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司马颖简介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司马颖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司马颖简介

晋朝人物

本名:司马颖

字号:字章度

所处时代:西晋

民族族群:晋人(汉族)

出生时间:咸宁五年(279)

去世时间:光熙元年(306)

祖籍:河内温县

爵位:成都王

封地:成都国[1]

(历史lishixinzhi.com)

官职:丞相、皇太弟

人物生平封成都王

太康十年(289),时年11岁。受封成都王,以益州的蜀郡、广汉、犍为、文山为其的封国,食邑十万户。后来蜀中大乱,304年李雄称成都王,建立成国,益州沦陷。后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

元康九年(299),时年21岁。散骑常侍贾谧与皇太子司马遹下棋,贾谧与司马遹争道,态度颇为倨傲。司马颖在坐,厉声斥责贾谧:“皇太子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贾谧惧,言于皇后贾南风,于是下诏封司马颖为平北将军,离京出镇邺城。后转镇北大将军。

讨伐赵王

永宁元年(301),时年23岁。赵王司马伦篡位称帝,升任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齐王司马冏传檄讨逆、起义兵反司马伦时,成都王司马颖从卢志之言,发兵响应,与河间王司马颙、齐王司马冏共讨司马伦,行军至朝歌,众二十余万。先锋赵骧与敌将士猗、许超、孙会战于黄桥,败绩,死伤八千余人。司马颖欲退保朝歌,王彦、卢志劝谏:“现在我军失利,敌军得志,有轻敌之心。若现在退缩,士气沮丧,则不可复战。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如挑选精兵,连夜进军,出其不意,以奇制胜。”司马颖从其言,帅诸军击之,大战于湨水,敌大溃,孙会弃军南逃,司马颖军于是渡过黄河,乘胜长驱直入。

四月,左卫将军王舆与尚书广陵公司马漼领兵入宫杀孙秀等人,幽禁司马伦,迎惠帝复位。司马颖入京都时,赐死司马伦。同时派赵骧、石超等助齐王司马冏在阳翟攻讨虏将军张泓,张泓见势投降。司马冏此时才可率兵众入洛阳,自以第一个举兵讨伐而专擅威权。司马颖亦不领功,向惠帝说是大司马司马冏之功勋,托辞出宫,回镇邺城。

六月,回邺城后,惠帝下诏派兼太尉王粹赐司马颖加九锡殊礼,进位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加黄钺、录尚书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接受大将军封衔,辞让殊礼九锡,又上表提及参与讨伐的功臣卢志、和演、董洪、王彦、赵骧等五人,全部封为开国公侯。司马颖又上表请求运十五万斛粮食解救受战祸影响的阳翟居民,更接纳虑志建议造棺木、收殓黄桥战死的八千士兵,又设立墓园、祭堂和纪功碑,并表彰其家,加两级优待;并命河内温县长官埋葬司马伦的一万四千名战死士卒。这些举动使司马颖的名望更高。

遥控朝廷

之后,齐王冏专权,作威作福,骄奢日甚,令人失望,成都王颖于是众望所归,望能改善国家。惠帝下诏喻司马颖入朝辅政。司马颖亲信的宦官孟玖不想回洛阳,加上母亲程太妃爱恋邺都,致使司马颖犹豫未决。同时司马颖的义募军队想回到家乡,他知义募军队不可留,所以遣散,以安百姓。

太安元年(302),时年24岁。河间王司马颙上表数其罪状,司马颖不听卢志劝谏,亦起兵应之。十二月,长沙王司马乂打败并杀害司马冏,司马乂掌权。司马乂虽然总掌朝中大权,但事无臣细都会向邺城的司马颖报告和询问,故此司马颖实是遥距执掌朝政。

