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治家有方的典范张公艺简介

Posted 道人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治家有方的典范张公艺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治家有方的典范张公艺简介

南北朝人物

本名:张公艺

所处时代:北齐、北周、隋、唐

出生地:郓州寿张

出生时间:公元578年

去世时间:公元676年

主要作品:百忍歌

主要成就:我国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

记载:《旧唐书》

张公艺基本

张公艺,郓州寿张(今台前县孙口乡桥北张)人,生于公元578年(北齐承光二年),卒于公元676年(唐仪凤元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九岁。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八记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

公艺自幼有成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制典则,设条教以戒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效家同,缺一不食。

唐麟德二年,高宗与武则天,率文武大臣、宫妃命妇去泰山封禅。车驾过寿张(今台前县),闻张氏九世同居,累朝都有旌表,因而也慕名过访。问张何能九世同居?公艺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遂请纸笔,书百“忍”字以进。高宗连连称善,并赠绢百端,以彰其事。

张公艺治家有方

张公艺以和治家

张公艺是我国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他们家族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千年以来,倍受历代人民尊敬,传为美谈。在当今建设两个文明的时代里,建立一个文明的家庭,更具有它新的现实意义。汉家虽不专在忍,今亦不提倡吃“大锅饭”,然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乃人人所盼望的事,这里关键是诚意待人。那些为子不孝,婆媳不和,兄弟分争,姑嫂相猜,妯娌吵骂等,何不仿效张氏治家呢?

张公艺以和治家,仗义疏财,九代同居,人多家业大,骡马成群。有许多远亲近邻时常登门求助,有的借粮,有的借钱,有的使用农具和牲畜。讲信用的到时归还,也有些人借去不还,甚至把农具和牲口卖掉。天长日久,家人有的愤愤不平,提出今后决不再借给他们。张公艺却说:“如果

他们都像我们一样,什么都有,还来求我们吗?因为他们有困难,所以,才求助于我们。”因此,在他的家里,每人都树立了一个助人为乐的思想。

张氏家训《百忍歌》

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

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

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

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

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

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

(历史lishixinzhi.com)

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

百忍歌,歌百忍;

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

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

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

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伦,忍得口腹全物命;

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

忍得人骂不回口,他的恶口自安靖;

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没劲;

须知忍让真君子,莫说忍让是愚蠢;

忍时人只笑痴呆,忍过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听人言便不忍;

世间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

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

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

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张公艺传说故事

唐高宗私访

相传,唐高宗闻知张公艺九世同居,家大业大,怕他造反,就假托封泰山,特意来私访。他扮作道人来到张公艺家,要见一见当家人。这时走来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自称为当家人。此童便是张公艺。“道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你们家让年轻人当家?公艺道:“这是张家祖传的治家办法。年轻人没结婚,无私心,办事公道。”随后,公艺领“道人”参观了这个大家庭。只见他家建有食堂,听钟声集体吃饭;有裁缝房,全家人的衣服、鞋袜统一制做和分配;孩子统一看管,有出门探亲的妇女,无论谁的孩子,抱起一个就走(和自己的孩子一样)。“道人”看他们十分和睦,赞不绝口。公艺说:“我家不仅人义气,狗也与别家不同。”他又领“道人”观看了喂狗的情景。张家养着一百条狗,如有一只不到,其余九十九只都不吃食,只等到齐了才吃。“道人”很惊奇,想当面试一试这个小当家人的本领,就送给他两个梨子,看他如何处理。张公艺叫家人用石臼把梨捣碎,放在水缸里,叫全家人都来喝梨汤。

和尚来借宿

据传,张家有个年轻人结婚,新人刚刚入洞房,来了个和尚,提出在此借宿一晚。家人说:“今天不能借宿,我们家正在办喜事呢!”和尚非住不可。于是争执不下。张公艺闻听,就把他让进客厅。可是,这和尚得寸进尺,非与新人同住洞房不可,于是,就把他带进洞房。和尚进房后,一头倒在新娘的床上蒙头便睡。新娘无奈,通宵坐在一旁。等到天亮,人们走进洞房掀被一看,是一个金人直挺挺地睡在那里。这个故事虽不真实,但表明人们对张公艺忍让之风的赞颂,体现了“好人总有好报”的愿望。

