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恒山王李承乾李承乾简介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恒山王李承乾李承乾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恒山王李承乾李承乾简介

唐朝人物

中文名:李承乾

外文名:Lee Chengqian

别名:字高明

国籍: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武德二年(619)

逝世日期:645年1月5日

职业:太子—郡王

主要成就:欲图再行玄武门之事,因下人泄密而失败尝代父断理国事,举世称善。

爵位:皇太子、郡王

谥号:愍

追封:恒山王、荆州大都督

父亲:唐太宗(李世民)

母亲:长孙皇后

(历史lishixinzhi.com)

同母弟弟:李泰、李治

同母妹妹: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新城公主

李承乾人物生平

出生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有人认为“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是以“承乾”一名当为唐高祖李渊为这个皇孙亲赐。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

公元622年(武德五年),李世民将妻子长孙氏的侄子、长孙炽之孙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

公元624年(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中山王。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将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双双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令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所以李世民即位后,在册封太子的诏书中称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并非夸夸其辞。同年,李世民又将长孙家庆的胞弟长孙祥任命为李承乾中山王府的功曹。

立为太子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太宗非常喜欢他,而李承乾作为大唐的皇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万众瞩目的生活也就此开始了。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太子太师李纲因为脚疾只能乘着轿子进宫,于是李承乾亲自将自己的老师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请教,态度极为礼敬。李纲病逝后,承乾又亲自为老师立碑。

太宗爱子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五月,唐太宗下诏令承乾“宜令听讼”,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虽然只是“听讼”,不过可见唐太宗已经在有意识地锻炼承乾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了,而这时候的李承乾不过12岁。同年,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亲自前去慰问。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承乾原本定于二月行冠礼,不过唐太宗为了不夺农时,将冠礼改在了十月。同年,李承乾生病,而从来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却请了道士秦英来为儿子祈福;等承乾病愈后,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了罪行,以此为儿子祈福。

公元632年(贞观六年),唐太宗驾幸岐州,李承乾身为太子留京监国,八月李承乾来朝,唐太宗高兴之余大宴东宫官属,又赐帛各有差。

公元633年(贞观七年),李承乾再次生病,唐太宗下旨请天竺高僧波颇为儿子祈福。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同时也因为承乾多病,唐太宗为了不让他太辛苦,特别准许他不用多读书,只要和孔颖达评说古事即可。不过李承乾并没有借机放纵自己,反而更加展示出了经国安邦的卓越才能,有一次唐太宗让他试着写一写治国的策略,结果他很快便写满了三页纸,内容很有价值,唐太宗看了后非常得意地向侍臣们炫耀说:“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也。”

不过唐太宗也担心承乾“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于是对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等人说:“你们辅导太子,平常应该为他讲述百姓生活在民间的种种艰苦。……每当看到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勇敢直谏,使他能有所获益。而李承乾亦十分好学,不仅令孔颖达撰《孝经章句》,还让颜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完稿后又郑重上表,唐太宗对此大加赞赏,将之珍藏进皇家的图书馆秘阁内,并赏赐颜师古古物二百段、良马一匹。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二月乙巳,太子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因此大赦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天下大酺三日,又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三月,唐太宗驾幸九成宫,九月丁丑,李承乾来朝。 同年,李承乾召诸硕德集弘文馆讲义,又念及“皇帝为寡人造寺,广召名德”一事,特意请了普光寺高僧释道岳前来,甚为礼遇。

相关参考

李泰与李承乾李治 大唐魏王李泰简介及怎么死的

魏王李泰是怎么死的?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李泰非常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且李泰有当上皇帝的心思。于是,李泰就暗地给哥哥太子李承乾使绊子,结果李承乾被逼急谋反导致流放黔州,而

历史人物 太子李承乾为什么会被废

唐太宗太子李承乾被废的同时,为何要把魏王李泰也给废了?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太宗有十四子,但只有三位嫡出;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都为长孙皇后所生。长子李承乾早年被

揭秘李世民儿子皇太子李承乾是同性恋吗

太子李承乾,有人说他的名字源于他出生的地方太极宫承乾殿,也有人说这个名字是当时还是皇帝的李渊赐给他的皇孙,承乾,继承乾坤,李渊希望这个皇孙来继承他的皇位。李承乾在襁褓的时候就被封为了恒山王,出生的第三

揭秘李世民儿子皇太子李承乾是同性恋吗

太子李承乾,有人说他的名字源于他出生的地方太极宫承乾殿,也有人说这个名字是当时还是皇帝的李渊赐给他的皇孙,承乾,继承乾坤,李渊希望这个皇孙来继承他的皇位。李承乾在襁褓的时候就被封为了恒山王,出生的第三

太子李承乾為何要謀反

貞觀太子李承乾為何要謀反?可以說,既有李承乾本人的原因,比如個人性格暴虐,心理素質太差,不能承受太子這個職位所受的壓力有關;同樣也與外部的環境有關,比如李世民對魏王李泰的過於寵愛,以及大臣們對太子的嚴

唐朝历史 哪个儿子最得宠

  唐太宗的14个儿子与生母详细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是哪个?  恒山王李承乾:  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极为宠爱和最为器重的儿子。  李承乾3岁时,唐太宗便让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家庆担任了他的

历史秘闻 太子李承乾為何要謀反

貞觀太子李承乾為何要謀反?可以說,既有李承乾本人的原因,比如個人性格暴虐,心理素質太差,不能承受太子這個職位所受的壓力有關;同樣也與外部的環境有關,比如李世民對魏王李泰的過於寵愛,以及大臣們對太子的嚴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长子:李承乾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唐太宗李世民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着承继皇业,总领干坤之意。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封为恒山王。唐

唐朝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生平简介 结局都很悲惨

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生平简介结局都很悲惨  恒山王李承乾:  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极为宠爱和最为器重的儿子。  李承乾3岁时,唐太宗便让长孙皇后的侄子长孙家庆担任了他的侍读,承乾5岁时,唐太宗又

唐太宗爱子李承乾简介 李承乾是怎么死的?

  公元619年,李承乾出生。他的母亲是长孙皇后,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且还是唐太宗的长子,可以说从生下来开始,就已经注定辉煌。  唐太宗一生儿女不少,但是最宠爱的还是李承乾。不仅仅是唐太宗,就连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