太安二年(303),时年25岁。义阳蛮张昌因无法忍受新野王司马歆的严法,聚众数千人在荆州作乱,后更杀司马歆。司马颖拜表南征,所在百姓都响应参军。但不久张昌就被陶侃平定。司马颖此时恃著功勋而骄奢,令百度弛废,比司马冏更差。司马颖正准备胡作非为,但忌惮朝中的异母兄长沙王司马乂。此前不久,河间王司马颙暗中指使河南尹李含、侍中冯荪和中书令卞粹等刺杀司马乂,皇甫商告发阴谋,司马乂诛杀了三人。于是司马颖与司马颙一起上表要求诛杀羊皇后之父羊玄之、左将军皇甫商等,并檄司马乂回府第。司马颙便以李含之死为由,使张方为督,统兵七万征讨长沙王司马乂。司马颖带领着原本要攻打张昌的军队,与颙将张方攻伐洛阳,以平原内史陆机为前锋都督、前将军、假节,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将军牵秀等诸军20余万,南向洛阳。混战规模愈益扩大。陆机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颖默然。司马颖军到朝歌,每夜矛戟上发出像火焰一般地光来。之后进军屯河南,背靠清水为营垒。十月,陆机军与司马乂在激战,陆机军溃败,赴七里涧而死者如积焉,水为之不流,折损战将贾棱等十六人。孟玖等诬陷陆机,司马颖信其谗言,以为陆机将反,大怒,使牵秀收陆机、陆云。司马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曰:“统等闻人主圣明,臣下尽规,苟有所怀,不敢不献。昨闻教以陆机后失军期,师徒败绩,以法加刑,莫不谓当。诚足以肃齐三军,威示远近,所谓一人受戮,天下知诫者也。且闻重教,以机图为反逆,应加族诛,未知本末者,莫不疑惑。夫爵人于朝,与众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惟刑之恤,古人所慎。今明公兴举义兵,以除国难,四海同心,云合响应,罪人之命,悬于漏刻,泰平之期,不旦则夕矣。机兄弟并蒙拔擢,俱受重任,不当背罔极之恩,而向垂亡之寇;去泰山之安,而赴累卵之危也。直以机计虑浅近,不能董摄群帅,致果杀敌,进退之间,事有疑似,故令圣鉴未察其实耳。刑诛事大,言机有反逆之征,宜令王粹、牵秀检校其事。令事验显然,暴之万姓,然后加云等之诛,未足为晚。今此举措,实为太重,得则足令天下情服,失则必使四方心离,不可不令审谛,不可不令详慎。统等区区,非为陆云请一身之命,实虑此举有得失之机,敢竭愚戆,以备诽谤。”颖不纳。统等重请,颖迟回者三日。卢志又曰:“昔赵王杀中护军赵浚,赦其子骧,骧诣明公而击赵,即前事也。”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最终还是诛夷了陆机三族。其后与张方一同进攻洛城。但战事维持数月,司马乂军奋力死战,次大破颖、颙联军,死伤六、七万人,张方亦打算撤退;同时常山人王舆合众万余人,打算袭击司马颖。可是,司空司马越却害怕缺粮中的司马乂军会挡不住,与几名殿中将领囚禁司马乂到金镛城。司马越向颖、颙投降,并送司马乂于张方营,张方残忍将其炙杀,而王舆被手下斩杀,全兵向司马颖投降。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成都王司马颖进入洛阳

 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进入洛阳  长沙王司马乂自从消灭齐王冏之后,入掌朝柄,河间王颙与成都王颖则在封地。司马颖依仗功劳骄奢淫逸,嫌司马乂在朝而不能逞其欲,于是谋划设法除掉司马乂。正巧司马

晋朝历史 公元304年 成都王司马颖进入洛阳

 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颖进入洛阳  长沙王司马乂自从消灭齐王冏之后,入掌朝柄,河间王颙与成都王颖则在封地。司马颖依仗功劳骄奢淫逸,嫌司马乂在朝而不能逞其欲,于是谋划设法除掉司马乂。正巧司马

晋朝历史 晋朝八王之乱简介 晋朝八王之乱结局

  晋朝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  301年,赵

晋朝历史 八王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西晋王朝建立后,大封同姓王掌握地方军事,从公元291年到306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发动了长达十六年的战

晋朝历史 八王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战争概述:西晋王朝建立后,大封同姓王掌握地方军事,从公元291年到306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发动了长达十六年的战

历史人物 西晋丞相、成都王司马颖简介,司马颖怎么死

人物生平主词目:成都王颖传封成都王太康十年(289),时年11岁。受封成都王,以益州的蜀郡、广汉、犍为、文山为其的封国,食邑十万户。后来蜀中大乱,304年李雄称成都王,建立成国,益州沦陷。后拜越骑校尉

晋朝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301年,赵...

历史人物 西晋司马颖心腹战将“石超”简介,石超怎么死的

历史年表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成都王司马颖依卢志之言,起兵响应齐王司马祝石超、赵骧为前锋,与孙会、士猗、许超等战于λ,大破之,孙会等弃军南逃。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司马J与成都王司马

历史人物 司马颖简介 西晋武帝第十六子成都王司马颖生平

  (279-306年),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第十六子,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叔父。>  太康十年(289)受封成都王。299年,与贾谧结怨,皇后贾南风下诏出为平北将军,镇邺(今河北临

历史秘闻 为什么晋朝的历史和电视那么少

1、人名会很混乱会在一个时间段内看到司马冏、司马玮、司马伦、司马颖、司马乂、司马越、司马覃、司马炽、司马亮……或者石勒、石虎、石弘、石邃、石韬、石宣……他们可能是兄弟、可能是父子、可能是叔侄,区分度很