张公艺《 略说》

天下事,孰有大於用忍者乎?天有四时,地有高卑,人有贤愚,事有荣枯,不忍何为?且古之成大事者,必也用乎忍!一时之得失、一事之是非何足道哉?夫忍者,非惟进德保身,纳福远祸之良策。虽齐家国、协万邦、致太平亦必用焉。《书》曰《无逸》,是天子犹且有忍矣。然人皆知忍之为用也大,而临事每每一忍犹难。况百忍乎?此大唐高宗皇帝所以观张公书百忍字而流涕者也。

时在大唐麟德二载,天子自洛阳而东,封禅泰山。以寿张张氏九世同居,车驾枉过之,谘以治道。其时掌家者张公讳公艺,乃於上前请纸笔,惟书百馀忍字以进。天子动容,以为难能,赐缣帛百端。《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八》、《新唐书●卷第一百九十五孝友列传》、《光绪寿张县志●卷七》诸书备载其事。详略虽殊,其事一也。

百忍者何也?一家之内,凡父子、婆媳、夫妇、兄弟、妯娌、主仆之间,皆有忍矣,是家有千百丁口,则有千百个忍字在。若家门之外,则所忍者又多矣,稼穑之艰难,风雨之不时,胥吏之打门,无一而非忍矣。处飘零之世,居四战之地,苟全残生已然万幸,而蕃然九世,同居共食,非忍何以致之?

然张翁以百忍对其天子者,岂止於此耶?盖有以匡其君也。天下纷乱,圣天子既以我张氏为圣朝祥瑞,降尊纡贵,玉趾亲临。苟能以忍字发心,轸念黎元,抚恤民情,爱惜民力,则风化自此始,而九州万国皆得沐我圣朝熙世之深仁厚泽矣。

呜呼,张翁之能其忍者,以其仁乎?此邑人世世新其祠墓以报其厚施者,其为天下所重而遗爱也如此!

桃源仁木子其超氏书於江南鹿城城南世遗之斋2015-05-30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张公谨的张公谨的生平简介_张公谨的事迹_张公谨担任过什么官职

本名:张公谨字号:弘慎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魏州繁水主要作品:《六条突厥可取状》主要成就: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职:襄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爵位:定远郡公→邹国公→郯国公谥号:襄张公谨的人

唐代宗治家有方 多情天子唐代宗

  唐代宗  安史之乱将沉浸在太平繁华美梦中的大唐猛然拉下神坛,老朽没落的在无奈失落中死去,悲愤的唐肃宗苦苦支撑了六年也一命呜呼,这爷俩将一个超级大乱摊子扔给了。  宝应元年(762年),专权的宦官李

张公谨事迹简介 张公谨如何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公谨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让巫师焚烧龟甲占一卦,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位将军,拿起龟甲就扔在地上,说:“占卜是用来决定有疑惑的事情的,现在事情很明朗,还用占卜来干什么。如果占卜后结果不吉利,难道

历史人物 揭秘日本艺伎 关于艺伎你不知道的常识

日本艺伎日本艺伎已经成为日本的国粹,在艺妓文化的全盛时期,艺妓是日本贵族的时尚典范,信许多人对於艺妓这一个神祕又高贵的职业感到好奇,小编集结了几个关于艺伎的基本常识,相信了解完后对于日本艺伎将有一个全

中国古代为官的典范 西汉著名大臣黄霸

黄霸,字次公,著名的西汉大臣,官至汉宣帝时期的丞相之位,经历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皇帝,出生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公元前51年,黄霸为世人所铭记,是由于他为官清廉,治民有方,政绩突出,与龚遂并列

中国古代为官的典范 西汉著名大臣黄霸

黄霸,字次公,著名的西汉大臣,官至汉宣帝时期的丞相之位,经历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皇帝,出生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公元前51年,黄霸为世人所铭记,是由于他为官清廉,治民有方,政绩突出,与龚遂并列

唐朝将领张公谨为何被称为唐朝一大奇才?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今河北魏县边马一带)唐朝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是张公谨简介。张公谨是唐初的政治和军事将领,开始在王世充的唐代皇帝李远见的官员,张公谨

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

  唐朝第二位皇帝,(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

著名政治家蔺相如为什么会成为众人学习的典范?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官拜上卿,和廉颇等将领同高。蔺相如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蔺相如去世后,被葬于邯郸市磁县南城乡羌村。在司马迁所著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了蔺相如的故

著名政治家蔺相如为什么会成为众人学习的典范?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官拜上卿,和廉颇等将领同高。蔺相如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蔺相如去世后,被葬于邯郸市磁县南城乡羌村。在司马迁所著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了蔺相如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