置身于朝官的班列之中,又岂是雍州佐吏僚属之职所能比拟?”
上官仪人物评价
刘昫: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仪颇恃才任势,故为当代所嫉。
宋祁:高宗之不君,可与为治邪?内牵嬖阴,外劫谗言,以无忌之亲,遂良之忠,皆顾命大臣,一旦诛斥,忍而不省。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牝咮鸣辰,祚移后家,可不哀哉!天以女戎间唐而兴,虽义士仁人抗之以死,决不可支。然瑗、济、义琰、仪四子可谓知所守矣。
王夫之: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高季辅、张行成,太宗所任以辅己者也,贬死黜废,不能以一日安矣,保禄位以令终,唯怀奸之李勣耳。自是而外,若韩瑗、来济、杜正伦、刘仁轨、上官仪、刘祥道,较无覆之伤,而斥罪旋加,幸免者亦托于守边以免祸。
上官仪个人作品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上官仪著有文集三十卷、《投壶经》一卷,曾参与编修《晋书》、《芳林要览》。此外,《全唐文》、《全唐诗》中还收录有上官仪的诗文作品,具体详见下表:
上官仪的诗文作品表文诗作 > >《黜梁王忠为庶人诏》《册纪王慎为荆州都督文》《奉和过旧宅应制》《早春桂林殿应诏》
(历史lishixinzhi.com)《册许圉师左相文》
《册薛孤吴仁右金吾卫大将军文》
《安德山池宴集》《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册殷王旭轮文》
《册江王元祥为鄜州刺史文》
《奉和颍川公秋夜》《谢都督挽歌》《为李秘书上祖集表》
《册殷王旭轮为单于大都督文》
《八咏应制二首》《和太尉戏赠高阳公》《对用刑宽猛策》
《册窦元德司元太常伯文》
《王昭君》《咏雪应诏》《劝封禅表》
《册周王显为并州都督文》
《奉和山夜临秋》《江王太妃挽歌》《为于侍中请赴山陵表》
《册虢王凤为青州刺史文》
《故北平公挽歌》《高密长公主挽歌》《为卢岐州请致仕表》
《为朝臣贺凉州瑞石表》
《咏画障》《奉和秋日即目应制》《为房州刺史请朝觐表》《为太仆卿刘基请致仕表》《入朝洛堤步月》《春日》
《对求贤策》《为殿中监赵元楷请致仕表》《从驾闾山咏马》>
上官仪家庭成员
父亲:上官弘,曾任江都宫副监,隋末被陈棱杀害。
儿子:上官庭芝,曾任周王府属,与上官仪一同遇害,中宗年间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儿媳:郑氏,太常少卿郑休远的姐姐,中宗年间封沛国夫人。
孙女:上官婉儿,中宗年间被封为昭容,唐隆政变时被唐玄宗斩杀。
上官仪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三十》
《新唐书·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唐纪十七》
相关参考
唐朝上官仪说到上官仪可能不少人不太清楚,但是说到上官婉儿,大概是没有多少人不知道的,上官仪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他是隋唐时期人,早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在江都生活,但是在大业十四年的时候,隋炀帝身死,他的父亲
许多人认为唐高宗一生懦弱,始终被武则天牵着鼻子走,乃至于武则天取代李唐建周称帝。 其实唐高宗曾经有过废除武则天的念头,但计划还来不及实施就迅速告破,最终反牵连一干大臣丢了性命。宰相上官仪,便是夹
上官仪一上官仪(约608—664),字游韶。祖籍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其父亲上官弘,隋炀帝大业年间曾任职江都宫副监,并举家迁往江都(今江苏扬州)居住。因此,有人称上官仪是江都人。隋炀帝大业末年,上
上官婉儿是怎么死的?上官婉儿的死因揭秘 上官婉儿简介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
唐朝人物中文名:上官婉儿别名:上官昭容,小婉国籍:中国(唐朝)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公元664年逝世日期:公元710年7月21日职业:诗人→女官→皇妃主要成就:谏言提高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设立修文馆、增
历史上的女官上官婉儿简介: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
中宗李显妃上官婉儿上官婉儿(664—710),唐代女诗人。陕州陕县人(今河南三门峡)。著名诗人上官仪的孙女。因上官仪主张废武后位,而被陷害下狱而死,家被抄没,她随同母亲被配入内庭。武则天爱其才华,命其
简介> (664年-710年),唐朝陕州陕县人(今河南三门峡)。唐中宗的妃嫔,上官仪孙女。>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
上官婉儿简介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唐朝陕州陕县人(今河南三门峡)。唐中宗的妃嫔,上官仪孙女。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
历史上的女官简介: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