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梁文帝萧顺之之孙萧正德简介
Posted 太守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梁文帝萧顺之之孙萧正德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梁文帝萧顺之之孙萧正德简介
南北朝人物本名:萧正德
别称:临贺王
字号:字公和
所处时代:南朝梁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临川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549年8月8日
年号:正平
封爵:临贺王
官职:大司马等
萧正德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萧正德是梁武帝萧衍的六弟、临川靖惠王萧宏的第三子,萧衍的侄子。萧正德少年时就凶狠奸邪,平时不讲究礼节,喜爱结交无赖亡命之徒,随意盗掘坟墓,屠杀耕牛,喜好打猎。
起初在南朝齐建武年间(494-498年)时,萧衍还没有生子,便收养萧正德为子。萧衍的长子萧统出生后,萧正德还归本宗。萧衍登基称帝后,萧正德期盼能成为太子,但最终萧衍还是立萧统为太子,而册封萧正德为西丰县侯,食邑五百户,逐渐升任吴郡太守。从此以后,萧正德心怀不满,常在言语中表露出来,并且图谋不轨,窥伺宫廷内部,希望有朝一日发生变故。
北上投魏普通六年(525年,《南史》作普通三年),萧正德以黄门侍郎的身份担任轻车将军,赐予设置佐史官。不久,萧正德投奔北魏,有关官员奏请萧衍剥夺萧正德的封爵。
萧正德离开南朝梁时,作诗一首,放在火笼里头,即《咏竹火笼》诗。诗中说:“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销,欲知怀炭日,正是履冰朝。”到北魏后自称是被废的太子。当时南朝齐宗室萧宝寅已先在北魏,向北魏孝明帝元诩上奏说:“哪里有伯父作天子,父亲作扬州刺史,而抛弃骨肉至亲,远投他国?这样的人不如杀死。”北魏对他不加礼遇,萧正德就杀死一个小孩,说是自己的儿子,埋在北魏,北魏人于是不再怀疑他。
归梁恶行普通七年(526年),萧正德从北魏逃回南朝梁,在文德殿谒见萧衍,到殿内磕头。萧衍并没有责备他,只是流着泪训诫他一顿,恢复他的封爵,任命他为征虏将军。
回到南梁之后的萧正德恶行不改,经常公开抢劫。当时东府城有萧正德和乐山侯萧正则,潮沟有董当门的儿子董暹,当时的人称他为董世子,南岸有夏侯夔的长子夏侯洪,这四条恶棍,是百姓的大祸害。他们招揽大批亡命之徒,黄昏时在路上杀人,把这叫“打稽”。当时的功臣豪门子弟多放纵不法,专门杀人抢劫奸人妻女,父辈管束不住,官吏也制止不了。驾车的牛马,号称西丰骆马,乐山乌牛。董暹用金帖织成战袄,值钱七百万。后来萧正则因为抢劫,杀害和尚,被流放到岭南而死。夏侯洪被他父亲告发,关押在东冶的监狱里,服刑时死去。董暹因和永阳王妃王氏通奸而被杀。三人被除后,百姓才稍得安宁。萧正德作恶不改,不久授任给事黄门侍郎。
惨遭诛杀大通四年(532年),担任信武将军、吴郡太守。不久,受征召入朝,担任侍中、抚军将军,并配置佐史,还册封为临贺王,食邑二千户,并加封左卫将军之职。随着官爵的提升,萧正德越来越凶残暴虐,四处招罗亡命之徒。侯景得知他有奸心,便暗中派人引诱劝说他,想与他互相勾结。
侯景给萧正德写信说:“现在皇帝年事已高,奸臣乱国,朝纲错乱,政令颠倒,依我侯景看来,其灭亡要不了几天。何况您临贺王本来应是当太子的,却被废受辱,天下义士,暗自痛心,像我这样只知道忠心为国的人,难道就不愤慨!现在天下豪杰都归心于您临贺王,您难道会因顾及骨肉私情而违背天下万民的心愿吗?我侯景虽然武力不强,还是想奋力一搏。但愿您答应让我辅佐您搭救苍生,请您考虑我的诚意。”萧正德看信后大喜道:“侯景的心思与我不谋而合,这真是天助我啊。”于是便答应侯景。
等侯景到达长江边,萧正德暗中将空船弄到江边,诈称是运送芦苇,但实际上是帮助侯景。朝廷不知萧正德的阴谋,还派他守卫朱雀航。侯景到后,萧正德便指挥军队和侯景一同进军,侯景拥立萧正德为帝,改年号为正平,侯景自己担任丞相。台城陷落之后,恢复太清年号,萧正德被降为大司马。萧正德对此颇有怨言,侯景听说之后,考虑到他可能背叛,便假借皇帝的诏令将其杀死。
(历史lishixinzhi.com)萧正德历史评价
姚思廉《梁书》:①“少粗险,不拘礼节。”②“萧综、萧正德并悖逆猖狂,自致夷灭,宜矣。”
李延寿《南史》:“少而凶慝,招聚亡命,破冢屠牛,兼好弋猎。”
萧正德轶事典故
萧正德与妹长乐公主私通,放火烧其宅,将一婢女绑起来加以金玉装饰,诈称长乐公主被烧死,称长乐公主为“柳夫人”,并生下二子。
萧正德个人作品
《咏竹火笼》,普通六年(525年)萧正德投奔北魏、离开建康时所作。
萧正德家族成员
先辈父亲:临川靖惠王萧宏。
伯父、养父:梁武帝萧衍。
兄弟长兄:临川世子萧正仁。
次兄:平乐侯萧正义。
四弟:乐山侯萧正则。
五弟:罗平侯萧正立。
六弟:北徐州刺史萧正表。
七弟:武化侯萧正信。
子女长子:萧见理。
另有一女嫁侯景为妻。
萧正德史籍记载
《梁书·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九》
《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一》
相关参考
萧渊明,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梁文帝萧顺之之孙,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少有才情,历任清要,初封贞阳侯,拜豫州刺史,为东魏高澄所俘。承圣三年(554年),堂兄梁元帝萧绎为西魏所杀。承圣四年
南北朝人物本名:萧昭文字号:字季尚所处时代:南朝齐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时间:480年去世时间:494年籍贯: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在位:494年七月—494年十月谥号:恭王萧昭文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永明
南北朝人物中文名:萧长懋国籍:中国(南齐)民族:汉族出生地: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出生日期:458年逝世日期:493年2月26日职业:太子信仰:佛教谥号:文惠太子→文皇帝(历史lishixinzhi.
南北朝人物中文名:萧昭业别名:元尚、法身国籍:南齐民族:汉族出生地: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出生日期:公元473年逝世日期:公元494年职业:皇帝萧昭业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建元四年(482年),萧昭业的
南北朝人物中文名:萧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历史lishixinzhi.com)主要成就:善属文人物ガ城城南门外,旧有郡社柏树,大三十围。萧欣为郡,伐之,言有大蛇从树腹中坠下,大数围,(会贞按:《御览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大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
梁高祖武(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大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其父萧顺之为齐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南北朝梁开国君主。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和帝禅位于己,时年39岁,在位48年(公元502-549年)。年号天监,普通、大
唐顺之是明朝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民族英雄,曾经亲自率官兵在海上击败倭寇,是一位抗倭英雄。 明朝正德二年,唐顺之在常州青果巷一个官宦时间出生。唐顺之的祖父唐贵和父亲唐宝都是进士出身,一个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