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东晋将领庾楷简介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东晋将领庾楷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东晋将领庾楷简介
晋朝人物本名:庾楷
所处时代:东晋
去世时间:402年
籍贯:颍川鄢陵
庾楷生平
出镇西府庾楷初拜侍中,后来任豫州刺史的哥哥庾准去世,庾楷接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假节,镇历阳。隆安初年进号左将军。
庾楷在政治上与王国宝一党,附于会稽王司马道子。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晋孝武帝新死而晋安帝初继位,司马道子辅政,王国宝得以掌权。青兖二州刺史王恭当时入赴山陵,痛恨王国宝乱政,有打算趁机以兵诛除王国宝,就是因为畏惧庾楷兵强等因素而没有行事。
(历史lishixinzhi.com) 王恭举兵隆安二年(398年),司马道子因在上一年怯于王恭起兵而诛除王国宝,令王恭威震全国,司马道子亦十分畏惧他,于是在心腹谁王司马尚之的劝说下多树外藩,以王愉出任江州刺史,并割了原由庾楷都督的豫州四郡给王愉都督。当时庾楷上疏表示江州并非险要之地,相反豫州北接北方外族政权,反对由王愉与他分督豫州,但不被接纳。庾楷于是怨恨朝廷,更派儿子庾鸿劝说王恭举兵讨伐司马尚之。王恭同意并联结了荆州刺史殷仲堪等人,亦得殷仲堪同意并举王恭刻期共赴建康,于是王恭、庾楷、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及南郡相杨佺期皆于该年七月举兵。司马道子知道庾楷举兵时,曾试图劝说庾楷不要支持王恭,但庾楷反指责司马道子不能抵抗王恭,为求与其和解就杀害王国宝,令人不敢再支持他。
面对王恭举兵,司马道子委军事给儿子司马元显,由其统领司马尚之等领兵抵抗。庾楷先遣汝南太守段方出战,在慈湖与司马尚之交战,段方大败被杀。至九月己亥日,庾楷又于牛渚大败给司马尚之,唯有逃奔桓玄。王恭不久因部将刘牢之叛归朝廷而兵败被杀,殷仲堪与桓玄等人在寻阳结盟对抗朝廷,当时朝廷因不知荆州军队的虚实,故此十分畏惧,唯有下诏慰抚他们,请求和解,殷仲堪等人亦接受朝廷任命,各自返回方镇。不过,当时朝廷下诏并没有赦免庾楷,庾楷唯有依附桓玄,并被当时被任命为江州刺史的桓玄任命为武昌太守。
反覆被杀隆安五年(401年),桓玄以孙恩叛军逼近建康,于是上请讨伐,并以庾楷为右将军。不过其实是想趁机侵凌朝廷。司马元显于是借孙恩退兵的时机制止桓玄,桓玄下令解严,庾楷亦解职。庾楷知道桓玄有入据朝权的野心,怕桓玄一旦失败会牵连到自己,于是暗中与司马元显联结,答允自己会成为其内应。
元兴元年(402年),朝廷下诏讨伐桓玄,桓玄领兵东下抵抗,庾楷作为内应的秘密被揭,遭桓玄囚禁。同年桓玄击败司马元显,成功夺取权力,于是杀死司马元显、司马尚之等人及太傅司马道子的府属,庾楷亦被杀。
庾楷史载
《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庾楷,征西将军亮之孙,会稽内史羲小子也。初拜侍中,代兄准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假节,镇历阳。隆安初,进号左将军。时会稽王道子惮王恭、殷仲堪等擅兵,故出王愉为江州,督豫州四郡,以为形援。楷上疏以江州非险塞之地,而西府北带寇戎,不应使愉分督,诏不许。时楷怀恨,使子鸿说王恭,以谯王尚之兄弟复握机权,势过国宝。恭亦素忌尚之。遂连谋举兵。事在恭传。诏使尚之讨楷。楷遣汝南太守段方逆尚之,战于慈湖,方大败,被杀,楷奔于桓玄。及玄等盟于柴桑,连名上疏自理,诏赦玄等而不赦恭、楷,楷遂依玄,玄用为武昌太守。楷后惧玄必败,密遣使结会稽世子元显:“若朝廷讨玄,当为内应。”及玄得志,楷以谋泄,为玄所诛。
相关参考
晋朝人物本名:毛穆之字号:字宪祖小字虎生所处时代:东晋民族族群:汉族籍贯:荣阳阳武(今河南原阳)职业:将领毛穆之人物生平辅佐庾翼毛穆之果敢坚毅,很有其父毛宝的风范,最初担任安西将军庾翼的参军。咸康五年
甘卓(?-322年),字季思,丹杨(今安徽当涂)人。东晋初期将领,秦国丞相甘茂之后,东吴大将甘宁曾孙。官至镇南大将军,王敦之乱时一度起兵讨伐王敦,但因为人迟豫不决而延误时机,最终在王敦击败朝廷军队并执
甘卓(?-322年),字季思,丹杨(今安徽当涂)人。东晋初期将领,秦国丞相甘茂之后,东吴大将甘宁曾孙。官至镇南大将军,王敦之乱时一度起兵讨伐王敦,但因为人迟豫不决而延误时机,最终在王敦击败朝廷军队并执
晋朝人物本名:沈劲字号:世坚所处时代:晋代民族族群:汉族去世时间:365年(兴宁三年)主要成就:孤守洛阳,不屈殉国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沈劲人物生平(历史lishixinzhi.com)沈劲,字
何无忌(?—410年5月9日),字无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名将刘牢之外甥。>>少有大志,拜徐州从事,拜东海国中尉。元兴三年,随同刘裕带领北府军平定桓玄之乱,光复晋室,荡平诸桓
温峤(288-329),字泰真,一作太真,东晋名将,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司徒温羡之侄。温峤17岁出仕,由司隶都官从事累迁至潞县县令。后任刘琨的参军,积功至司空府左长史。317年,温峤作为刘琨的信
南北朝人物本名:毛修之字号:敬文所处时代:东晋出生地:荥阳阳武毛修之简述毛修之(375—446),字敬文,荥阳阳武人也。毛穆之孙,梁州刺史毛瑾子,世仕晋。用计诱使桓玄在平叛战争中立下重要功勋。益州刺史
晋朝人物本名:沈林子字号:敬士所处时代:晋末宋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时间:387年去世时间:422年主要成就:斩杀郭亮之,平定武陵郡;大败后秦籍贯:吴兴武康官职:建威将军、河东太守、辅国将军爵位:汉寿县
刘毅(?-412年),字希乐,小字盘龙,沛国沛县(今属江苏沛县)人,末年北府兵将领。曾与刘裕、何无忌等举义兵消灭桓玄,后又参与讨伐卢循的战事。在晋官至卫将军、荆州刺史。因不服于刘裕,故此被刘裕所攻
(?-393年),字次伦,义阳(今河南信阳市)平氏人,重要将领,参加过多场战事并屡建功勋,虽然曾被俘并仕于前秦,但在淝水时却协助战胜前秦,及后亦继续在前线为抵抗北方外族政权的侵袭。> 家族世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